• 1016

大家的.........【鳥樓】(拍鳥的人本就不分家,廣邀眾大師前來分享)

andrea5 wrote:
暈倒啊,是要用你功夫去後製出來給大看

小孩自己生的比較好養
眼神炯炯有神以後有出息

綠繡眼
OM SYSTEM OM-1 + M.Z.300mm F4.0 PRO + MC-14 手持
840mm ISO200 f/7.1 1/320秒 裁切
andrea5 wrote:
光比那麼大誰有辦法修圖,不會去背面順光拍就很好修圖了。



承上

「自動色調」一鍵之後

轉PS「自動除躁」一鍵之後

轉Jpeg的85%質地輸出
1.全框幅輸出

2.轉4:3直幅裁切輸出

我的只要滑鼠按三次就這麼簡單,能不能看---只在第一時間的成果如何罷了,不需要一枝柄拉得長長的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ndrea5

長長的好看啊!旁邊空空的不裁掉不好看。[偷笑]

2022-09-23 23:32
andrea5 wrote:
長長的好看啊!旁邊空空的不裁掉不好看。
我是認為要有足夠空間(隙),才會更有立體層次感的美觀,都擠在一面會像是一個大臉餅、而裁切大約只為了突顯較有紋理細節罷了,轉直一般會是3:2而為了有點空間才用4:3!!!

再玩過亮...,也是一鍵「自動」即自動調的好好的:
RAW在LR讀取時展現的

一鍵「自動色調」就OK,還什雙頻奶(「自動」就是人家軟體功能上的一個AI技術!)

牠的肉檔:[點擊下載]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ndrea5

我的字典裡沒有自動色調,調整了什麼都不知道對我來說是破壞,我的相片大部分用曲線,要主題凸顯的話可能兩條曲線,用遮色片把主題和背景分開處理,不要拉得太扯邊緣看不太出來,我綠繡眼沒眼神的相片馬上刪除掉。

2022-09-24 8:45
andrea5

camera raw只會調整曝光值然後就PS處理,每張相片都是量身訂做從不求快,所以每次只貼一張,處理了什麼隨興處理完就忘了,每一張相片都是全新的開始,從挑圖順便刪檔修圖慢慢搞。

2022-09-24 8:56
AbdA wrote:
再玩過亮...,也是一鍵「自動」即自動調的好好的

你以為RAW打包好了
其實沒有
色階分佈圖會騙人


缺少的細節的百分比少到不在色階分佈圖顯示,可是這些細節都是關鍵的細節。


花了一百分的力氣只能修出60分的相片
好家在是綠繡眼
如果是魚鷹桃子就破皮了
缺少細節的RAW該放下了


我的原圖


算是99分還差了一點點

差了的地方就是白色羽毛
akouuser

相當需要經驗呢,而且衝水瞬間不太能有機會再調整曝光設定了😭

2022-09-25 7:57
andrea5

akouuser 我是紙上談兵關鍵的0.2秒會跟丟了[大哭]

2022-09-25 8:23
andrea5 wrote:
你以為RAW打包好了
其實沒有
色階分佈圖會騙人
以Z9+863PF進入手持拍鳥世界。

ISO500,F8.0,1/50,能以手持1/50如此慢速度拍下來,感覺太好了。
andrea5

上腳架的都不是我的菜,這個組合手持我可以,也許哪天貨源充足後會有衝動。[偷笑]

2022-09-24 20:26
湊熱鬧,添塊磚
灰卷尾@Z9+863


永恆的新手 wrote:
湊熱鬧,添塊磚
灰卷尾@Z9+863
Nikon Z9+863PF+2.0X以2.3X crop=3680mm拍攝佛法僧、伯勞鳥和亞洲輝椋鳥。

如此焦段是在N-RAW 12-bit(NEV)以2.3X裁切所錄製的3.8K影像。

3680mm超過Nikon自家P1000的3000mm,相信也是鳥類分享中所難得見到的超高焦段。


這在拍鳥上帶來非常大的方便
永恆的新手

H大的手力很強,我只能手持一會兒,其他時間都用單腳架

2022-09-25 14:02
akouuser wrote:
曝光本來就應該把可能死曝的地方去留下來,這樣後續才調的回來啊,所以暗一點都比太亮還要好得太多了


這稍有經驗都曉得,我都有在索尼大砲蓋大樓作過多次示範

但亮白點處,若初生時有過曝,只要可救回,反而躁訊會較少。

另相機有光源靈敏度問題,如a1有-4EV的強度,但實拍感受沒有a9II的-3EV好

而要談這遇有一問題,在它的眼瞳、影像AI功能,似乎要大於-1EV以上才能靈光,但拍攝追蹤過程,往往會不時經過高亮或高暗,若沒有確保曝光大於-1EV,會很不穩固,那就會失去很多機會。

另我提供的那過亮圖,這是可以輕易救回滴,是他不敢搞而已。而LR的曝光有正負5EV的調控,是它認為的一般性,即超過這範圍已無意義了,但它還有提供遮色片,可以局部再去提高或降低來刷回(只要不真過暴掉,這sony的容度很好)!

而自動就是便捷,不行的可再手動如此所言,去再多搞一搞罷了,沒什高深莫測問題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而LR的曝光有正負5EV的調控,是它認為的一般性,即超過這範圍已無意義了,但它還有提供濾片,可以局部再去提高或降低來刷回(只要不真過暴掉,這sony的容度很大)!

-5 不是全黑不是說白色的地方完全沒細節
而是說缺少了部分的細節
調整到-5還是白色表示根本無法調整
這和感光元件完全沒關係
這只是代表你的RAW沒把亮部的細節完全打包
感光元件沒辦法完全打包大光比的環境
這個應該是策略的問題
如果亮部的細節很重要
你要打包到什麼程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米的地方要怎麼煮呢?

以我的標準大概95分


原圖


魚鷹還沒來
注意看大腿的地方
這裡的白色是過曝的地方無法調整
當然每個人的標準不一
也許有人可以當成自然光的反射
也是可以
AbdA

我那張圖片,雖在第二時間之後(自動色調),表面上仍有亮白的羽毛,有過曝顯示不出紋路現象,這待後我再多調製一下,就有更理想可分享,那不就可以說明並不一定要在那5VE內!

2022-09-25 18:12
akouuser

Andrea大,確實如此! PhotoShop深似海,每個情形要應對的手法都是不一樣的,我覺得能了解其中「原理」的人都很厲害,我也很喜歡修圖,是很好玩的事。 我也不相信「一鍵搞定」這種事⋯

2022-09-25 21:03
andrea5 wrote:
-5 不是全黑不是說(恕刪)
沒那麼高深啦!

打包不關我的事,這是一個人家CODEC的技術,寬容度可大並不是就不能保留細節!!!

而Sony的RAW檔之CODEC有個多版本,然在後製軟體上也要選對!!!另能選的CODEC,在一個相機上也是有多種,只要認為可以的我就用,並不一定要用最高的去增加容量。

再說,最終轉成Jpeg的失真就更大大,但有85%的程度就可滿足一般顯示器的解像,圖再好若看不到的器材就是看不到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 10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