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正式發表】Nikon Z7/Z6搭載5軸5級防震、4570萬畫素、493對焦點、同時推出4顆鏡頭與FTZ轉接環,Z7機身售價12萬新台幣!


irontheone wrote:
有一個Z6/Z7的...(恕刪)


Nikon相機一向就像工廠賽車

不設定就用,總會很多地方卡卡的

但經由良好的設定後

他可以給你很多......

不過如果不想好好設定

只他當成自排車來用

油門一踏就要和自己習慣的東西一樣

我覺得這樣的人就不適合用nikon的中高階相機

也可以說nikon中高階的相機不夠親民

............

其實

Nikon的公關部門真的很差

為何不能先預先把這些差別先來個"行前教育"

非要讓別人去猜,亂搞一通

yang stephen wrote:
Nikon相機一向...(恕刪)


我覺得吧,這可能是『行銷高招』。。

我也是親自上戰場的行銷人員,更是導師。。。
曾經寫過關於『被動式銷售』的相關理論文(事實也身体力行)。。

泥坑這種『說些不說些,讓你自己去發掘』其實也算是一種『被動銷售策略』。。
跟很多人認知的『主動銷售』(跡近Cold call或者大家更熟識的『硬銷』)很不一樣(網上水軍也算是這種策略的衍生品)。。

『被動式銷售』策略一個重點在於『讓你自己決定』,這種手法壞處顯而易見(這里不是很多人罵聲四起嗎?),但是,『用戶』一旦從自己手上發現產品的特性,這種『發現』就會變成『自豪感』,從而對產品(及品牌)更容易出現『死忠現像』,更不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其決定。。

一句話———那怕你講一百句讚美,也及不上客戶自發的一句『Yes,I do!』。。。

所以呢,習慣看廣告做決定、靠堆砌科技而買單的人,是不能理解為何『無論如何詛咒,泥坑就是死不了』這種現像的,尤其是3C產品寵慣了的人更加是大大的一個黑人問號。。

MAXX228 wrote:
Lexar 2933x...(恕刪)


你是不是插錯了電腦端插槽?

由於XQD需要更快的通道,如果你是插了USB2.0的插槽(尤其是前面板的),較低速的CF和SD卡的確是可以滿足到的,較高速的XQD可能有被壓住的感覺。。

不論如何,XQD卡你測出的慢速,並非如你所講的那個問題,肯定有其他未知原因,至少你說的那個甚麼Controller不給高規格有意壓低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yang stephen wrote:
Nikon相機一向就像工廠賽車
不設定就用,總會很多地方卡卡的
但經由良好的設定後
他可以給你很多......

有哪一家的中高階單眼是沒有經過正確設定就可以發揮性能的?

應該沒有吧,你講的這些都可以套用在其他家阿
還是要自己親自測試比較好。 。 。其實中毒的是他在4樓的照片
http://i1.fuimg.com/520803/79644bc098643969.jpg
http://i1.fuimg.com/520803/16367bab30570afa.jpg


irontheone wrote:
左岸一個小網站,還...(恕刪)
lml640707 wrote:
小弟當然知道不是這...(恕刪)

明明24-70/4L和24-120邊緣軟了 還說很猛....
我光是在影片4K+4K螢幕看而已 24-70 F4Z就覺得挺利的 光圈全開中央到邊緣線條都很清楚 何況網路上也有實拍照了 還要懷疑Z鏡銳度?
還拿APSC鏡當例子... 無言
如果沒有照片 MTF一切都假的 都有照片了 還在那懷疑東懷疑西
而且55.4那顆 1.4到1.8 邊緣基本上沒成長太多 都是差不多銳度 差在暗角 而且一顆55.4可以買Z鏡6顆
irontheone wrote:
『被動式銷售』策略一個重點在於『讓你自己決定』,這種手法壞處顯而易見(這里不是很多人罵聲四起嗎?),但是,『用戶』一旦從自己手上發現產品的特性,這種『發現』就會變成『自豪感』,從而對產品(及品牌)更容易出現『死忠現像』,更不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其決定。。...(恕刪)

要先吸引消費者來試用才會『發現』產品特性
您覺得nikon現在的銷售手法有吸引到消費者試用嗎?
我看了網路評價壓根不打算去試,我還是自家人喔! 更不用說其他家的
看看人家賣手機的,發表會上都在吹捧新規格與新功能
年輕人就是吃這套,你先幫我『發現』,我再考慮要不要買
不然這麼多廠商推新機還要一家一家去試,哪這麼多時間!

『死忠現象』有部分源自於習慣,小機身手感不好是因為用慣了大機身
如果剛接觸相機就是小機身也用慣了,大機身對他就沒有任何好處
這跟產品性能沒有關係,只要習慣了就不是問題

對了,消費者本來就是盲目的,不要想教育他們
拿出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會乖乖掏錢給你,就這麼簡單
irontheone wrote:
左岸一個小網站,還是以電子產品為主,感覺『測試人』比較不專業。。
也讓人感覺好像不熟識泥坑系統。。


但他講得很實在,和既有尼康高階單反的差異一看便知。尤其 2: 对焦模式是索尼那一套,不是尼康单反那一套,比說多少句"新機對焦方式與過往不同"都到位("不同"總有好、壞,拍多了的人還會不知道?為文者客氣啥,是吧)

irontheone wrote:
『被動式銷售』策略一個重點在於『讓你自己決定』,這種手法壞處顯而易見(這里不是很多人罵聲四起嗎?),但是,『用戶』一旦從自己手上發現產品的特性,這種『發現』就會變成『自豪感』,從而對產品(及品牌)更容易出現『死忠現像』,更不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其決定。。
一句話———那怕你講一百句讚美,也及不上客戶自發的一句『Yes,I do!』。。。



MJ6 wrote:
要先吸引消費者來試用才會『發現』產品特性
您覺得nikon現在的銷售手法有吸引到消費者試用嗎?
我看了網路評價壓根不打算去試,我還是自家人喔! 更不用說其他家的
看看人家賣手機的,發表會上都在吹捧新功能
年輕人就是吃這套,你先給我結論,我再決定要不要買
不然這麼多廠商推新機還要一家一家去試,哪這麼多時間!
『死忠現象』有部分源自於習慣,小機身手感不好是因為用慣了大機身
如果剛接觸相機就是小機身也用慣了,大機身對他就沒有任何好處
這跟產品性能沒有關係,只要習慣了就不是問題


其實從這次Z7比Z6早兩個多月上市就可以大概知道老尼在想啥...

先出Z7給那些忍不住的N家人,不管你是想嘗鮮還是業務需要,畢竟這些人會比較傾向高畫素跟影片需求,然後我猜在Z6上市之前一定會有一版韌體更新來優化Z系列的性能,這樣Z6上市時會買的一般用家就能夠有比較好的使用體驗...

小弟自己是觀望Z6的那群,一來24MP對拍靜態家庭照片很夠了,二來也沒這樣急,而且最重要的MTZ接環還有得等咧...

至於大小問題,個人到覺得還是要看整體大小,不然機身小然後鏡頭大大的在平衡上不是更奇怪??
  • 10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