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正式發表】Nikon Z7/Z6搭載5軸5級防震、4570萬畫素、493對焦點、同時推出4顆鏡頭與FTZ轉接環,Z7機身售價12萬新台幣!

只能吸引到擁有眾多老鏡的人

老尼這一步還不能稱作失敗嗎?

更何況對於老鏡的支援度也沒有預期中的完整

拿這點出來辯護真的完全沒有加到分

lml640707 wrote:
i大我有個疑問Z6...(恕刪)


以我的理解,那位朋友應該都是早期的G鏡而非D鏡(他也有玩S家轉接N鏡的習慣,尤其是早期S家缺鏡的時候。)。。

而我一直想說的是,對S家傷害最大的,正正就是對G鏡的支援部份,以我所知,有很多『職業』攝影師都有轉接G鏡和EF鏡到S家身上的用法。。
一旦N家全幅無反出來了,C家全幅無反出來了,然後這批用家勢必回歸。。。

所以呢,既然泥坑都出得那麼爛了,又何需水軍替我們『用家』急迫呢?
然而,以上所說的部份,以我圈子而言,卻也是眼見的事實。。

PS。前面有人說『圍爐取暖』,是又怎麼樣?難道不行嗎?然而,我永遠不會去隔壁圍爐說他們的不是,這是我的底線。然而某家卻很喜歡跑人家串門不特止,還要酸到不行,不引戰不擺休那種,能說不讓人討厭嗎?

goodpig wrote:
只能吸引到擁有眾多老鏡的人
老尼這一步還不能稱作失敗嗎?
更何況對於老鏡的支援度也沒有預期中的完整
拿這點出來辯護真的完全沒有加到分


沒人要加分阿,而是如同之前說的,至少可以不用接到SONY然後顏色不習慣,這就很棒了...
不然等到CANON出了全幅無反,看看有多少當初雙修的會因為發色跟周邊又回去CANON就知道了...XD
水軍再怎麼酸 市佔率永遠就是那樣 老3
索尼雖然有無反機身和感光元件相關技術 但再鏡頭成本上 看看那市佔率 看看那些拿A7卻掛佳能鏡頭用戶有多少 想要壓成本 我看也難
何況Z鏡頭還上來 畫質大幅提升 索尼在鏡頭上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畫質沒比較好還比較貴一些
想要畫質好又要加大鏡頭重量體積價格 光是重量體積就會嚇跑那些小機派
整套買下來 誰便宜 誰畫質好 一目了然 只看機身只能說
認真來說 Z7和Z6也不弱 只是面對無反有絕對機身優勢S家 是看起來弱一點 比畫質索家有ISO64? 4570萬畫素?

ki_min wrote:
讓Nikon一舉站...(恕刪)


只有我期待無反的df後繼機嗎~
再說說泥坑這次推出全幅無反的背景。。

當大家都在爭論誰家的相機性能好的時候,其實攝影大環境早已經改變。
或者應該說,社會早已經在改變!

說到社會改變,我說一件趣事(其實不甚有趣,行家自是感受得到更多的是傷感!),以前吧,我們去應聘攝影師職位,很簡單,問你資歷,交幾張作品就基本完事了。。
然而,現在應聘攝影師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有拍攝視頻和操作剪接等的技朮要求。
也說說婚攝界,相信玩攝影的都知道,婚攝界是攝影最容易入行,也是最為龐大的攝影市場之一。。
還是十幾年前吧,基本2P或3P,因為錄影還貴著呢,所以較少人使用V這個機位,然而,慢慢的,需求是2P1V,然後是2P2V,最近有可能是倒過來1P2V的多(當然,有一定財政能力的,大多是2P2V的)。。

說起來,還真要多謝5D2打開了『相機』可以同時身兼『攝錄機』的功能。。
又然後,A7最重要的功績(攝影界的),與其說是無反創造者,更不如說他是轍底的加快了市場轉化——因為從前高不可攀的電影級視頻,終於正式『平民化』了(5D2又好,D800也好,其各種輔件還是又貴又重!)。。

與此同時,社會其實也在變化著。。
以前流行的Blog,慢慢被訊息流動更快的FB取代。。
也由於智能手機的興起,帶動了自拍潮流,然而用家不滿足於此。。
由於視頻拍攝能力打從2010年開始,已經是相機的標配(儘管那時還很陽春),也在推動著網上潮流的變化。。
人們開始發現,與其拍硬照加幾句心情話,還不如發個短視頻多說兩句,不更好嗎?也省得碼字了。。

也從那時起,youtuber就成為一種職業,連帶FB也越來越多視頻了。。
這也造就了無反市場的興旺,精於視頻的Sony A系也就成為了無反市場的主宰。。

不過,全幅無反也就是五年前的事,剛開始時,很多人看到其眩目的視頻功能而心生轉家之念。。
而此時S家的鏡頭還是不很齊全的。。
所以,就有了鏡頭嫁接的現像了。。
(所以,那時S家不得不開放通訊協議,然而鏡群齊全的C和N就沒有這種困境了,只要自家搞定自家就可以了,所以根本想也不用想這兩家會開放通訊協議!)

而這階段,很多用家都是使用N家G鏡和C家EF鏡轉接上A7系列機身的。

好了,既然社會上、網路上對視頻的需求越來越強勁,而單反基於先天因素在視頻上吃不到甜頭,也有珠玉在前,泥坑也就投身全幅無反了。
很多人在爭論無反誰家更優之前,似乎忽略了社會發展等因素,而只以經驗上(特別是硬照部份)去爭論誰家更優。。
然而,社會已變、網絡已變,硬照的比例,在攝影界裡邊將會越來越少,而視頻比例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有一天8K普及之時,更加可以從定格畫面中拮取硬照。。
也許拍慣了硬照的我們還不能接受,也會酸這種拮取影像素質遠不及硬照。。
然而,世界在變啊,只要是非平面廣告式硬照,只要是縮圖,誰管你如何拮取影像?誰又會管你是不是最佳的畫質?


在這個大前題之下,再審視一下Z6/7的發表,大家會發現到甚麼?
而這才是S家最怕的地方。。
而不是甚麼價格誰平宜更具CP值,誰家的性能怎樣怎樣。。

真實的是——泥坑這次是意識到了『只顧及硬照攝影終會走到盡頭』(至少被極大地壓縮),Z環的發表,除了對末來100年的期望,其實也兼顧了對視頻拍攝和硬照之間的最佳平衡(這句話需要時間去証實。)

PS。以上所說的一切,將會在流動網絡5G時代真正來臨時,又會加快並變出另一個新天地。

irontheone wrote:
Z環的發表,100年的期望...(恕刪)

我已經不擔心N家 少說再用20年沒問題

leon543 wrote:
水軍再怎麼酸 市佔...(恕刪)


關於ISO64的優勢。。

想必很多用家(包括S家的)也想不明白。。
既然年前已有消息說Sony不賣最好的Cmos給Nikon(這讓S粉興奮了好長一段時間),為何在畫質上,感光度上,泥坑依然能夠有些微優勢呢?

其實我一直都在說,影像輸出涉及到一系列的硬件製作和軟件運算。
就以我常說的A7R一代和D800E為例,同一塊Cmos,泥坑硬是能搾出更優的性能表現。
在影像運算上有其獨到之處,這才是泥坑的優勢。

再說了,其實Nikon有自己的Cmos設計部門,只是沒有FSB晶元廠生產者。。
leon543 wrote:
我已經不擔心N家 ...(恕刪)


然而,你沒發覺嗎?
不是擔心不擔心泥坑能不能活、又活得好不好的問題。。

在這七十多版的言論,究竟是『泥坑用家』擔心呢?還是某家的『害怕』?
說得不好聽,就是擾亂視聽罷了。。
泥坑『用家』如果還在用單反的,肯定十之八九不會馬上跳進無反,但也有可能作為『玩物』供著。。


不過,正如你引朮我那段說話,泥坑這次想通了,在視頻上其實也有那麼一點點優勢,也許他只是告訴『用家』——我們準備好了,請耐心再等一會兒。。
而本來『過檔』S家的,手上還有大量N鏡的,會怎樣想?
至少在AF部份,會比轉插S家的會強些吧?
  • 10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