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還說,他在野外,在偽帳裏等了好久,拍了很多不用格放就很清楚的鳥。都到野外去了,還在偽帳裏等那麼久,會甘心只帶一隻小黑三?我雖外行,但也不至於這麼好騙吧?
鳥類攝影不是侷限在鳥的肖像照,幾年前有一本月曆是鳥類攝影,其中一張是兩支斑鳩站在懸空的枝頭,鳥的部份不大,意境很棒,這樣的畫面不用大砲就可以表現。
上過玉山的人可能遇到過酒紅朱雀就站在排雲山莊的餐桌上,只要用標準鏡頭就可以拍的過癮。
目前大部份的DSLR是APS SIZE的CCD,200mm的視角就是以前300mm的視角,翻翻過去鳥類攝影名家的作品,不乏用300mm 拍的傑作,但是以前受限於底片成本,所以拍鳥是很慎重的事,蹲偽裝帳一整天是常有的事。
賣家自己承認「我雖外行,但也不至於這麼好騙吧? 」看來這個高人沒騙人。
台灣的鳥類攝影很有趣,從台大醫院的五色鳥哺育,植物園的黑枕藍鶲,新店的大剪尾育雛,一大堆攝友拿大砲聚集,還動用到警察維持秩序的,去年龍潭的五色鳥哺育,曾有攝友當場算過,最多時曾經有近四十人在拍照,最北基隆,最南新竹,各方人物雲集,像這些菜市場一樣喧嘩的拍鳥環境,沒有大砲就很難拍到。
談大砲,500是入門,800是進階,如果遇到金山的四隻丹頂鶴,1000 mm才夠用。500mm只能格放,或是生態環境說明。
有位小學老師是蜻蜓專家,他用300MM拍蜻蜓,但也用魚眼鏡頭拍蜻蜓,不到10公分的距離拍最容易驚嚇的蜻蜓,除了拍得大大的蜻蜓畫面也把整個生態環境都拍下來,照片非常精彩。
動物的習性是習慣人的存在,它就忘了人的存在,所以只要有耐心動作緩和,不用大砲照樣可以拍到鳥。
朋友常到大溪一處私人鳥園拍鳥,環境都已佈置好,偽裝帳也都設好,付了錢,在設計好的位置靜靜的等,不用大砲照樣有滿意的作品。
自動對焦讓攝影更輕鬆,但自動變焦不是萬靈丹,遇到沒明顯反差的景物,自動對焦就常不知所措,這情形就像是很多人形容的拉風箱。例如 天空,湖水面,霧景。
買家稱「在拍鳥時(小黑三拍鳥??)手動對焦很重要,用AF對到的是樹葉還是鳥很難講」,這狀況一點都沒錯,這時候只能求助手動對焦。
至於有網友笑說手動對焦怎麼拍到鳥,去請教守在台大醫院或龍潭拍五色鳥的大砲擁有者吧 ,真正內行的是用手動對焦把焦點擺在預期母鳥飛回的路徑,等母鳥飛回時快速連拍,網路上就是很多外行人裝內行。
很多網路上的發言喜歡用有圖有真相這句話,有圖真的有真相嗎 ?
先不用討論圖有沒有後製過,一支鏡頭或是一相機,用在初學者和行家手上表現就是不一樣,沒錯,這些圖都是真相,但是是摻雜了使用者功夫的真相。
就像01上流行開箱文,有些有可讀性,但一堆只是從拆包裝一層一層拍照,,最後來個疊疊樂的開箱文實在沒什麼參考價值。這就是內行和外行的差異。
賣家在這裡一直為被殺價的事憤憤不平,其實應該在面交前就要確定各部份功能都正常,不被抓包。賣家重新提問:手動對焦偶爾失效是什麼意思?把鏡頭拿出來讓有經驗的人診斷吧 ,有事實就有真相,多說無益。
我覺得買方真要感謝賣方沒答應賣出,一般定焦鏡頭拆修的技術比較單純,但若是浮動鏡片設計的(很多微距鏡頭有這設計),就要就高一等的技術,變焦鏡頭又要更好技術。
小黑三的手動切換環容易斷裂的情形確實困擾過很多人,如果手動對焦偶而失靈,維修起來可能是拆開來,最簡單的是把移動的機件定位即可,也可能是機件磨損,或之前摔過,這狀況的要價就難預料了,最慘的是找不到零件,不管是殺價2000還是3500,都是個睹注,買家有一點心存僥倖。沒買成可能是躲過一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