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THE WORLD IS YOUR STUDIO: NIKON D3X


amin1126 wrote:
在中國買第20天 買時我確定沒有
我檢查多次

嗯 明天送去檢查 再不行送日本


既然一開始沒有, 這樣就不是原廠本身的問題,
可能是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受損, 不過, 才20天,
有點好奇一般都是在何種情形下使用? 在日本要送回原廠保養或檢查,
一般是14天, 但通常10天前後就會通知領回, 大陸修理的話就不曉得.

至於保護膜是指? D3(X)的液晶螢幕使用的強化玻璃硬度是夠, 不加也可以,
日本這邊有賣D3系列專用的"膜", 但目的是要增加強光下辨識度或是更清晰,
看起來更亮, 會不會因此導致EV值誤判, 就因人而異, 個人是"習慣性"會加,
但是是自行買的非原廠付的, 另一種的是透明硬殼的, 可以提供更高強度的衝撞,
(D3系列也有預留凹槽).
這太強了~~
一定要回復
一定要給分啦!
這樣用心的文章,看了不給分行嗎?
詳實流暢的測試,讚!
感謝大大的文章
小弟有許多攝影知識及寫測試文的方式
都是向您學習的
再次
謝謝您的文章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由樓主<從日本人的測試借幾張照片>中,
個人感覺不只是在近全黑部份,D3X有非常明顯超越D3,在高亮白部份也一樣。
D3X其實稍微注意一點看,可以發現還是可以分辨出各區塊,只是沒有像H3D輕鬆清晰,感覺畫質真的是很棒!

大大應該是慣用日文,所以一些用字比較不是目前慣用,對整體文章內容影響不大,還是一篇好文章!
實在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

只能說 N 家有樓主真好

這是小弟看過的最專業的文章,評論也相當中肯

請原諒小弟沒辦法加分,只能回應的方式來鼓勵~


diffusionless wrote:
個人感覺不只是在近全黑部份,D3X有非常明顯超越D3,在高亮白部份也一樣。
D3X其實稍微注意一點看,可以發現還是可以分辨出各區塊,只是沒有像H3D輕鬆清晰,感覺畫質真的是很棒!


diffusionless兄
感謝提醒, 剛剛再仔細看了一下,
D3X的確是全部辨識出來, 已更正, 謝謝!!

補充:
這篇雖是介紹D3X, 突顯與其他機種的不同, 但是並非表示D3X完全沒有適用性的問題,
以適用性方面, 若是"從早到晚"的行程, 家人朋友旅遊, 生活紀錄,,,方面, D3還是比較適合,
理由除了ISO與發色外, 另一點是D3的拍攝步驟明顯比D3X快,
D3X因為資料量大的關係, 在液晶螢幕再顯示畫面所需要的時間比D3長,
常為了要等液晶螢幕顯示必須放慢速度, 此外, 個人經驗D3X的手震失敗率也較D3高,
因此腳架的使用變得很重要, (這個部分在日本這邊已經爭論一次, 就不詳述,
之前CANON 1Ds MKII發表時, CANON 建議1Ds MKII用戶盡量使用腳架以發揮最高畫質)
若是以D3X為主的拍攝行程, 光線不足時, (單)腳架幾乎必備, 稍微一點人為造成的畫面模糊,
即可抵消原廠在高畫質方面的努力, 如: LPF, CMOS,)
此外, D3X 的 shutter chance(シャッター チャンス)方面由於資料量大的關係,
也受到限制, 但是若以攜帶腳架為前提, 風景, 建築, 人像, 簡單的說, D3X可以讓人感受到數位相機技術之先進,
常在NIKON PLAZA內看到駐足在一比一放大的海報前的人, 對海報中的細節討論,
再走到D3X試用機前, 按幾下快門滿足一下 幾乎是固定模式.

NIKON明顯的區分這兩部機種的適用範圍的目的, 就是要讓用戶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機種,
"但是那幾張海報很容易讓人忘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是甚麼?"

這篇真的寫的太讚了...
看完這篇文章, 對於d3x 的寬容度比d3 高好幾級印象深刻
iso 也不會比d3差, 很棒

D2X F2.0 ZF50 跟ZF50 M 的測試照應該放反了,ZF50 M 的色散抑制應該沒那麼差,可以來這邊看看
http://www.photozone.de/nikon--nikkor-aps-c-lens-tests/259-zeiss-zf-makro-planar-t-50mm-f2-review--test-report?start=1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