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 wrote:先為Artsdigi...(恕刪) 謝謝............但是,我是攝影師,不是做室內設計的,那是杜文正老師的作品攝影已經做24年了,中間也在紐約讀FIT,所以,都接些大案子呵,今天卻被.....
artsdigit wrote:攝影已經做24年了,中間也在紐約讀FIT,所以,都接些大案子...........(恕刪) 對每次按快門都是有價的我們來說這兒不是你該來的地方畫素不是唯一回家好好賺錢乖喔
看來很多人都被寵壞了!以為只要躺著就會有好心人花許多時間蒐集很多器材然後發超專業的文章來分享,整天只會嫌別人辛苦發的文章如何不堪!還有人總是器材器材器材,還常常文章都沒看清楚,就拼命批評!要是有扣分制度,看是誰先被扣光光!
cassatte wrote:看來很多人都被寵壞了!以為只要躺著就會有好心人花許多時間蒐集很多器材然後發超專業的文章來分享,整天只會嫌別人辛苦發的文章如何不堪!還有人總是器材器材器材,還常常文章都沒看清楚,就拼命批評!要是有扣分制度,看是誰先被扣光光!...(恕刪) cassatte兄說出小弟心中的話, 附議!小弟同意測試不算完美, 但是考慮分享者的美意, 再考慮連專業媒體都不能湊齊四台機身, 小弟認為分享者絕對值得感謝與尊重.質疑者偏頗地執著在測試不完美而忽視其他環節, 看不到對分享者的尊重, 也看不到質疑者的同理心.
大大說得好呀今天有人願意拿手中的少見器材做測試 開心都來不及了就像有人開著他的Bugatti Veyron + BMW M6 + EVO X 願意比較給大家看 開心都來不及囉網路是長知識的 加油吧 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