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短短6個月不到,Z8大降價......

PY8888 wrote:
然後每天痛苦使用並期盼有朝一日韌體也許可能升級到堪用
幫Z8說說話,Z8可以拍攝8.3K60P,A1做不到。就視頻而言,若有韌體更新,那絕不是堪用,更是超越。

我是使用朋友多買惜售的卡


拍攝8分52秒過熱終止


有朋友建議我買更貴的卡試看看,若真有效改善散熱,我會購買。
PY8888

了解,但我沒有8K錄影需求,有4K慢動作錄影需求而Nikon慢動作錄影需後製

2024-05-01 22:35
hcpine76 wrote:
直截了當說,Z8沒那麼不堪,Z8比之Z9的主要缺失是散熱問題,在追焦上已很難分清楚誰較優。


我相信依您的熱心,是不會說謊話的

這是您真實心中的想法.....

最近五色鳥很多,您不妨帶著你的Z8去追追看正面或小於45度角出洞的......

看看會不會改變您的想法
yang stephen wrote:
我相信依您的熱心,是不會說謊話的

這是您真實心中的想法.....

最近五色鳥很多,您不妨帶著你的Z8去追追看正面或小於45度角出洞的......

看看會不會改變您的想法
謝謝您的忠告,但拍鳥不只只有五色鳥可拍吧!

稍開您玩笑,請不要在意。

尊敬您,我想就這樣了。

就事論事,以PY8888兄非常在意追焦來看,我個人是推薦他A1。
hcpine76 wrote:
謝謝您的忠告,但拍鳥...(恕刪)


拍鳥當然不是只有五色可拍

拍鳥多的是項目

拍呆呆的,拍意境的,拍猛禽的,專注錄影的

但PY8888兄要的追焦能力,已是要目前最頂的旗艦機才辦得到

我也只針對他的這個問題回答.......

在NIKON,只有Z9行

在SONY,只有A1和A93行

在CANON,沒有用過,不評論


另外

很多人不是能買很多台相機,是要一台打天下的.....

挑錯一台,就只能折價賣出

如果不差這些

問的人就不會上來問了,直接買來試就好了.....
yang stephen wrote:
最近五色鳥很多,您不妨帶著你的Z8去追追看正面或小於45度角出洞的......


小弟我最近去植物園拍綠繡眼加水竹芋花...
Z8+ Z186這種組合, 韌體版本是2.01, 小弟我是有上腳架和油壓雲台 , 快門速度都固定設定在1/3200 , 焦段都是在600端, AF 區域模式 -> [廣闊區域 AF(C2)]-> [19×11] ; AF 主體偵測選項:“鳥類”
只要碰到綠繡眼正面直衝我過來的飛行路線, 既使Z8的追焦對焦點都有鎖定到綠繡眼, 但這種照片有時會失焦變模糊照








我只去拍3次綠繡眼加水竹芋花 , 目前這樣組合的心得就是這樣, 但Z8也不是這麼不行, 它還是可以追到一些展翅版
















或許真的如楊大說的, Nikon要完全追焦都追的很黏真的要上到Z9; 小弟我沒有428這種神鏡, Z8配428這種組合說不定會更好一點
拍飛翔版的鳥不是我擅長的領域, 我買Z8也不是純粹拿來拍鳥, Z8能有這樣的表現對我來說已經算滿意了
gamli

那是你朋友不會修圖吧...只要能拍RAW檔, 懂得如何除躁和色彩還原, 我寧願可以追焦追到鳥才是重點, 我在植物園拍這些鳥, 為了快門速度ISO都開到6400, 還是可以在家除躁讓照片還原

2024-05-02 22:10
PY8888

同意,我目前最想解決的問題重點就是追焦追到飛行版小型鳥(+同焦平面不算),若在乎顏色和躁點可事後用軟體處理,但失焦就只能刪除

2024-05-03 1:41
hcpine76 wrote:
感謝h大殘酷的建議!
很少人像您一樣同時擁有Z8、Z9、663,所以我於4/24於隔壁樓問您Z8 vs Z9+663的高速追焦,遲遲未得到回覆而今日得到您的建議 【直接建議您忘了Nikon吧!既然Z8追焦不如A1,Nikon的PF鏡也被人說是只堪記錄用(請自己爬文863PF),真的沒必要考慮Nikon】,所以才開玩笑說這對我是殘忍的建議
(今天之前我未曾放棄Z8+663,我持續經由多種管道在等Z8飛行版小型鳥追焦成功經驗分享(同焦平面不算))

gamli wrote:
既使Z8的追焦對焦點都有鎖定到綠繡眼, 但這種照片有時會失焦變模糊照
感謝G大非常有價值的經驗分享,這個綠繡眼加水竹芋花的場景和背景真的很美,我也想去拍,不知這水竹芋花在植物園的哪裡?

我也遇過同樣問題,即使機身對焦點看起來有追上飛鳥但相片還是失焦,判斷是因還需等鏡頭馬達走到定位,如果目標物距離變化很快而馬達慢則等馬達走到定位時目標距離又變了所以失焦,看國外評測用STM步進馬達的663對焦由無限遠~近距(極端情況)約需0.5秒,和180-600(步進馬達)差不多,也許像428這種用VCM (音圈馬達)的鏡頭會比較快吧?

之前聽一位鳥友抱怨說他新買的Z8+863(步進馬達)拍五色鳥出洞時明明對焦框有跟上鳥但相片還是失焦,他認為是新鏡頭品質問題已將鏡頭送回代理商檢修,因G大也遇到類似問題所以我猜檢查結果可能算正常吧?
gamli

拍鳥不是我買Z8的目的, 要是真的要純粹拍鳥追到鳥 , 你真的就是買A1或是Z9, 你在另一個主題已經有人就強烈建議你買A1+428+1.4增倍鏡, 一次到頂不要懷疑, 拍不好就不是機器的問題了

2024-05-02 22:16
PY8888 wrote:
很少人像您一樣同時擁有Z8、Z9、663,所以我於4/24於隔壁樓問您Z8 vs Z9+663的高速追焦,遲遲未得到回覆而今日得到您的建議 【直接建議您忘了Nikon吧!既然Z8追焦不如A1,Nikon的PF鏡也被人說是只堪記錄用(請自己爬文863PF),真的沒必要考慮Nikon】,所以才開玩笑說這對我是殘忍的建議
(今天之前我未曾放棄Z8+663,我持續經由多種管道在等Z8飛行版小型鳥追焦成功經驗分享(同焦平面不算))
因自己的烏龍,要把快乾滴在稍分開一點點的蒙皮,卻不知道要先把快乾滴在某容器或塑膠墊上,以牙籤或小東西沾快乾,才去補在蒙皮接縫處,或先把記憶卡蓋打開處理。

我就這樣直接滴上蓋著的記憶卡蓋上,就這樣Z9的記憶卡蓋被黏住而打不開。

送到高雄義昌,仍無法處理。最後連絡台中,得從日本原廠進全新底座更換,價格約2000元。不過得等待4~6週。

就這樣我若想拍鳥得使用Z8了,這幾天都會帶Z8+663出門。以我習慣,我會再加上1.4X。

去年Nikon Rumors所謠傳,Z9的預先拍攝將升級為可拍raw檔。如今證實又是Nikon Rumors亂講,已過了半年,Nikon一直都沒有這樣的升級出現。

朋友轉A1+640,2年後又回到Canon,他的說法是不同的色彩管理及高ISO問題,他還是喜歡Canon。

台北朋友因SONY 640不小心摔到,臨出國,只好再買640。卻是出國前幾天,摔到的SONY 640修好了。於是他請我幫忙賣全新未使用的SONY 640,價格非常實惠,非常搶手,很快就賣掉了。

他不否認A1的色彩管理及高ISO不是他所喜歡,但A1的追焦能力讓他爽到不行,行雲流水的追焦能力,讓他可以接受A1不足的地方。

另一朋友則是D5,買了Z9後,覺得不習慣。因此賣掉Z9,還是以D5所拍。

另一台北的朋友則是買了Z9後,仍保留640 E,無反鏡只買186。因為他不喜歡PF,喜歡傳統光學,所以只買186。

在屏東,家族有秧苗場的鳥友,則是出掉SONY A7+200-600mm,改Z8+186。在186還未到時,先向我借了186到台北拍了一星期,什麼題材都拍。

還有曾一起拍地啄木的台北鳥友,則是出清所有單反的砲鏡,只以Z9+445 S+2.0X拍鳥。原因是,因年紀關係,他現在拍鳥輕便擺第一。

高雄鳥友則是出掉D500+500砲(很大那隻,不是556 PF),改成Z8+186。

一起認養蜂鷹的鳥友,則是R6+200-800mm。他已退休,常爬山及跑步,隨車帶一管變焦鏡最方便。

恆春劉川先生,目前都以R6+800 F11記錄鳥類,輕便已是他所要求。

高雄高字塔長期告知鳥訊的鳥友中我所知的兩位,則是Olympus的忠實用戶,忠實到只要有機,都會分享Olympus的好。

一樣是同為認養蜂鷹的鳥友,則是捨棄單反後,買了Z9後不久,又購入Olympus。聽我分享186心得,他說他想買這一隻試看看。

大家所考量的都不一樣,因此都有自己不同的選擇。

習慣自己的拍攝過程,大抵上大多數場景,所有市面上的任一品牌都能勝任。未能勝任的地方,經驗老到的拍攝者因習慣機器,可以找到克服的方法。

拍鳥是個享受,朋友一年有300天在國外拍鳥。另一朋友則是已到印度拍鳥超過10次,泰國熟的像什麼一樣,他有隻傳統的Leica 800砲。

另一有趣的拍鳥經驗在拍地啄木時發生,某專程從台北下來拍有史以來最好拍的高雄世大運地啄木的鳥友。他則是僅拍了一回合,直接告訴旁邊的鳥友,他不拍了,地啄木醜醜的不美,他拍不下去。
hcpine76 wrote:
因自己的烏龍,要把快乾滴在稍分開一點點的蒙皮,卻不知道要先把快乾滴在某容器或塑膠墊上,以牙籤或小東西沾快乾,才去補在蒙皮接縫處,或先把記憶卡蓋打開處理。

我就這樣直接滴上蓋著的記憶卡蓋上,就這樣Z9的記憶卡蓋被黏住而打不開。

送到高雄義昌,仍無法處理。最後連絡台中,得從日本原廠進全新底座更換,價格約2000元。不過得等待4~6週。

就這樣我若想拍鳥得使用Z8了,這幾天都會帶Z8+663出門。以我習慣,我會再加上1.4X。

去年Nikon Rumors所謠傳,Z9的預先拍攝將升級為可拍raw檔。如今證實又是Nikon Rumors亂講,已過了半年,Nikon一直都沒有這樣的升級出現。

朋友轉A1+640,2年後又回到Canon,他的說法是不同的色彩管理及高ISO問題,他還是喜歡Canon。

台北朋友因SONY 640不小心摔到,臨出國,只好再買640。卻是出國前幾天,摔到的SONY 640修好了。於是他請我幫忙賣全新未使用的SONY 640,價格非常實惠,非常搶手,很快就賣掉了。

他不否認A1的色彩管理及高ISO不是他所喜歡,但A1的追焦能力讓他爽到不行,行雲流水的追焦能力,讓他可以接受A1不足的地方。

另一朋友則是D5,買了Z9後,覺得不習慣。因此賣掉Z9,還是以D5所拍。

另一台北的朋友則是買了Z9後,仍保留640 E,無反鏡只買186。因為他不喜歡PF,喜歡傳統光學,所以只買186。

在屏東,家族有秧苗場的鳥友,則是出掉SONY A7+200-600mm,改Z8+186。在186還未到時,先向我借了186到台北拍了一星期,什麼題材都拍。

還有曾一起拍地啄木的台北鳥友,則是出清所有單反的砲鏡,只以Z9+445 S+2.0X拍鳥。原因是,因年紀關係,他現在拍鳥輕便擺第一。

高雄鳥友則是出掉D500+500砲(很大那隻,不是556 PF),改成Z8+186。

一起認養蜂鷹的鳥友,則是R6+200-800mm。他已退休,常爬山及跑步,隨車帶一管變焦鏡最方便。

恆春劉川先生,目前都以R6+800 F11記錄鳥類,輕便已是他所要求。

高雄高字塔長期告知鳥訊的鳥友中我所知的兩位,則是Olympus的忠實用戶,忠實到只要有機,都會分享Olympus的好。

一樣是同為認養蜂鷹的鳥友,則是捨棄單反後,買了Z9後不久,又購入Olympus。聽我分享186心得,他說他想買這一隻試看看。

大家所考量的都不一樣,因此都有自己不同的選擇。

習慣自己的拍攝過程,大抵上大多數場景,所有市面上的任一品牌都能勝任。未能勝任的地方,經驗老到的拍攝者因習慣機器,可以找到克服的方法。

拍鳥是個享受,朋友一年有300天在國外拍鳥。另一朋友則是已到印度拍鳥超過10次,泰國熟的像什麼一樣,他有隻傳統的Leica 800砲。

另一有趣的拍鳥經驗在拍地啄木時發生,某專程從台北下來拍有史以來最好拍的高雄世大運地啄木的鳥友。他則是僅拍了一回合,直接告訴旁邊的鳥友,他不拍了,地啄木醜醜的不美,他拍不下去。
就我個人而言,才開始購入256,就搞得腱鞘囊腫,歷2年才自然回復平整。

購入640 E,再加買1.4X,因為總覺得600mm實在不夠長。

自從Canon推出800mm F11及Nikon推出863PF後,此現實可以了解堆拍鳥而言800mm是個非常重要的焦段,可以理解Canon一口氣把變焦行程推到200-800mm。

以800mm近拍鳥,所離距離可以比600mm長一些,雖僅1~3公尺的差別,但給鳥兒的安全感提升非常多。

大前年扛砲追黑頸鷿鷈,連追一星期,讓自己頸部及肩部嚴重扭傷,最後蔓延到整個背部。後來震波及一些輔助療法,並經由高雄市青年路某中醫診所的女醫師建議我以向後划船姿勢復健而舒緩。

拍鳥有太多知識與器材要學,與自身經驗的累積增進拍鳥實力,而最重要且是一般拍鳥分享中,大家都不會說的運動傷害。

因此要怎麼選擇拍鳥組合,是沒有個標準答案的。許多堅持畫質的鳥友,最後是因為年紀而妥協。

鳥友有不考慮PF鏡的,卻是摔砲且出國在即,不得以勉強購入556PF。後來發現他也沒說什麼,感覺也還可以。

我則是逢人就推薦186,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便宜好用,若不喜歡,可以當備機。變焦鏡雖不如定焦的畫質表現,但林間找鳥,先拉遠放大視野找到鳥後,再拉近拍攝,真是方便到不行。我曾以663PF+1.4X找鳥,因視野太小,搞了老半天,一直問旁邊鳥友在哪裡在哪裡,最後還是沒找到。

希望不是我觀察的錯誤,或累積的樣本還不夠多。最近的拍鳥場合比一年多前,變焦長鏡的比率有增加的趨勢。

變焦長鏡追焦及畫質是不如定焦鏡,但無反機身的進步,A1的加持及後製軟體的AI更新,已漸漸在改變以往大家對變焦長鏡的刻板印象。

我一直徘徊在是否購入Plena 135mm,但最終還是沒決定。

70-200mm F2.8實在太好用,近遠改變只在轉動之間。



就不必要太迷信非得一定都要很圓的口徑蝕不可。
PY8888 wrote:
看國外評測用STM步進馬達的663對焦由無限遠~近距(極端情況)約需0.5秒,和180-600(步進馬達)差不多,也許像428這種用VCM (音圈馬達)的鏡頭會比較快吧?
因為有變焦的干擾,186的馬達雖和663PF差不多,但186可能有變焦的需要,不同的鏡片設計問題,會習慣性卡在一個點上,清楚顯像會比663PF慢半拍。如此自然影響到後續的追焦表現。

428當然快,事實上428在拍鳥界的評價極高。若是一鏡走天涯,確實有不少拍鳥人士選428,並購入加倍鏡。

一樣也是一同認養蜂鷹場的鳥友,捨Canon跳家Nikon,使用Z9,所購的鏡頭就是428 TC。

而某位拍鳥只分享朋友,不公開分享的鳥友則是SONY A1+428。他是以拍攝鳥兒的不同而決定加1.4X或2.0X出門。

我原本對428沒興趣,總覺得焦段太短。但因為445 S的經驗,在加了2.0X後的畫質表現也優,甚至曾看到有鳥友以100-400mm+2.0X拍鳥,加上以上兩位鳥友的428經驗分享,讓我對428忽然有了興趣。

不過,現階段蓋房子要緊,先不考慮這些。以目前所擁有的186、663PF、863PF,及1.4X和2.0X,拍鳥實在是綽綽有餘,實在也不需要考慮那麼多。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