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期待NIKON Z8,初探全片幅高像素相機的安全快門。

mobile0134 wrote:
室外光線好也一樣不用擔心。


從不擔心自己手震, 而是擔心MD 微移動. 無論不同時代片幅像素, 人像安全快門下限都是 1/250 (一般正常閃燈同步上限), 個別低光/長焦另計.

曾因擔心高像素而特意提高快門速度己經是 D800 / 800E 時期.. 後來發現主因大多都不是像素, 而是複合因素(反光板快門震動 / 對焦精度不足 / 高ISO 抹noise 油畫化 / 個別鏡頭諧震). 當年為抽絲剝繭找原因, 拿D800E 上三腳架, mirror lock up, live view AF 後lock 對焦, 用快門線測試拍死物. 200% 每一張成像都有些微差異, 那才認了..

現在一般拍烏 1200mm 上三腳 1/30" 電子快門零震動是閒事, 有時還特意關閉機鏡防震以排除防震本身的修正微震
涼了,最新的rumor不太樂觀。這位在澳洲的Matt,似乎在暗示z8(名字暫定)不是像a7r5的高像素機身:





這位更直接了,亮出45.7 MP的spec:



早幾天Matt的暗示,我就有點悲觀,因為他應該是手上有z8測試機的人。看樣子要高畫素還是只能買sony A7RV。我猜SONY很有可能惜售61mp sensor給nikon,畢竟還是sony直接的競爭對手。

如果這樣這新機身我就不需要了。這規格很靠近z9,有Z6, Z7 又不喜歡z9專業機身的人,應該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Hayashi-Kiyoshi

若真的有測試機的人,反而嘴巴比較緊。畢竟之後還要合作,不會急著八卦。

2023-03-09 18:44
mobile0134
mobile0134 樓主

印象中他一直都是拿測試機的少數博主之一。然後影片他是暗中引導出用家在乎的是如z9的性能,反而不是高畫素的重要性,還說了8k錄影帶來的編輯方便。也不無可能nikon透過他打預防針,免得輿論翻車。

2023-03-10 1:10
哈, 終於有人發現畫素的瓶頸了,2400 萬其實就已經很高了, 基本2000萬以下我個人就覺得是最合適的點了, 奈何人心是不會知足的,最後,數位單眼只能沈淪進高畫素的黑洞而無法自拔,然後又逐漸被手機給吞食掉市場。當真要走高畫質路線, 至少也要留CCD一條活路,或致力於發展Foveon x 3的技術等,以重視光影效果及色彩還原能力的來展現各家相機廠的實力,不至於在高畫素的漩渦裡打轉走不出去,最後吃到反噬的苦果。(對在下而言,高畫素並不等於高畫質,光影表現及色彩還原能力才是照片最重要的要素,高畫素只是電子技術能力上的展現,光影表現及色彩還原能力能夠做到位才能展現相機廠光學表現上的真正實力,因為這是攝"影"跟照"相",不是在比"貼圖"及"繪圖"能力。)
我是df換z72拍車感覺2者對焦都差不多(都是差)
朋友的z5都比z7好,所以如果出新機真的要考慮對焦速度跟準繩度就好了,不用沖像素
之後出新機應該會考慮3千萬左右的對焦機,像a74那類
mobile0134 wrote:
如果這樣這新機身我就不需要了。這規格很靠近z9,有Z6, Z7 又不喜歡z9專業機身的人,應該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前面其實也說了其實Nikon暫時要做的是更新系列, 不用創新高畫素機種
目前市場上銷售量高的機種仍然是偏向在性能中低端但具備優異對焦系統的機種

看Nikon目前整體機種來說, 除了Z9外沒有機種可和其他C, S家在對焦性能上匹敵
試想如果有Z6 III (低畫素高性能), Z7III (高畫素中階性能), Z8(小型Z9, 刪減部分錄影規格), Z9(高畫素高性能)
再搭配上現有Z鏡頭群, 這對於自家或他家用戶來說選擇將會是很具吸引力的

至於超高畫素機種, 未來也可導入在Z8X (類D3X命名)的機種
但相對來說也要考慮市場區隔和銷售量, 應該不會是優先選擇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我前面其實也說了其實Nikon暫時要做的是更新系列, 不用創新高畫素機種



市場其實存在兩種需求。我不否認一台小Z9一定有很多人會買單,很多人沒有買Z9並不是錢不夠,而是真的對於手拿專業機身有心理障礙。

NIKON的不為或不能是兩件事。它可以認為滿足上述對強悍的小機身的需求比較優先,那現在不出高畫素的機種,只是NIKON不為。我比較擔心的是另一種情況,就是SONY惜售60MP感光元件給NIKON,這就是NIKON不能。站在NIKON的立場,它只能說它不為,而不會吿訴你它不能。就像分析師預估大公司的EPS一樣,一樣都是賺錢,高於預期是positive,低於預期怎麼說都是negative。看國內外大部分人的討論都以為它他會出高畫素的Z8,我不覺得NIKON不想出,沒元件可能才是原因。

我自己有a7RIV,我覺得60MP在全幅機的光學衍射極限應該開始出現在F8以上,F8以下都會提高解析度。我想sony A7RV應該賣得不錯,它接上200-600mm f6.3 拍鳥才會有那麼多SONY鳥人喜歡。

也許等SONY覺得a7rV 賣夠了,最後NIKON還是拿得到元件,只是不知道要多久。
jenhoxen

A7R5賣得好,很大因素還是整體的進步,諸如中/小尺寸raw讓61MP不再成爲負擔、智能對焦、新菜單、新螢幕翻轉機構等,Nikon拿到這片頂多做一台瞇兔,對焦綜合表現還未必贏過索尼

2023-03-13 9:46
mobile0134
mobile0134 樓主

這就未必了,NIKON Z9是向 SONY拿的元件,沒人敢說Z9不強悍。元件拿到後面的工程是Nikon的事,不會是咪吐而已。

2023-03-13 11:00
以目前軟體技術來說
高像素真的毫無必要

Topaz Gigapixel AI能無損放大2倍毫無破綻
測試放大4倍還OK,8倍就....

所以與其把CMOS做大像素,還不如省點錢,花在刀口上
mobile0134 wrote:
我比較擔心的是另一種情況,就是SONY惜售60MP感光元件給NIKON,這就是NIKON不能。

這種議題其實出現很多次了, Sony 半導體和電子部門是兩個不同事業群, 不會有這種狀況
手機感光元件也一樣, 不會因為SONY有手機部門就不賣高階sensor給其他對手


Nikon的問題反倒是有沒有必要在Z8這等級的機身去試高畫素+非堆疊式感光元件?
畫素高是很好, 但rolling shutter卻是非堆疊式感光元件機種很討厭的地方
A7R V多數的評價中也都提到這一點 (如果不高速連拍飛行版, 那麼A7R V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要定位Z8是小Z9, 那麼維持高速讀出速度的堆疊式感光元件就是必要

天空一片雲 wrote:
Topaz Gigapixel AI能無損放大2倍毫無破綻


我覺得細看的話破綻很多 尤其是飛羽排列的紋路, 眼睛光澤等很容易看出端倪
^^A 請多多指教~
作為DF的用家
我只關心ZF幾時出來
只要給我A74那片33mp的CMOS
加上Z6II的性能就行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MUS wrote:
這種議題其實出現很多次了, Sony 半導體和電子部門是兩個不同事業群, 不會有這種狀況
手機感光元件也一樣, 不會因為SONY有手機部門就不賣高階sensor給其他對手


Nikon的問題反倒是有沒有必要在Z8這等級的機身去試高畫素+非堆疊式感光元件?
畫素高是很好, 但rolling shutter卻是非堆疊式感光元件機種很討厭的地方
A7R V多數的評價中也都提到這一點 (如果不高速連拍飛行版, 那麼A7R V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要定位Z8是小Z9, 那麼維持高速讀出速度的堆疊式感光元件就是必要


-這個我之前看過討論,雖然是這樣沒錯,但是看SONY過去供應給NIKON的45mp感光元件總感覺還是有時間落差,(甚至有時間代差,sony 也有50mp堆疊式,nikon也可以想要啊)。如果半導體部門可以獨立運行而不用考慮整體對SONY總公司的影想,Nikon大有可能和SONY同步出相同感光元件的機身。但Z8的傳聞早在A7RIV時代,現在SONY已經出了A7RV,NIKON還是沒有消息,我才會擔心這是實際情況。當然這也是時間可以解決,只要SONY內部認為a7RV賣穩了,元件是時候賣給NIKON沒差的時候。

-至於高性能或高畫素市場,兩者有區隔,NIKON可以多咬下那另一塊市場,那是SONY現在含著的(會惜售是正常操作)。用了60MP相機之後會很陶醉於那種可以任意裁切的樂趣,電腦硬體需求在現在也不是真的問題了。尼康可以不是用在這台新機,可以是另一台,說不定下半年再出給大家驚喜也是不錯啦。

-至於Giga Pixel AI對於原本低畫素的照片提高像素是有一些意義。可是在拍照之前,我能夠有多一分像素訊息就是多一分detail,這不是AI可以給你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