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D750 發表了


一黯然一 wrote:
我等著看D620要怎麼出-..-+
隨便升級個什麼就打到750了


610才出半年,沒什麼迫切性吧!等過兩年,620/760一起換CMOS就好啦!

leader0419 wrote:
那我算異類我有D61...(恕刪)


我也是跟你一樣的想法
D610不會想換D810
D810的高像素對我而言真的是蠻困擾
但還是希望D750有更好的對焦反應跟準度
等看看什麼時候可以玩到實機
再來考慮買不買

最近拿D300跟D610對焦系統做測試
D300被打的體無完膚呀
無論準度跟速度都無法比
只有對焦點比較多而已
跟五年前的機種比是殘忍了點
我個人覺得啦...D750根本就是跟D800比輸一大截.跟D610比起來又差不了多少.我的看法是D750根本就是出個新型號.只要不是6字頭就好的新機.

猿猴 wrote:
我個人覺得啦...D...(恕刪)


同意呀, 其實D750就是D610的升級版D620, 只是因為Nikon財政報告不好, 所以急於要用機海戰略來賺多一點錢, 但又怕剛買了D610的朋友們會很不高興, 所以拿個D750這個名字, 看起來就不像是D610的後繼, 那麼大家就喜歡了

D750這個名字及戰線只是暫時性的, 遲早(約兩年後)D750會回歸D6xx陣線, 使用D620這個名字再生, 否則如果D8XX, D7XX及D6XX三線都保留, nikon會把它叫D710而不是D750, D750即是把D710-D790的名字封頂了

把現在的D610升級一點 --> D750, 然後再重回D620
再把現在的D610降級一點 --> 兩年後推最低階的入門FF: D400

情怳就好像當年將D90, 分裂成D7000及D5000兩條陣線一樣

然後全線放棄高階DX巿場, dslr主打專業用的FF, 及業餘用的aps-c

微單其實1吋蠻好, 好像samsung nx mini的規格, 多功能及輕薄就是漂亮, 如果1吋不夠打, 早點上m43或aps-c吧nikon
為何喜歡拍照還要一直執著在哪一台後繼機這種話題?
如果不是就要鞭個幾下一直鞭?
還有要一直猜測nikon的策略如何運作?
有看到想要的規格買就對了,看到新機的規格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要一直罵很奇怪...
看不起中低階的機身嗎?
還說DX系統會消失被放棄...
prestonchen wrote:
最近拿D300跟D610對焦系統做測試
D300被打的體無完膚呀
無論準度跟速度都無法比...(恕刪)

您的 D300 一定是壞了,
我仁慈一點:1000 收來當備機

ppwa wrote:
為何喜歡拍照還要一直...(恕刪)


輕鬆聊聊天而已, 何必太緊張?

roachc wrote:
您的 D300 一定...(恕刪)


抱歉~D300不是我的,無法讓您1000收
是我跟我同事借來的
本來是拿來打鳥用的
可是對焦真的很不給力
就對焦速度跟準度而言
接上N28-300或T150-600都比D610接同款鏡頭差
我是在想是否我同事沒更新D300韌體的關係
畢竟這兩支鏡頭都比D300晚上市

另外您為什麼這麼肯定是D300壞了?
您也做過相同實驗嗎?
科技日精月進,D300曾經是DX機的旗艦,只是高ISO比較不堪罷了,畢竟是2007年的老機子,連拍每秒7-8張,不用高ISO的話,還很管用!我感覺對焦能力強過D7100。

cyskyhi01 wrote:
同意呀, 其實D75...(恕刪)

如果以這樣思維,很難去理解NIKON產品模式!


實際上,對NIKON有點認知,應該要有一個時期一個型號才有所謂意義。
因為時代是不斷在改變,因為不同時代技術與市場背景裝況是一直在改變,並不是按著固定型號接續方式在進行。






也就是D70是D70,D80是D80,D7100是D7100。




就像以前F801 F90 F100等型號方式。
單純型號來說是沒有太大意義,必須要配合時代背景。







講更白一點,並不是手機或家電會有所謂機海策略,而是市場需求就是需要哪樣策略,不推快點與種類,很快會被市場新族群給踢出。







也就是,正常是市場調查需求狀況=>根據需求設定一些項目功能與定位=>規畫行程陸續推出。










再來就是產品的價值本來就是利用定位而創造出來價值,因為一項技術並不是生產,其背後研發與時間各方面成本是相當大,所以額外閹割而產生定位價值來攤平。



講白一點,一個1/4000與1/8000快門能力,對於硬體成本上其實沒有差多少,對於很多人其實一年用到機會也沒有多少,而是利用這樣規格差異產生一些銷售上的效果。



這個就像成本100塊,賣個2000塊,再打五折降價到1000塊,對於消費心理通常只會看到省了1000塊部分。
















再來就是技術上限制與問題
像是現有對焦模組,只要是使用額外對焦模組系統,本身其實從過去到現在其實範圍並沒有很大變化。
CANON 1V
1DX


D4s
D300s

A77 Mark II


講白一點,這些都是需要做光徑修正,當你越偏離光軸,要修正部分就越麻煩。
同樣也會有訊號強度好,但其精準度就會比較差,相對精準度高,其訊號強度就會比較差。



例如說,F2.8就是精準度比較高,但訊號強度弱,F5.6就是相對。
同樣對焦框點也是同樣問題,可以在同樣範圍內,分割出較多對焦點出來,這樣每個對焦點取樣就是比較小與精準,但相對訊號較弱。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