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_dog wrote:
irontheone...(恕刪)
朋友好!
你這又是一方使用感受,我倒有興趣說說兩者的分別。。
現代數碼機身設計,可以說,泥坑是基於F100,雞能貼基於EOS1。
而在握機操作上邊,較強調『單手操作』,所以,在設計上,較強調『右手操作及持機』的傾向。
而朋友你說的F3,正正又是另一種持機操作的手勢。
我曾經不下一次說明,如果使用Df機身,不改變現代數碼機的操作習慣,是很難適應Df的操作的——尤其是手動對焦的時候。
簡單的說,就是操作Df時,應該是左手作為重心,右手做輔助;而數碼單反卻剛好相反,是右手作為重心,左手做輔助。
基於此,曾經有很多帖子投訴Df不好操作,就是這個意思了。。
就是基於習慣問題。
另一個問題呢,是我最近跟有相關認識的朋友討論得出的結論。
就是Df這種『較輕便』的機身,由於配重問題——現代鏡,由於強調性能和自動對焦,所以大多設計很有重量的——AFS24-70/2.8接近900克的重量,跟當年的Ai-S35-70,重量幾乎是三級跳了。。
由於設計上的傾向,AFS24-70/2.8(更不用說小黑六這類長焦變焦鏡頭)的垂頭率,就必須要由右手去平行。。
所以,大凡朋友問我好不好買Df呢?
我第一個問題一定問他有沒有重量變焦鏡?用變焦鏡還是定焦鏡多?
另一個問題就是,機身本身是一個『空心体』,當使用不同『配重』及『快門設計』時,所產生的『諧震』,是會影響成像質量的——D800/800E就是一個很好的『諧震』例子——所以D810強調的是『全新設計的快門組件』。。
曾經,我很天真的以為,Df輕便機身,配個輕量的大變焦鏡頭,嗯,旅行很方面哦。。
但卻讓我意外發現這些問題。。
(但用樣是D4級的機身,就沒有這種現像了。)
所以說呢,有一得就有一失,當大家以為買到心中好時會很滿意,且慢!!!
還得要你個人去練習和融合操作哦。。。
這樣才可以對得起你所花費的金錢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