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D750 預計9/12發表... (9/11已發表規格)


hua_dog wrote:
irontheone...(恕刪)


朋友好!

你這又是一方使用感受,我倒有興趣說說兩者的分別。。

現代數碼機身設計,可以說,泥坑是基於F100,雞能貼基於EOS1。
而在握機操作上邊,較強調『單手操作』,所以,在設計上,較強調『右手操作及持機』的傾向。

而朋友你說的F3,正正又是另一種持機操作的手勢。
我曾經不下一次說明,如果使用Df機身,不改變現代數碼機的操作習慣,是很難適應Df的操作的——尤其是手動對焦的時候。
簡單的說,就是操作Df時,應該是左手作為重心,右手做輔助;而數碼單反卻剛好相反,是右手作為重心,左手做輔助。

基於此,曾經有很多帖子投訴Df不好操作,就是這個意思了。。
就是基於習慣問題。

另一個問題呢,是我最近跟有相關認識的朋友討論得出的結論。
就是Df這種『較輕便』的機身,由於配重問題——現代鏡,由於強調性能和自動對焦,所以大多設計很有重量的——AFS24-70/2.8接近900克的重量,跟當年的Ai-S35-70,重量幾乎是三級跳了。。

由於設計上的傾向,AFS24-70/2.8(更不用說小黑六這類長焦變焦鏡頭)的垂頭率,就必須要由右手去平行。。
所以,大凡朋友問我好不好買Df呢?
我第一個問題一定問他有沒有重量變焦鏡?用變焦鏡還是定焦鏡多?

另一個問題就是,機身本身是一個『空心体』,當使用不同『配重』及『快門設計』時,所產生的『諧震』,是會影響成像質量的——D800/800E就是一個很好的『諧震』例子——所以D810強調的是『全新設計的快門組件』。。

曾經,我很天真的以為,Df輕便機身,配個輕量的大變焦鏡頭,嗯,旅行很方面哦。。
但卻讓我意外發現這些問題。。
(但用樣是D4級的機身,就沒有這種現像了。)

所以說呢,有一得就有一失,當大家以為買到心中好時會很滿意,且慢!!!
還得要你個人去練習和融合操作哦。。。
這樣才可以對得起你所花費的金錢嘛。。
irontheone wrote:
朋友好!
你這又是一...(恕刪)


大大說得好~
看了Df官網的關聯製品(鏡頭)推薦的都是定焦鏡
http://www.nikon-image.com/products/slr/lineup/df/lens.html

以及Df的廣告跟所搭配的kit鏡為50mm f1.8G來看
就是要攝友們搭定焦鏡哈

irontheone wrote:
朋友好!你這又是一方...(恕刪)


相當認同, 我也是有Df使用, 雖然沒有像大三元的鏡頭, 但是就算小小黑, 也是有點頭重腳輕之感~~
相對使用D600, D810的手感就沒有那麼不平穩, 特別是...我的主力是80-400mm時, 真的感受輕機體配大鏡不一定好用..
要小不考量太多畫質的想法, 像APS-C or 4/3都有相對對應的輕便.

loveppear77 wrote:
大大說得好~看了Df...(恕刪)


DF配定焦還得不是金頭的,阿不然也是一樣重量的問題出現。最討厭就是那個握把

6hthhrtyhsrth wrote:
全世界所有的Niko...(恕刪)

要知道,相機不是像金屬那樣,熔煉回收。

即使是金屬回收,本身也是要分好,否則後面分離的功夫,可能成本還比直接買原料來的貴!


特別是相機或鏡頭這種,裝上去很容易校正,相反要拆下來就很難。

就像是你知道有問題鏡頭是怎麼處理?

並不是把鏡片拆下來,再回去使用,而是直接破壞。



這個也是維修一台相機的成本是遠高於製造一台相機。


另外一種就是整備品,會以優惠價錢出售,有時候可能會在一些活動中看到。


非常感謝 diffusionless大與 irontheone大兩位超級前輩的解說, "或許" Nikon並不是用那中古的 CMOS晶片組裝上去的, 我不想吃餿水油, 也不希望 Nikon走旁門左道, 我是 Nikon小粉絲, 我支持 Nikon, 若出了 D700 REAL replacement, 是大家的福氣.
gavingoh_ wrote:
DF配定焦還得不是金頭的,阿不然也是一樣重量的問題出現。囧最討厭就是那個握把


大陸有替它出底座,但至今還沒看到加厚型純手把,像Fuji X-pro1用的那種~~如果能有個arca-type的快拆底、電池位置對應挖空、手把加厚一層的金屬手把,Df應該會好用很多吧!


哇~樓上大家聊的真遠

路過一下~

回過頭來看

似乎最近Nikon在保密方面有比較嚴謹了

以往NR都可以在一個禮拜之前就會有照片跟明確的資料

最近都要接近發表的前一兩天才會有比較有

不過這次D750可說是對Nikon將來的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力

看看能不能在吸引回那些最近被嚇跑的老客戶了



樓上的各位請繼續聊......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6hthhrtyhsrth wrote:
而這台D700的真正後繼機若是使用了那些被汰換下來的CMOS晶片, 說實在地, 這樣的作法, 我不認同!

首先 D600 的問題是製塵, 不是 sensor 噪點或壞點
今天我拉肚子是因為亂吃東西或腸胃不好, 不是屁股長痔瘡
對於 D600 sensor 本身的表現或是延用之前的料件, 我沒意見
頂多期望有新的 sensor, 改善個 1~3% 的效能罷了

但拆機拔感光元件, 成本和風險真的很大
請問一台機子平均要多久才能把整個 sensor 模組完好取下?
然後要測試, 清洗... 過程中有多少 % 又得被刷掉?
本來就已經沒便宜多少了, 加上消息傳出可能對企業形象的影響
很難想像有人肯這麼幹

不過我自己對 Nikon 的印象也是從高高在上到現在的能用就好
如果它真的執意要創新低那我也無話可說...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6hthhrtyhsrth wrote:全世界所有的Nikon D600的相機都

有誰跟你說他會用拆機的CMOS
你的根據在哪裡?
糟糕的企業自然大家都不會認同
不是在講一些自己猜測的話
引導別人不想去購買,心態是?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