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Sony a65...測試了一下,覺得5D2的profile比較合我心意...有空要測試一下換成Nikon、fuji與o記的看看。想看看換成O記的藍天 PS 我更喜歡黑面爸人像的膚色...只不過現在不會調從S家去N家....
Lucifinilx wrote:to Stoby12...(恕刪) 每次看您的照片都瀏覽許久,除了特殊的色調外也感受到濃濃的情感,這次回覆是感謝您豐富的教學內容,也要支持您不要被那些異議人士所影響,網路世界很奇妙明明無法看到對方,心情卻可以在字裡行間中起伏,這世界跟現實一樣,有些人是為反對而反對,他們漠視文字貢獻,選擇雞蛋裡挑骨頭,除了讓發文者不快,也轉變為文字戰 。很欣賞您理性回覆,讓我可以在此篇後續還能看到您精讚的文采 。謝謝您的文章
我從底片的FM2到DC的Nikon 995, 數位單眼時期從D70開始到D4,個十百千位數的機種我都買過,算得上是忠實的Nikon愛用者,這八年下來Nikon本身在顏色一直在求新求變,世代交替時常是很大的變化,不像Canon的歷代機身的色調雖然有變,但不像Nikon的變化這麼大,這一方面也表示Canon在膚色演譯一直在一個很好的方式,它不是單純說粉嫩或白亮到過曝沒有肌膚的質感,而Nikon這幾年在顏色上其實一直朝它競爭對手相同的方向在走(例如從一些感應器的分析圖裡面,D4/D800的色彩取向在紅色的部份加強了很多),畢竟對的事情就應該去做。使用Adobe DNG Profile當然不是新聞,Adobe早在2008年就有beta 1的第一版,一方面也也是Adobe的野心,要推廣它數位底片DNG格式,一直以來都有人使用DNG Profile去模擬自已原廠的色調,工具有了,我相信改吃外廠描述檔再匯出的方式當然也會有人想過或這麼做,不過我用的這兩年多來台灣確實還沒見過相關的討論。另外要再強調一次,開完描述檔並不意昧最終的結果,有網友說調整後一樣看得到Nikon的影子,一樣要再調整,這說法真是太客氣了,其實我覺得調整完起碼還看得到一隻Nikon的大腿在裡面,而事實上是當使用LR/PS來解讀raw檔,其實已經沒有所謂任何一家相機廠忠實的顏色,因為那都已經是Adobe的解讀。這作法的目的是在於你還沒開始“調整“以前,就已經有原本設定裡看不到的顏色,在後續的調整時,你可以減少和控制你要的顏色,而不是想辦法從沒有去增加,顏色是你沒看到就不容易把它想像的具體,我們通常是眼晴看到了,傳達到大腦裡有了一個感覺以後,才會依自已對顏色的喜好與敏銳度去調整。所以去吃Canon描述檔,最終目的並不是把它百分之百變成Canon,在事實上這也不可能,而是Canon的色彩描述在膚色處理有它優異的地方,我個人覺得就膚色來說,Canon的紅是在皮膚的“裡面“,而Nikon是在皮膚的“上面“。在對一張照片調整比較多顏色的時候,Nikon的膚色容易跟著一起偏移,必須再想辦法把膚色校正回來,但這一校正整張照片的色調又再跟著跑一次;而Canon在整體的色彩偏移中,膚色能維持住比較多,顏色的層次就比較容易分離出來,CN同時在一些演色性不佳的光線下尤其明顯。RAW的特性就像液體一樣,它裡面的顏色是流動的,當利用Canon的色彩描述膚色裡的取得了這些優點,後續發揮的空間自然也就多了,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方向性的影響,若有興趣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描述開啟同一張檔案,兩張都憑直覺用相同方式的來繼續調整,然後再同時看這兩張照片的結果。開幾張不同的檔做幾次,如果你比較喜歡使用新的描述檔結果,那麼表示這方法符合你對膚色的解讀,恭喜你有一個新的選擇。當然如果你還是覺得adobe預設的結果比較好,你一樣可以不使用新的描述檔,對你一點壞處也沒有。一提到Nikon的膚色問題在01原本就有被酸被炮的心裡準備,在這發文考慮了很久,不過畢竟這裡人多能帶來的影響最大,被酸被砲只是一時的小事,後面漸漸流傳出去,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那結果是永久的。平日要帶小孩工作繁忙,之後回覆就此打住,這裡提供幾位板友詢問到的重點整理1 mac路徑請參考前面熱心網友的回覆/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2 找不到描述檔,有可能是只安裝LR沒有安裝PS,建議先下載Adobe Camera raw,應該可以解決http://www.adobe.com/support/downloads/product.jsp?product=106&platform=Windows3 關於LR整批套用相同色彩描述,我平常用PS對LR不是很熟,之前用過的印象是先在編輯相片裡選一張改好色彩描述,然後回圖庫把照片全選,在同步化設定裡只勾選“相機校正“,這樣再回編輯相片的選區,所有的照片就都會是你所設定的色彩描述了。4 流程中使用的是5D標準描述檔,這個標準描述檔紅色和對比一套用上去會很重,色溫可以往冷一點的地方調整,比較容易得到一種白裡透紅的感覺,或者也可以試試5d的肖像描述檔或其它機身,例如5d2或1ds3就不像5d這麼重。5 一開始請大家先copy色彩描述檔的資料夾另存,是因為它的路徑很複雜,在一開始操作很容易弄混,所以先copy出來另存會比較好明白,但adobe的camera raw是一直在更新的,加入新機型支援的同時,偶爾也會偷偷更新之前機型的色彩描述檔,例如5D3和1dx,在camera raw 6.7 rc1的描述檔與7.1就不一樣(應該是這兩個機型太新了,6.7rc1發佈的太匆促,顏色還沒處理完全)所以若之後有安裝新版的camera raw,在執行Choose external profile(匯入描述檔)這個動作時,可以把路徑就直接去指向系統裡的描述檔資料夾 C:\ProgramData\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這樣就可以確保使用的是新的色彩描述檔。最後再次謝謝前面一些朋友的留言和訊息鼓勵還有提供更專業的相關資訊等等,由衷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