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從一支微距鏡開啟收集小蟲圖鑑的夢想...回覆在62F


ManTW wrote:
微距的世界一直是我想...(恕刪)

M兄:

跳燈是利用反射原理讓閃光變的發散些,大都是在室內往天花板打在發散開!
一般環型的閃光燈是要用成平行光來打,亮度均勻,但較少立體感!


也就是對於一般生態最重要是呈現自然現場感覺,高手可能會用自然光,在補個光,或有些是用雙閃,上下或左右各一隻,打出來比較立體自然點!

可以參考無俚頭兄nikon微距使用與蜻蜓,青蛙拍攝心得

阿嘉兄測試NIKON R1C1環閃(R1就是拿掉SU-800,那個是可以拿掉用內閃作無線控閃)

還可以自己在多加!
Close-up Speedlight, R1C1 Test Album
感謝各位大大蒞臨賞圖與加分,小弟受寵若驚,礙於時間無法個別回覆,請見諒。

關於我的器材:
我的機身是Nikon D300,鏡頭是Tamron 90mm F/2.8 Di Macro 1:1,外閃是SB-800。另外,我有買一截20mm的Kenko AF延伸套筒,加上後最大放大率可到1.29x。Closeup濾鏡則有+1、+2、+4、+10等4片,掛在T90後最大放大率分別是1.11x、1.12x、1.39x、1.71x等,因為放大率效益不明顯,現在不常用。Raynox CM-3500已經停產,它是三個一組,掛在T90後放大率是1.57x、2.62x、2.95x。

關於器材操作:
我常用的參數是ISO400、快門1/320秒、光圈F/13、閃燈(SB-800)M出力1/64~1/32,用最準的中央對焦點。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只轉光圈就好,距離小蟲非常近光圈轉到F/16、F/18...,距離小蟲遠則光圈轉大即可,此時閃燈補光因距離遠衰減,大概可以和轉大的光圈平衡。拍完這隻蟲再把光圈調回F/13,習慣後,下次看見蟲時大概估算距離,趁相機舉到眼前的空檔,就用右手順勢調整快門。

關於照片收集:
這些照片的拍照日期多半是從2009年到現在,地點則是台南、高雄附近,因為小弟我只能當天來回,所以目前沒法跑很遠的地方。我的Flickr上貼了將近千張,目前正持續收集中,出書與否並不是我的重點(有出版社肯冒這個險嗎?),小弟只想把這些照片整理,讓大家都可以探索這個微小的世界。如有興趣看更大張的照片,可以移駕過去看一下。1.以目分2.以拍攝地點分

關於賞蟲樂趣:
誠如文章標題寫的,賞蟲的樂趣也是因為有了微距鏡開始的,藉由微距鏡看到以往不曾注意的細節,才知道物種的多樣化,也透過查詢網路上相關的知識,使得自己學習更多啦。昆蟲演化快,有些蟲或許會絕跡,也或許有新物種會產生,記錄下來也可以給平常沒機會看的人觀賞。小弟只是喜歡拍照,昆蟲知識都是靠爬文來的,對於能夠指正錯誤的同好,十分感謝,也讓小弟多學了一些東西。
拍昆蟲生態,除了需要耐心,還要靠運氣,設備也不能少,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差事.

最近幾年外拍,近寫環和微距鏡頭幾乎不曾帶出去過,反倒會把400mm f5.6入門鳥鏡偶爾帶著.

此番到武陵農場賞櫻花,就碰上超級好拍的畫眉鳥.


Flickr 上 fm4715/魯獅327B白耳畫眉



Flickr 上 fm4715/魯獅319B白耳畫眉



Flickr 上 fm4715/魯獅415B櫻花鉤吻鮭



Flickr 上 fm4715/魯獅302B冠羽畫眉



Flickr 上 fm4715/魯獅281B冠羽畫眉



Flickr 上 fm4715/魯獅284B冠羽畫眉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