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D7000災情回報 (增補)


達達大大,

請問你LV是在設低ISO還是高ISO下還是ISO自動調整的情況下會有,需要長曝嗎...

另外請問亮點是壞點還是雜訊,紅籃點應該是雜訊壓....Thanks

昨天拿了5年前的D50開高ISO1600蓋鏡頭長曝30s再用deadpixeltest看....完全沒有亮點壞點...

怎麼5年後的D7000會這麼產....是CMOS的特性...??

不過ISO800沒開NR雜訊就很多了...
拍攝照片我沒用lv拍,iso是手動調,我想…我應該連熱躁跟亮紅、藍點都不會分吧.....畢竟前一台是用ricoh,雜訊這東西看了很多…
亮點就像LCD上的亮點,就是亮的,非雜訊的那種,加上測影片時,紅藍亮點會固定不變,就算在白色的畫面一樣可以看見,只是不明顯罷了,但還是亮著,錄影就跟iso無關了吧......剛跟國祥還有店家連絡,先把機器送回國祥,附上影片,讓他們反應給日本原廠,國祥還說日本沒這種反應,說不定是正常的,我就說錄影這樣還算正常嗎......他也說很怪,所以建議把機器送回去,但我還是會換貨,換到一台正常的機器再說。

halfmoon wrote:
昨天拿了...(恕刪)


那個是不同CCD和CMOS是不一樣!

CMOS每個畫素就有放大器在旁邊放大訊號,CCD則是一起傳到後面才放大,不太一樣!

在做感光元件時候,畫素越高時候,線路是越多,感光區塊越小,灰塵掉進感光區塊就是感光變差,雜訊變高,而如果掉進線路則是無法流通就變壞點,壞點才是和良率有關,前面則不是良率標準而測不出來!



估計這個問題還是和感光元件有關,並不是說PENTAX沒有表示感光元件沒有問題,而且K-5的數量和D7000是無法相比!

diffusionless wrote:
那個是不同CCD和CMOS是不一樣!
CMOS每個畫素就有放大器在旁邊放大訊號,CCD則是一起傳到後面才放大,不太一樣!
在做感光元件時候,畫素越高時候,線路是越多,感光區塊越小,灰塵掉進感光區塊就是感光變差,雜訊變高,而如果掉進線路則是無法流通就變壞點,壞點才是和良率有關,前面則不是良率標準而測不出來!


小明同學我問你,
你看得懂上面那一堆文字在寫些什麼嗎?
看了之後你明白D7000為什麼亮點會比別人D50多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a55 a580 K5 都在用同一片,有說是它們“可能“賣得不夠d7000多
有災情也不發現,亦有說是新cmos良率不好
但我倒認為是Nikon對這片新cmos的優化及調較造得不好

這些模式的壞點在cmos結構的感光元件相機一直都存在( 試問過千萬像素的晶片怎可能100%完美),影像處理器美化照片的同時,它們的工作亦包括會測出它們的潛在位置並把它“處理“掉
(跟一般NR不同)
從以上各機都沒有出現災情可推算 今回是nikon太急著出還未完成吧!(純猜想)更新一下firmware就好。

不負責任推想完結,Nikon加油
祝各位師兄的D7000早日康復一起蓋大樓!
我錄影及拍照(高ISO及長曝)皆會有光點,已請經銷商送維給國祥了,大家要保重了。
正確來說不要用高iso ,所謂長曝也不用曝到幾十秒(幾秒就夠)
另外關不關閉長曝除噪或高iso除噪都無所謂
然後不要蓋上鏡頭全黑去測,要夜間去有路燈的弱光環境測
如果有亮點,就一定是有問題

ps:高3200以上的iso 長曝,要免於噪點很難吧!!(但噪點不等於我們這篇樓所說的"亮"點!!)

alicepalicep wrote:
正確來說不要用高is...(恕刪)


如果是Sensor 的問題,看看FW 有沒有辦法解決掉

或是 pixel by pixel 的修

我人生的第一台DSLR 竟然是這樣
是不是可以說躁點可能沒有固定位置點,然而我的機子的亮點總是出現在同一地方,
尤其是錄影的時候,與LV開啟時螢幕出現之亮點位置一樣。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