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全幅的景深太淺...

我其實能瞭解為何有人認為最小模糊圓(以及片幅)不影響景深,或者認為對景深影響不大。景深計算公式中(或者大家熟知的光圈、焦距、物距等變數),為何不見最小模糊圓?有心研究的朋友自己推算一次,就知道原因何在了。

當然,不求甚解的一般人也不必如此投入,鏡頭上沒景深表尺可供參考,也不知道如何抓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拍照場合也沒辦法預覽景深的話,可能就要嘗試錯誤多拍,或者靠景深優先模式去摸索了。
justpho wrote:
在SDF看到更多的有數據圖片

http://www.sonydslr.com.tw/alpha/viewtopic.php?f=4&t=32399

看到最後

越看越精彩

然後...答案呢?????...(恕刪)

正確的答案是片幅不影響景深,焦段才會影響景深,但片幅被裁切就會影響景深...

拿一隻24mm的鏡頭用f1.4,在全幅跟APS-C, APS-H, 4/3上,基本上跑出來的東西要一樣,
但是被裁切掉模糊圈了!
以上是在實際焦段上的定義

因為若換算成等效焦段,這個等效焦段只是要方便習慣135片幅的人下去換算的。
但換算的意義還是有的,如24mm在135(全片幅)下,跟18mm的APS-C,
站同樣距離拍出來的範圍一樣,但景深卻不會一樣,18mm的景深會比較深。


a277888 wrote:
正確的答案是片幅不影響景深,焦段才會影響景深,但片幅被裁切就會影響景深...

拿一隻24mm的鏡頭用f1.4,在全幅跟APS-C, APS-H, 4/3上,基本上跑出來的東西要一樣,
但是被裁切掉模糊圈了!
以上是在實際焦段上的定義
因為若換算成等效焦段,這個等效焦段只是要方便習慣135片幅的人下去換算的。
但換算的意義還是有的,如24mm在135(全片幅)下,跟18mm的APS-C,
站同樣距離拍出來的範圍一樣,但景深卻不會一樣,18mm的景深會比較深。...(恕刪)


你可以說明一下何謂「裁切掉模糊圈」嗎?模糊圈或模糊圓(Circle of Confusion)這個數值如何能被裁切掉?????
習慣在底片機用50mm定焦的
我想改成APSC應該都會習慣用35mm吧
畢竟在拍攝距離和透視感都會比較接近
不過這也就會產生景深變深的錯覺了
justpho wrote:
在SDF看到更多的有...(恕刪)


那位樓主的態度並不是真心要請教問題的
就這樣
所以討論也就沒有結果

其實現在這邊也有類似的狀況

-
銀牙烈虎 wrote:
你可以說明一下何謂「裁切掉模糊圈」嗎?模糊圈或模糊圓(Circle of Confusion)這個數值如何能被裁切掉?????...(恕刪)

我以下用底片來舉例好了,因為光學的東西從底片到數位沒變過。

首先我們用一樣的設定同時拍兩張一樣的照片,但底片洗出來以後,
把其中一張只取中間APSC片幅大小的畫面,就是把四邊都去掉一點。
然後把原本的和只取中間的底片洗成一樣大小的照片(4X6),
這樣的結果是兩張照片都是24mm焦段拍的,但是有一張卻是跟36mm(等效)焦段照出來是一樣的結果。
上面的結果跟全幅的感光元件和APSC的感光元件的原理是一樣的。

btw, 我覺得你有可能不懂 "焦距(24mm)" 是怎麼去定義的,不過為了怕有些人不懂我就先說一下,
大致上就是 "感光元件(底片)" 到 "光圈的距離(虛擬透鏡)" 是 "焦距(24mm)" ,
所以就目前來講不管感光原件是全幅或是APS,焦段如果是24mm就是24mm的焦距,
但等效焦段全幅換算成全幅當然還是24mm,不過APSC就會變36mm。

a277888 wrote:
我以下用底片來舉例好了,因為光學的東西從底片到數位沒變過。

首先我們用一樣的設定同時拍兩張一樣的照片,但底片洗出來以後,
把其中一張只取中間APSC片幅大小的畫面,就是把四邊都去掉一點。
然後把原本的和只取中間的底片洗成一樣大小的照片(4X6),
這樣的結果是兩張照片都是24mm焦段拍的,但是有一張卻是跟36mm(等效)焦段照出來是一樣的結果。
上面的結果跟全幅的感光元件和APSC的感光元件的原理是一樣的。

btw, 我覺得你有可能不懂 "焦距(24mm)" 是怎麼去定義的,不過為了怕有些人不懂我就先說一下,
大致上就是 "感光元件(底片)" 到 "光圈的距離(虛擬透鏡)" 是 "焦距(24mm)" ,
所以就目前來講不管感光原件是全幅或是APS,焦段如果是24mm就是24mm的焦距,
但等效焦段全幅換算成全幅當然還是24mm,不過APSC就會變36mm。...(恕刪)

我覺得你該作點功課:把何謂「模糊圓 Circle of confusion」、「最小模糊圓 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影像圈 image circle」的定義弄清楚。

再查一下各種片幅(底片或感光元件)所使用的最小模糊圓,直徑各是多少。

然後再自己想一想:模糊圓(模糊圈)是可以被裁切的嗎?你要怎麼裁切它?????

如果不願讀冼鏡光老師在前面所提供的連結,請撥冗查查Wiki也好。


這裡有景深計算的說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pth_of_field
也解釋景深計算裡所需的模糊圓的計算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rcle_of_confusion

最後, 這裡是方便的景深計算機
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結論是片幅會影響景深的大小, 而且全片幅的景深是比APS-C的片幅要深.

冼鏡光老師說得完全正確.
抱歉, 有些大大說的太深奧, 小弟實在看不太懂, 請問主張片幅影響景深的大大....

假設以24mm定焦境搭配全幅相機拍攝時, 景深為前景A點到遠景B點
所有拍攝條件無變動(包含同一顆24mm鏡頭), 改換為APSC機身拍攝, APSC顯示出的景深是....
1.A點到B點?
2.小於A點到B點?
3.大於A點到B點?
玩球囉~~~

小杯子 wrote:
您還真行...........從dcview混到01來....還是用同樣手法...........幾年來""手法'''一成不變.........


對於冼老師這樣願意無私分享的前輩,您用這樣的對人不對事的討論內容來回覆,小弟只覺得您沒有內涵又修養欠佳...

之前冼老師曾經反應過,站方曾經以有廣告的嫌疑,就對冼老師發PM.....
難道引經據典的來討論,只因為自己是作者,就要冠上廣告嫌疑的帽子嗎?
冼老師的著作,對國內想要研究基礎光學理論的人,堪稱聖經,
又冼老師願意在討論區中,與大家一起討論,小弟覺得已經是非常難得且榮幸的機會了,
請大家能針對事情來討論,不要有人身攻擊的言論,
如果造成劣幣逐良幣的情況,對大家都不是好事.....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