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鏡容易產生星芒的秘密,因為稍為收光圈就變成6角形了,而f/2.0光圈能夠產生星芒,這在習慣了使用現代自動對焦鏡頭的攝友們可能有點稱奇的。。這樣的六角形散景,拍人像可能有點不好看,但是拍晚上街景卻是別有一翻風味,所產生的星芒也是迷人之致。。Df + Nikkor Auto-S 55/1.2,M模式,ISO2200 + f/2.0 + 1/80,平均測光,-0.3級曝光補償。由於快門有點慢,然後又在顛簸的船上,細節有那么一點糊了。。PS。這段時期的泥坑鏡頭,其實不叫做Nikkor,而是直接使用Nippon Kokagu(日本光學,即Nikon前身)的名稱,直到70年代推出Ai鏡頭時,才統一改稱Nikkor,不過,泥坑首先打出名堂的,卻是以Nikkor品牌生產用於Leica M環的鏡頭。)。
irontheone wrote:大家有沒有試過拍模型(恕刪) 早年 用 D7000 拍了一些模型公仔練練自己的佈光D7000+ 18-140 離閃 光圈 5.6 快門1/125 ISO 100 全暗場景 先開燈用手動對焦 對完再拍這個人物是 布袋戲裡的 拂櫻齋主 他剛出現時 像是個正派角色 後來他本尊是反派的人物D7000 + Tamron 28-75 A09 光圈 4 快門 1/500 iso 100 用了一塊銀色的小板子 反光海賊王 全家公仔 羅 個人喜歡他痞痞的感覺D7000 + 50 1.8D 光圈 2.8 快門 1/640 iso 100當年 暴雪嘉年華在台灣時買的 魔獸世界 夜精靈公仔 月下狙擊!D5 + 105mm f1.4e 這個就......練習拍人像用的 別多問....這些是幾年前拍的 沒有上傳 filckr 01的圖床看看吧!
qseal55 wrote:謝謝 !< 夕陽餘暉...(恕刪) 『忘我表演』Df + Nikkor Auto-S 55/1.2,M模式,手動對焦,ISO100 + f/2.0 + 1/400,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其實手動對焦在這種場合很好用,因為主角的活動範圍不會偏離太遠,這有利於一次性合焦後,進行多次快速拍攝。。對比起自動對焦,每次按快門都是重新合焦,而合焦性能又對燈光非常敏感,反而不利於絕對合焦的效果。要說老鏡的弱點,就是對炫光的處理並不能及得上現代鏡頭。但個人喜好吧,正正是這種『炫光』,卻也是畫面迷人之處。我很記得,自從兒時觀看影視作品,都很響往那種從直面陽光擺鏡至主角畫面時出現的那一抹炫光。也可能這種原因,很多時拍攝逆光照都是刻意的去尋找角度去遷就這種炫光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