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多位大大的說的都沒錯,我也在此分享一下個人拍攝生態的小小心得:
多年前將拍攝主題由人像轉為生態,一開始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
除了胡亂拍了一堆自己也說不上來是好是壞的照片,也開始在網路上觀摩網友前輩的佳作
也如同樓主在網路上貼圖求毒舌建言,一開始新觀念的建立,舊習慣的推翻真的很辛苦
所幸有多位熱心的大大費心的為我解惑而突破瓶頸,之後購入微距鏡頭和環閃更是問題百出
除了自己不服輸的不斷嘗試,網上高手們一針見血的提點更是讓我茅塞頓開
近年來又改拍晨昏色溫夜曝為主,回想當年所受的恩澤總是希望能傳下去嘉惠後者
因此有機會我就盡量用我所僅懂的一點小小心得,來回應求教者的問題,至於能不能幫上忙我也不知道
扯了這麼多該講一下我想野人獻曝的小小心得了:
在拍花卉之前若有多餘時間及空間前提下,先觀察這被攝體的各種角度最好是繞一圈看一遍
回想一下你被吸引的第一眼角度在那裡,看一下觀景窗內是你想要的感覺嗎?
想拍出很凸顯的主題還是壯闊的畫面,別急先來個二選一,別包山包海出現在一張畫面內,但兩類都要分別拍看看
(攝影是減法的藝術一開始就別太貪心,什麼都要納進小小的畫面內會擠爆的)
真的不知如何構圖的話,就用最保險的井字構圖,等有心得再換其他大膽一點的構圖,水平線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取好畫面角度後記得要注意背景的干擾,不只是眼前看到的枝枝節節也要注意散景後高反差色塊的破壞
說到散景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開大光圈把背景化掉就對了,等到碰上微距鏡頭時才吃足苦頭,光圈不夠小啊
花卉不是平面的,景深的拿捏很重要,常常看到是一堆拍淺過頭的,只有強烈的凸顯一處,完全不管畫面的和諧
養成取景構圖的基礎,再來就是主配角的安排和畫面比重的取捨,這牽涉到對美學好惡我也在學習中
植物是最好拍也最難取角度的,因為它不會亂動(風吹除外)你有充裕的時間機會慢慢取景構圖
拍寫實的很容易拍出美感就要動腦筋想了,但要拍出令人驚艷的佳作卻是要下過一番功夫的
氣候季節對植物的影響很大,拍久了就能體會大自然神奇的變化
以上所言純屬鄉下人雜亂無章的自言自語,不受用者請自動忽略跳過
東芳行走趣 https://judy3579.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