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dy wrote:
#35真的是呼吸效應有差距。。。
而不是放大率差距。。。
所以這點上我沒東西質疑Hayashi-Kiyoshi。。
Hayashi-Kiyoshi wrote:
再者,有些變焦鏡標示的焦段也會有些許誤差,這些都會造成35樓的差異,以鏡頭而言這些都在誤差範圍內。
crossmatch wrote:
但事實 #35 圖片顯示就是視角不同, 我無意去爭辯探究 #35 應該叫放大率, 還是呼吸效應,
你們還在討論35樓的圖?
這兩比較圖有”顯著瑕疵”
不能藉此判斷放大率與呼吸效應
標示給你們看, 如下圖


兩個觀測點:
1.
桃紅色與黃綠色相對位置差很大
表示相機位置改變
2.
黃綠色兩線距離, 上圖比下圖明顯縮小
桃紅色兩線距離, 則幾乎不變
表示相機後退時
近物視角減少速度大於遠景
表示上圖到下圖
相機位置微微後退
這已經涉及到遠景與靜物組合的透視變形的視角變化
在相機微微後退情況下
大家引用這兩圖來討論鏡頭差異
或放大率與呼吸效應
變成主張各表
這樣有何意義?
"November Rain"
carl3104 wrote:
你的觀念是錯的,數位變焦跟光學變焦都是在改變視角,視角就視角沒有你講的什麼"等效視角"還是"光學透視角度",你想得太複雜囉~ 最簡單的實驗,拿一台相機 1.光學變焦望遠拍攝 跟 2.廣角拍攝再把中間影像裁切+放大(等同數位變焦) 我保證1.跟2.兩者會一樣的畫面,當然前者畫質會比較好~
如果不一樣那就不會有數位變焦這個功能了
你才是錯的
光學變焦實際上鏡頭長度不同
廣角端和望遠端鏡頭長度也許差了20公分
光線從進入鏡頭的距離就不同
怎麼可能和數位變焦一樣
更不必說鏡頭裡鏡片的位置完全不同
RX10M4 實際焦段懶的查
兩張相片都無裁切
拍攝地點北港朝天宮停車場出口有點像是牌樓的上面
對焦北港朝天宮
看看電線招牌的相對位置
沒用到廣角端差距沒那麼明顯


crossmatch wrote:
我舉出放大率影響視角的實證是小黑六. 我沒法根據你的理解去判斷小黑六放大率偏低是不是鏡頭設計問題, 都是open end 你可隨時隨意改動定義. 但對大部份人當然認為是設計問題. 還是你認為放大率本身不會產生不同視角 ?
關於這點,是的
因為改變視角的,是對焦組和修正組的設計
甚至可以說,如果極端一些,對焦組做得極大,甚至移動整個鏡頭去進行對焦,那就沒有呼吸效應問題了
crossmatch wrote:
還是你認為放大率本身不會產生不同視角 ?
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兩個鏡頭不同的是最大放大率,就是最近對焦距離時的放大率
而當兩個鏡頭可以對焦到同一個物體時,這兩個鏡頭在這一時刻的放大率是一樣的
由此可證放大率和呼吸效應是兩件獨立事件
crossmatch wrote:
無數次都是在爭論術語學, 應叫什麼名稱才正確.. 只會爭論幾十版白花時間. 但事情本質就是沒變, 我不想掉上相同的陷阱, 對手跟上次又是一樣的人, 爭拗micro contrast 又重現. 不管原因是放大率還是呼吸效應還是設計或其他原因, 總之同焦距但視角還是有差, 偏離了 FOV 所定義的角度 事情無需複雜化
可你總不應把公斤說成公里,然後說討論本質不變呀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flody wrote:
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兩個鏡頭不同的是最大放大率,就是最近對焦距離時的放大率
而當兩個鏡頭可以對焦到同一個物體時,這兩個鏡頭在這一時刻的放大率是一樣的
由此可證放大率和呼吸效應是兩件獨立事件
這一點我還是要多嘴一下,放大率的計算中有一項是造成呼吸效應的原因,也就是對焦系統造成的視角變化。
放大率是計算近拍準焦時變大的視角乘上物距換算出來的,而呼吸效應則是動態追焦時視角的動態變化。
由於近拍對焦會讓視角變大一些,同樣焦段的鏡頭拍的話,呼吸效應低的鏡頭放大率會大一些。
所以兩者不是獨立無關的。我會提呼吸效應也是要強調這種因對焦造成的視角/焦段變化。
PS. 前面我把焦段跟視角變化搞混了,兩者是反比才是。
elfwong wrote:
你們還在討論35樓的(恕刪)
我估計是用了類似下圖的工具,相機不是同一機位但平排,距離推斷相同
綠線和紅線上下圖尺寸比例分別是心0.87和0.86,我認為是極其接近了,甚至可能只是量度差異
後面確實有縮小的,你的兩組線位移比例也差不多,我認為這移動已經可以忽略
當然也希望#35能作出進一步說明或由同一機位再拍攝一次進行比較
另外#35測試的是135MM,屬中長焦,如果只是輕微距離差異,那這個拍攝仍然能看出呼吸效應差距很大
當然也要再用無限遠相片比較
防止兩鏡並不是相同焦距/廠商焦距沒有虛標等情況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