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乳摸】Nikon Z9有4600萬畫素、8K 30P與D6一般的外型?

fatpig06 wrote:
"就是可以縮小機身尺寸嘛,做得跟D6一樣大,幹嗎不將功能裝到D6上,在原有單反位置上,肯定可以跑贏1Dx MK3"

看得懂中文嗎?

我一早已經說明為甚麼要出無反了!! 不如你問一問,買無反的人,為甚麼買無反,不買單反吧!
單反無論機身,鏡頭,不是都比無反成熟嗎?

要不,你說說出無反的理由吧!! 為了"人有我也有"? 因為無反是潮流?如果你認為這是N家出無反的理由,不懂的,應該是你,不是我!!

拜託,不是把反光鏡拿掉便是無反,無反光鏡的數碼相機還是少嗎?小弟98年便入手了一台數十萬像素的"無反"數碼玩具相機!!

無反漸漸成為主流,甚至蓋過單反,其原因眾多,其中一個就是去掉反光鏡,能夠令機身縮小,變得輕便,易攜而又不失質素,閣下不認為輕便的機身重要,這是閣下的事,但眾多廠商提出無反其中一個優點,就是這個!!

不服氣嗎?不要緊,用邏輯想一想,頂級機功能,賣頂級機的價錢,6千鎂,針對的就是專業市場,現在N家的專業級最大市場就是單反的D系,請回答我,為甚麼不將新功能裝進D6,變成D6S,這不是更好嗎?最起碼可以打壓同級對手1DX MK3,為甚麼要出一台跟D6機身一樣大的無反,放棄自家早已成熟的單反專業市場,跑去跟人家爭無反市場?

你以為會爭得過嗎?

看不通市場定位,N家近年市佔率日益下降,不無理由!!


一堆人沒搞懂
以前旗艦機長那麼大那麼重是因為性能要求沒辦法做小
現在達到同樣性能要求像A9/R5那種大小就行了
幹嘛做那麼大台?
大和重不能變小變輕
但嫌輕嫌小嫌手感的
買個500g重的“純手把”加上不就行了
甚至以後還能開發依各人手型訂作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一堆人沒搞懂以前旗艦(恕刪)

做成像方塊酥的Size
然後賣你7000美金
去搭配4KG的大砲
我沒有意願與勇氣掏出來
相機能輕,沒有人會要重的

只要握感可以,能小,沒有人要大的.....

除了短焦鏡頭在手持時可能會因為相機太輕頭重腳輕外

砲鏡在這個問題上,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

除非你手持砲鏡

要不然砲鏡都在腳架上

放上去就調好平衡了,沒有所謂相機輕就影響平衡的問題
lml640707 wrote:
以前旗艦機長那麼大那麼重是因為性能要求沒辦法做小
現在達到同樣性能要求像A9/R5那種大小就行了
幹嘛做那麼大台?大和重不能變小變輕
但嫌輕嫌小嫌手感的
買個500g重的“純手把”加上不就行了
甚至以後還能開發依各人手型訂作呢


I大,科技再進步,物理定律還是不會改變啊~~

沒錯,現在的技術可以用A9的體積完成D5的工作,但給它D6的體積,可以讓R5變成R1啊(8K錄較長時間、或45MP/20fps多拍一至二倍張數),一般人不需要,但用得到的人會很感激。傳說中的Z9不就是在走這條路嗎!

底片時代各大廠手把都是外加,電力和效能也從來不是問題(反而可有更多選擇),但Nikon提出F5方案之後,方塊機就成為旗艦的固定形象、各廠紛紛跟進,難道一體成型只是因為短機身性能達不到嗎?

幾年前,D700如果不是刻意延遲合焦確認動作,根本就是D3(相同場景D3涮一聲合焦、D700玆玆兩聲);現今的E-M1iii和E-M1X也可說是同一台,相同性能的核心可以同時做大小兩個版本;為什麼不能給需要full-sized body物理特性(機身剛性+全套垂直按鍵*+平衡配重...)的使用者一個選擇機會?

*短機身加賦形握把除了改善手感,並無法達到功能握把的其他作用。原廠的各項開口、按鍵與輸出入端子在副廠設計握把時必須遷就,實務上往往造不出最理想的"純握把"。
jenhoxen wrote:
I大,科技再進步,物(恕刪)


還可以直上大片幅呢
但如果是用體積來堆性能真的可免則免
性能是早晚可以在相同體積下提升上去的東西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阿強一號
fatpig06 wrote:
"就是可以縮小機身尺寸嘛,做得跟D6一樣大,幹嗎不將功能裝到D6上,在原有單反位置上,肯定可以跑贏1Dx MK3"
看得懂中文嗎?
我一早已經說明為甚麼要出無反了!! 不如你問一問,買無反的人,為甚麼買無反,不買單反吧!


我沒有反對無反變輕變小是好事
我反對的只是你把變輕變小奉為無反的圭臬
然後大言不慚的說這是無反存在的理由

一句哲言說的好
人要先有知,才能知道自己的無知在哪裡
前文我已經回的很保守給你台階下了
結果你不僅沒了解別人在說啥
然後振振有詞的說自己對而且別人看不懂中文

講真的我沒必要去負責教會你你該會的東西
那是你國小老師的責任

我支持無反變輕小
而且多數人都應該支持
單反本來就是sensor/processor技術不足的中介產物
但是他變小只是附加價值而已
最重要的價值是拍照的對焦能力以及錄影的對焦能力
畢竟錄影不方便用反光鏡對焦模組不是嗎
反光鏡移焦跟對焦點集中的痛苦你經歷過嗎?
很多人剛開始玩相機時就已經進入無反時代了
直接把準焦跟全螢幕對焦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自然不會想到
無反是為了解決對焦問題而必然誕生的產物

就好像現在小朋友一出生就是網路手機時代
手機聯繫理所當然
就會問以前古早人見面是怎麼約時間的~
當然是提早10分鐘到手上拿一朵鮮花阿.....
不像現代晚到個10分鐘反正手機拿起來摳一下就好

(功耗控制)技術不足
又要衝規格的時候
不一定能變小
這時候你又要喊"違反無反的初衷"這種鬼話
初你妹啦
看了真的很想吐
你有輕便的需求
別人不能有高規的需求是嗎?

還是你有兩全其美成本又能控制的辦法?
願聞其詳
jenhoxen wrote:
I大,科技再進步,物(恕刪)

鏡頭能不能縮小才是關鍵
不行的話用戶現在就不用想太多,甜點都已經上完了,不可能再有體積與重量方面的突破了,而且就算真的有突破也是10年以後
機身除非都放棄實體按鍵擺放空間,未來都會是這種的重量體積
(現有無反的基本大小配置按鍵也是真的蠻難盲目操作的)
接下來機身只能往性能著手
性能提升後無反還可能會卡到散熱異常,變成機體要主動式散熱,以提升握感之名把體積長大,實則散熱死穴
機身小台及輕,完全不是我考慮的範疇
我更期望他大台(重可以,但要維持能承受撞擊的能力)並且可盲目操作的按鍵配位很優,以及看鏡頭到底有沒有特色才實際

客戶群不同,不想買不會買的,早已心有所屬的,來這邊嫌棄Nikon,Nikon也不會聽你的
老用戶應該很了解Nikon很任性吧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期許D780降價
jenhoxen wrote:
因為要獲得無反誇張的對焦系統,特別是低光對焦表現,而且構圖還能有更多變化


看到一堆不懂扮懂,然之後再創作到連"構圖更多變化"也拿出來胡吹一番,當作大道理的人,真的令人發笑!!

拜託,優秀的對焦系統,低光對焦表現,跟構圖多變化是無反才能有的嗎?

構圖的變化,是靠相機,還是相機背後的人,你學懂了才來跟我說吧!!

科技在不停進步,無論單反跟無反都是一樣,你提到的甚麼誇張的對焦,低光對焦表現,(構圖不說了,跟科技無關),並非廠家一推出無反,便已經出現飛躍的進步,歷史就不在遠處,拿五年前的單反跟無反比較,看看你所說的,是否成立!!

"28樓也告訴你:在光學限制下鏡頭根本瘦不下來,算你機身像iPhone 大小好了,配合幾公斤的鏡頭,頭重腳輕只會讓手腕死的更快好嗎?

你說的是鏡頭跟機身的平衝,跟單反無反無關,你拿一台單反旗艦機,夠重了嗎?配上一支600 F/4鏡頭,一樣是頭重腳輕,這要如何平行重量?在機身上加一塊鐵好嗎?

其實你所提的理由,正正是自打咀吧,機身重,鏡頭一樣重,手腕便不會死嗎?還是更早陣亡?

"無反更多的優點不止在體積大小(例如全屏對焦、全靜音快門,更靈敏的evf等等)

你又在自打咀巴了,無反體積小,重量輕,你不是提到令手腕死的更快嗎?何來優點?

全屏對焦,靜音快門不是無反的專利,單反也可以有靜音快門,可以全屏對焦,把反光鏡收起,用機背的LCD對焦便可以了,(最新C家的1DX MK3便是好例子),至於EVF嘛,看來你真的是不懂,收起無反EVF剛推出時的時滯缺點不說,要說到靈敏的VF,EVF可以勝過OVF嗎?你知道甚麼是OVF嗎?你用過OVF嗎?

讓我再教教你無反的優點吧,無反因為沒有反光鏡,可以把機身的體積跟重量減輕,令到機身更加輕巧,輕巧的好處,是可以讓更多用家,特別是女性會願意入手,你不重視的優點,不代表這不是優點!

我年紀不輕了,當年手輕鬆的拿一台單反加高速過片馬達,配上數不清的電池數量,再加一支80-200 F/2.8,那超過3KG的重量,今天絕對不復當年勇,祇要想起拿起重得要命的相機鏡頭,攝影的興致也消磨了!

對於一隻負不起重的手來說,一台輕巧的相機,你當然不會明白有多吸引!!

另外,最重要是無反沒有反光鏡,所以能夠把法蘭距縮短,這是令到光學質素,跟對焦表現提升的重要一環,更重要的是,對傳統相機大廠而言,無反相機可以重新設計卡口尺寸,對提升鏡頭的光學表現有極大的優勢,老舊的相機卡口,是阻礙相機性能進步的一個重大原因,不懂相機歷史的,建議到google找一找有關鏡Canon EF接環的歷史,看看Canon為了推出自動對焦系統,而放棄FD接環,全面轉用EF接環之後,怎樣提升市佔率,將佔市率長期第一的老大哥Nikon拉下馬。

基於先天物理跟規格的限制,我相信無反的D6,無法加上Z9的性能,這個我是可以理解,但N家的對家,用上比D6輕巧許多的無反機身,套上現在N家一年後希望能夠趕上的性能,你能為Z9一年後會有更好的賣點嗎?

你以為C家跟S家這一年會是吃素跟冬眠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