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樓主測試圖文個人覺得最後2張是最有參考價值的原因1.高iso (6400以上)2.大光圈3.低光源如此才能正確了解此鏡頭強大的解析度 暗部雜點問題是否會變色 顆粒大如山等問題結果看來真的不愧是高貴神鏡雖然買不起 過過癮也是不錯的
Nikon這種做事態度個人非常喜歡,追求極致的表現,不論他人輿論,的確能造就傳奇,這是能列入鏡頭史冊的一顆鏡頭!Otus也是不惶多讓,雖然在銳利度落後一點,但對整體層次對比,色彩風韻,空氣凝滯的表現實在是無可挑剔。自家系統也是以Nikon,Zeiss為主(含遺珠Contax),看到樓主的分析讓人覺得無比振奮。感謝樓主如此認真又細膩的介紹。
小听 wrote:但或許 nikon這次就是想做一個很銳利的鏡頭吧(恕刪) 除了58G, DC 或陳年舊鏡鏡外, Nikon 有那一支定焦不是銳利界手 ? 這亦用家追捧Nikon 的一大原因要製造做一支超,超, 超銳利的鏡頭對 Nikon 來說實在太沒難度, 尤其是解放了F mount 細環的限制, 還造得比健身馬更大更重. 售價比 300 2.8G 更貴.所以除銳利外, 我會要求多一點其他東西.
Nikon鏡頭銳利我倒是持反對意見edge to edge的銳利 在nikon鏡頭裡面是不多的sigma是用鏡頭體積跟重量來做到但Z接環解放了空間限制後S鏡的確在不算大的體積下做到full frame角落的高解析力Noct 0.95也真的是用體積重量做到極高畫質對高畫質已經是趨勢的現在跟未來連銳利都做不到的鏡頭 真的是會慢慢被淘汰的另外同等畫質跟大光圈的鏡頭 現在真的用這個價錢是買不到的
這個鏡頭的真的很強,標誌性的產物,不過實際操作真的難,首線是手動對焦,而且超大的0.95光圈,最後就是大型體積和巨大的重量,全開光圈拍人像真的需要攝影師的鐵手,力量,持久,平衡缺一不可,一不小心就對不上位置,如果對眼球更加難上加難,想想都“開心”
gregt wrote:edge to edge的銳利 在nikon鏡頭裡面是不多的...(恕刪) 那是因為現在標準相對提高了, 以現S 鏡 Z mount 回看以往 F mount十年後相機像素有了新標準出 Noct 鏡三代 , 現在Nikon 所生產的 Noct 58 0.95 都可能變成不是 edge to edge 的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