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小弟目前拿d610!想升級換d500!請問 ~


jenhoxen wrote:
現實生活不是教室,...(恕刪)


請J兄評價我貼的圖,應該更能夠做橫向比較了吧?
我們都是實拍的,沒圖那敢說話啊?

然而總有些人喜歡拿數據說事而無視現實成效。。
還是消消氣,好好的去拍我們的作品吧。。
再貼多兩張D500的高感照吧。。

分別是ISO4000和ISO8000的。。。
在以前的作品中,除了D3s/D4和Df,從來沒有試過那麼從容安心的隨便街拍都沖上來這個感光度的。。
D500就是能給我信心,當然,D850也可以,不過就得要付出重量和體形更大的代價咯(啊,還有更高價格的代價。)。。




跟樓主一樣不太懂
還好樓上網友們好強....
(偷偷筆記!)
adorafong wrote:
跟樓主一樣不太懂還...(恕刪)


其實也不用多說數據圖表,我只拿圖片說話。。。


圖一,D500@ISO4000。。。




圖二,D500@ISO7200。。。
這些都是實拍的照片,D500無裁切下壓縮成1920X1280的網上發佈圖片。
當年我手上D600就不敢用這級高感光度來拍攝作品,現在用D500就隨便的安心沖上去,我只管拍攝參數的變化能不能夠完滿的體現我的創作企圖。

PS。我購買相機只有兩個標準——1、高感光度表現,2、連拍性能(我可以接受較慢的連拍速度,但卻不能夠接受連拍量不足(低於30張RAW實拍量))。
無他,我絕大部份都是以街拍為主,相當部份會有飛機火車交通工具的作品,其餘則為靜態或收費作品。)。

irontheone wrote:
然而總有些人喜歡拿數據說事而無視現實成效。。...(恕刪)

數據是你拿出來的~
(你#24樓的發文,而且還搞不清楚自己貼的數據圖代表什麼意思...)

發現你自己貼的數據顯示"D500的高ISO畫質沒有贏過D610",
讓你腦羞了嗎?!





對了,你什麼時候敢回答:.
"你用全幅相機拍超廣角照片,也會先截圖一半後再去跟比APSC相機畫質嗎?"這個問題?!
irontheone wrote:
D500就是能給我信心,當然,D850也可以,不過就得要付出重量和體形更大的代價咯(啊,還有更高價格的代價。)。。...(恕刪)

所以,你覺得D500跟D850誰的畫質好?
這裡沒有討論價格,體積,重量,只問你誰畫質比較好,不要再轉移話題了~
lfjadsflk wrote:
數據是你拿出來的~...(恕刪)


1、第一個拿數據出來的不是我,而且你對數據的代表意義也只是片面之詞!(我第一個回覆,就是說『如果按照數據分數去判定一台相機的高感表現,是不是D3s這一級的相機高感不如D600?按照你們對數據分數的理解,是不是D3s不要賣了?』,而且我貼出同個網站同個評分D3s的確低分得丟臉哪!)

2、順便回你下一樓,我前面已經解釋得很清楚,D500和D850在100%放大下的理論畫質是一致的,如果你連甚麼叫『像素間隔』也不明白,証明你根本就不懂得相機!
如果你連採樣比例對輸出畫質的影響也不知道,更加枉你自稱為平面設計從業員!


最後,我已經把圖片貼出來了,你也可以用圖片去証明你的論點,不斷去攻擊別人的個別文字,誰的論點更吸引觀眾?
你有圖片可以去証明你的論點啊。。
你不會沒用過D600吧?你不會沒用過D500吧?你也不會沒用過D850吧?
adorafong wrote:
樓上網友們好強


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很重要的因素給樓主做參考:
1.使用者能否「分辨」出來其差異?
2.使用者有「需要」這種等級嗎?

職業用家及口袋深的另當別論
我最後還是多回一些關於『像素間隔』對影像的影響,之後就不再回覆了,連貼圖也不會只懂得摳文字的就由他們去吧。。


關於『像素間隔』,是決定一塊Cmos在每個『單位吸光量』(每個像素的吸光量)的決定性因素,隨之也是影響高感表現的原因之一。。
單從像素間隔來說,D600是大於D850和D500的,所以D600的『單位吸光量』也會高於D500和D850的,所以,單從物理學定律來說,D600的高感一定高於D500和D850。。。

然而,樓上一方提出『科技進步』論,這是肯定的,所以,同樣像素的D750的高感表現就高於D600,而原生感光度也是D750要比D600高一級。
高感表現除了『原生高感光度』之外,其實還有關於處理運算程序在高感光度下的顏色還原問題(但不是色深!)。。
以前吧,我第一次從DX機身跳上FX的D700時,就感歎於D700在ISO3200之下的強大影像,然而,也只限於ISO3200,當推上去ISO6400時(即Hi 1),就會發現雖然有一定細節,但顏色已經開始出現偏差。
再後來的D800,也會在達到一定程度的高感光時,也會出現偏色問題。

在物理定律之下,『像素間隔』對高感的表現是絕對性的,然而,如果要達到『輸出效果』的要求時,是一定要配合適當的影像運算程序和能力的。。
所以,D850/D500這一代的高感表現要遠遠高於其前輩,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前面提到過『像素間隔』對於感光度表現的影響是絕對的,自然擁有相同像素間隔的D850和D500的表現就一定是同級的了(放大100%的影像表現是一樣的)。。
當大家都使用『原大尺寸』(不裁切)做超採壓縮時(我們在處理相片時,其實天天都在做這個動作。),是不容易發現差距的——尤其是使用標準焦段的近拍,更加難以分別誰更優。

所以,如果今天有D610同一級的更新版本(一樣是2400萬像素),我一定毫不悠疑的選擇更新版本(因為上面說的道理,『像素間隔』要比D850和D500大一些,所以高感表現也會優一些。。)。
然而,D610的弊處是無法有更高的原生感光度只有ISO6400,高達ISO25600的表現只能夠依靠延伸,而D850和D500得益於運算程序的進步,原生感光度就高達ISO25600。。。
D610綜有『像素間隔』的優勢加持,但沖高過ISO6400,其實體畫面效果就遠遠不如新一代的D500和D850了。


為何我一直在說D600,給出的圖片也是D600的呢?
可能樓上為了『全幅迷思』而忘記了D610的前世今生。。
雖然D610是2014年推出的新機器,然而,他卻是『被迫小改版』的D600!(只改了快門和反光鏡模組。)
即是D610雖是五年前產品,然而卻是7年前的技朮!
假如大家有一直使用和更新型號相機的習慣,那怕工科理論不足,但是實戰經驗和感受,也感受得到近來攝影科技的進步吧?
irontheone wrote:
我最後還是多回一些...(恕刪)

講了一大堆廢話
就是不敢直接回應D850 vs D500感光元件誰畫質好
兩台相機的感光元件像素相差一倍以上,你就是不敢拿整顆感光元件來比
(人家問你兩顆感光元件誰畫質好,結果你只敢拿單一像素來說一樣好!?)(雞同鴨講)

也不敢回應承認「全幅相機拍超廣角照片,一般人根本不會有先截圖一半再跟APSC比較畫質的實際使用方式」

這就叫自己一人自說自話,講得一口好技術
被問到不敢回覆的問題就自動選擇性失明或轉移話題~
你不再回應沒關係,反正你只會轉移話題而已,我也懶得與你再討論~
(你根本不想也不敢正面回應我提出的問題)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