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舊的NIKON鏡頭用於NIKON無反相機


陳俊棟 wrote:
各位達人您好我手上...(恕刪)

樓主:

現在由於NIKON還沒有正式推出,所以現在所談都只能說是推估。


個人依照歷史來說明


現在SONY交換鏡頭系統,其中一個是E接環,另一個是alpha接環。
E接環是SONY創立的無反接環, 而alpha接環是單反接環是打從1985年MINOTA創立。


當年MINOLTA在發展自動對焦過程,拋棄舊有SR手動鏡頭接環,開創新的ALPHA接環,以機身馬達作為動力,在當年強盛與CANOM NIKON可以說是三國鼎立。


只是後來的自動對焦訴訟案拖垮整個相機系統,弄到最後由 SONY來承接,只是後來SONY單反銷售無法突破僵局,所以最後創立E接環。
NIKON發展則是類似,只是NIKON是沿用舊有F接環,發展自動對焦,也和MINOLTA一樣也是使用機身馬達來驅動。
既使是今天雖然舊有手動鏡頭稀少,但是日本原廠還有在生產與銷售,只是現在台灣店家不一定會進。








所以現在的SONY怎樣去轉接舊有ALPHA系統鏡頭,基本上NIKON也會有類似對應方式。
而且可能會更特別推出像Visoflex給喜歡看光學觀景窗的用戶。


他就是一個反光鏡+光學觀景窗的裝置




這個就像ES-2一樣,這個配件是拿來用微距鏡來拍底片用,現今機身廠中,也只有NIKON LEICA與PENTAX會可能去推這種類似產品。








最後結論是,個人覺得相容舊鏡頭並不是一件難事,只是NIKON的作法不一定會和SONY一樣。
因為NIKON老用戶是遠比起其他系統來得更廣泛,也有很多到現在還在用老NIKON手動鏡頭,個人就是其中一個。



像NIKON 1是遠小於APS的無反系統,所以一開始NIKON就沒有把他列入NIKON F支援為主要設計,因為光學設計要求差太多,解析度要求是要比43系統高才夠用。

以前沒有的功能,以後就不能有嗎?
D3前人們說NIKON出不了全片幅相機,D800前人們說NIKON只能做低像素,D850前人們說高像素相機就一定慢。
NIKON都做到了。那還有什麼好說呢?
數碼時代,天天也在變,曾是絕對覇主的Nokia也可以在幾年間倒下,沒有什麼事不可能。總之產品做得好消費者自然買單,做得不好就會被市場淘汰。不用為廠商擔心。
diffusionless wrote:


樓主:

現在由...(恕刪)


哇噻!D大呼叫您就現身了,感謝您的說明,又上了一課


補充一下之前的新聞,針對D850開發團隊的訪談,或許可以從以下3-6點去大概了解,為什麼即使是Nikon最新的機種D850,在LV對焦上為何還是弱的原因,Nikon工程師在意的是什麼:



《引自photonews》
《原文來自NR,中譯》



1. 開發D850是為D810製造後繼者,目標是更高像素,更快的連拍速率和更高的功能。
2.鳥類攝影師、飛機攝影師以及風景攝影師均需要更高的像素數和更高的連拍速率。
3.Nikon不確定拍攝4k視頻的能力是否有助於提高銷量,但是Nikon將其視為表達擴展可能性的一部分。
4.根據尼康自己的研究,日本用戶中只有20%的人常規拍攝視頻,其他亞洲人,歐洲人和美國人中有80%每天都會拍攝視頻。
5.Nikon決定不要在傳感器上進行相位檢測,因為可能會對圖像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6.Nikon不打算採用電光混合式取景器,原因是這類設計的光學圖像質素可能因為在光學路徑中加入顯示會導致取景質素下降。
7. 對更高像素相機而言,0.75倍光學取景器是對更精確地聚焦的挑戰之一。

潛出水面 wrote:
鏡後距不同,到時就...(恕刪)

NIKON 1就是NIKON試水溫的機身,還需要試什麼。





CANON和NIKON在很多事情做法是不一致。
例如對於35mm全幅系統,基本上兩家都覺得未來肯定這個方向,但是需要多久才會到平價化,兩家就不一樣,NIKON會作法後面發展不會那麼快,所以在等待時機,先把APS系統建構完整。

CANON則是預估應該比較短,所以沒有真正定位高階EF-S。


想想NIKON在先前是如何掩蓋數位全幅可能性。
猜想Nikon還沒出全幅的原因之1_垂直入光


但是NIKON開始做全幅之後,反而機身類別比CANON較快且多,一下子就推D3、D700、D3X,三種等級。

同樣在 無反議題也類似,NIKON覺得沒有那麼快就到,所以可以看到NIKON 1就屬於NIKON試水溫的方式。
后藤专访:全画幅是趋势 做尼康DNA的无反(4)




NIKON通常是由旗艦機打一線,所以首台必然是全幅,而且是最高階機,這個NIKON歷史傳統,因為旗艦機性是展現系統最高技術能力,這個試NIKON歷年發展模式。

NIKON LV會慢是單眼LV, 1系列沒有慢喔, 記得J5(?)還主打對焦速度呢~

MUS wrote:
如果不懂的話還是不要...(恕刪)
mm-lai wrote:
6.Nikon不打算採用電光混合式取景器,原因是這類設計的光學圖像質素可能因為在光學路徑中加入顯示會導致取景質素下降。
7. 對更高像素相機而言,0.75倍光學取景器是對更精確地聚焦的挑戰之一。


個人覺得850的觀景窗感覺上比810暗和對比低,對焦點即使打開照明也沒有810的醒目;不知是受到[在光學路徑中加入顯示](那片可以將片幅裁切部位屏蔽的液晶,顯然比以往只顯示格線的厚或透明度低),或[0.75倍光學取景器的挑戰]所影響,不過看起來一些數字以外的事是我們沒經歷過不知道的....
J5 的AFC每秒20張,我是不知道慢在哪裡??

francis_lou wrote:
NIKON LV會慢是單眼LV, 1系列沒有慢喔, 記得J5(?)還主打對焦速度呢~
簡單來說如下:
1.舊鏡肯定要轉接
2.官方肯定會出像FT1的轉接環支援既有AF-S鏡轉接
3.官方出支援AF-D舊鏡的有馬達轉接環可能性極低,因為鏡頭都已停產多年了
4.雖然仍有手動鏡如Ais50/1.2在產,短期間內不可能有類似LM-EA7這種接環能讓手動鏡(non-ai,Ai,Ais)AF,除非Nikon主動找天工合作(我認為天工可能也註冊了一些關鍵專利),但官方仍可能會出純轉接配件讓手動鏡轉接(就一個鐵環而已,利潤超高不賺白不賺)


陳俊棟 wrote:
我手上有三個NIKON舊鏡頭 因為舊的底片機已10年沒用了 這些舊鏡頭也一直冰封著

回到樓主的問題
10年之前給底片機用的鏡頭不太可能是AFS鏡
所以狀況屬於3和4
結論是不用等了
趕快買A73+LMEA7
或是繼續拍底片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EPICVIS wrote:
J5 的AFC每秒20張,我是不知道慢在哪裡??...(恕刪)

G9 的AFC每秒60張,我是不知道J5快在哪裡??
cdx wrote:


G9 的AFC每...(恕刪)

大哥,要不要做足功課再來說嘴,我有1系列的V3,所以我應該有資格來說兩句吧


先給你兩個簡單的資料



兩者都能達到60fps喔,但那都是固定焦點的模式下。你要不要再仔細比較一下規格


重點是兩者推出時間差多久了?
對Nikon的怨恨有這麼深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