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NASA最近訂購了53台Nikon D5給國際太空站與人員培訓使用


johnny fire wrote:
好像很早以前就說自...(恕刪)

設計是一回事 生產又是另一回事 生產也有它的困難點
Jk5230 wrote:
NASA跟Nikon配合,Sony則是跟JAXA合作
兩家都有拿來做商用影片,其實都是贊助商身分而已


Nikon和NASA的關係絕非"贊助商",建議至少本樓24/25/40帖看完再下結論。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一國的航天機構與計畫規模能與NASA相提併論、也沒有一家民用相機上太空的經驗能與Nikon相提併論。
53!不解。
好奇NASA有那麽多太空人喔?
還是上太空也會壞所以先庫存多台?
還是架固定的方向可以讓一個人使用多台?

mm-lai wrote:
在此,身為N家近二十年的用戶,我深感驕傲!


身為N家一年的用戶也深感驕傲 ...

jenhoxen wrote:
Nikon和NASA...(恕刪)

講的好像沒上太空的萊卡 比較差
johnny fire wrote:
好像很早以前就說自...(恕刪)


牙膏廠之所以被叫作牙膏廠,就是因為你所說的『自產自用』而導至這幾年無法大幅提升Cmos的性能。。
你知道投資一家FSB要多少錢來著?
而單靠相機的銷量,能否滿足兩年回本近一百億美元的建廠成本?
(根據英特爾的TICK-TACK周期,大約2~3年生產技朮會提升一倍。也就是每兩年就會出現制程落後的問題,要提升製程,又是另一筆投資。)

forisfs2333 wrote:
講的好像沒上太空的...(恕刪)


箂卡絕對不差,但本題主旨不是說太空嗎?

就像在說汽車誰家好,突然有人跑出來說『為啥不說波音,這家超級大耶』。。。
forisfs2333 wrote:


講的好像沒上太空...(恕刪)

太空,應該不會街拍,也可能不是隨身攜帶,常常可能無重力狀態,或沒注意沒固定會漂啊漂撞啊撞,萊卡不吃香的,M手動53台很難使,機鏡又貴,SL鏡頭少也貴貴。


N長期用N,鏡頭原本就很多又豐富,要耐候耐撞,可能無重力使用,或許不手持長期固定位置使用,相機又重又大根本沒差別,高ISO能力要強這是真的,畫素裁切也需要。


我猜低ISO需求很低。

gelinma wrote:
太空,應該不會街拍...(恕刪)

唉~ 別說上太空了。室內有空調、室外無空氣。這種情況我用到的機會不多。

有沒有抗高溫潮濕、永不發黴的?這個在台灣較實在。

forisfs2333 wrote:
講的好像沒上太空的...(恕刪)


回顧一下Leica上太空的歷史

https://read01.com/Lmm2DP.html#.Wao8fq33VBw

http://photo.thenote.com.tw/news/detail/332/太空人使用的相機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