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十年磨一劍 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

我雖然是C家用戶,但看到N出新鏡皇的消息也很興奮,亦或許能催生C家出新鏡皇。

出VR鏡真的是對的,因為很專注手持構圖搶拍的當下,這就是成功與失敗照之別。不過,我個人可以接受重量多一些無所謂,但很難接受塑膠鏡身。

題外話,最最不能接受的還是24-70 2.8L II 居然沒有IS,居然沒有IS,居然沒有IS,很囧悶所以說三次。

如果Canon也跟風十年磨一劍,下次搭載IS的鏡皇可要等到2022年…
我的耐心是不是那麼夠,還不確定…
除了vr外並沒有很明顯升級感,朋友週年慶d750+24-70,跟朋友買一代就夠力了....好像小黑4小黑5
C家2470 2代也是整身plastic,但是这些都是强化过的轻量材质,无需担心。现在的科技年代,还带着铁镜身就等于坚固耐撞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啦。。。

不过,我比较回味那小黑4的镜身那种皱纹涂装。
異言堂異象又出現

是舊鏡比較好 還是究竟不要比較二手價格會比較好?

關於碰撞 g鏡二手入手風險高

關於入塵
作者文章寫的很曖昧
變焦對焦空氣會進去 就有機會入塵

推敲其意
新鏡沒擋後面 後面增加入塵機會
但整體鏡身因後面有透通 內部有更多空氣可以流動
反而外部空氣進離量就少

舊鏡則 外部空氣會以較強力道吸入
入塵機會更高

新鏡比較可口
引用回nikon公司某人说的那句话:"如果觉得2代vr重的话,不如比较下D3s + 1代 Vs D4s +2代vr,你就知道答案了。嫌重??? 想太多了。。。"


突然想起一些前辈的对白: 你单手都无法把一只鸡举起来? 年轻人,看来你体虚啊。。。。
如果這個價位是這樣的提升的話,
我個人應該是不會想換
且原本的G鏡長時間拍攝下其實對手腕蠻吃力了,
現在又變更重更長了點.....

不知鏡筒設計有無改良,
我想這點應該很多人會在意,
至於VR重不重要就見仁見智了。

就為了加個VR等十年

這家和擠牙膏廠有得比

難怪SONY和其他廠家會崛起

CN這兩家再不思進取一點最好
感謝樓主用心的文章 , 辛苦了 ~

二代鏡看來畫質略有提升加上終於有防震 , 對於小弟這種手相當不穩的用戶來說實為一大利多 ~

至於色散跟紫邊倒還不是太介意的部分 , 畢竟小弟只是家用隨拍 ~

但變形的部分變嚴重就真的不大能接受 , 當初也是因為17-55 f2.8變形不能接受才換24-70 f2.8g ~

如果各有各在意的點導致換鏡的用戶不夠多 , 價格的調降應是必然之事 ~
按下快門前能做到的事,不要等按下快門後才做.
多多魔 wrote:
引用回nikon公司某人说的那句话:"如果觉得2代vr重的话,不如比较下D3s + 1代 Vs D4s +2代vr,你就知道答案了。嫌重??? 想太多了。。。"

突然想起一些前辈的对白: 你单手都无法把一只鸡举起来? 年轻人,看来你体虚啊。。。。


其實要這樣背著一整天附加其他週邊 , 連續這樣數天出遠門應該也滿夠受 ~

之前曾經這樣D700 + 24-70G + SB-800 + 電池.濾鏡.etc... , 連續11天每天09-23的整天背著走路 ~

第10天彎腰驚覺突然腰痛不已 , 才發現到其實器材減重也是必須的 ~

當然也很佩服能帶著一機多鏡的用戶 , 能夠隨時的一包把全部家當都帶著 .

所以小弟都是選擇旗艦切手把後的機種 , 如D200(D2x切) . D700(D3切) ~

但是目前等不到D4s切就要出D5了 , 隨著生活的推進重量越來越是個問題 ~
按下快門前能做到的事,不要等按下快門後才做.

多多魔 wrote:
C家2470 2代也是整身plastic,但是这些都是强化过的轻量材质,无需担心。现在的科技年代,还带着铁镜身就等于坚固耐撞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啦。。。


這倒是事實,實際上在防碰撞部分,工程塑膠可能還要好過金屬材質

畢竟塑膠本身具有彈性,碰撞到要不是沒事,要不然就是破裂,變形的可能性較少

而金屬... 要是撞到看起來沒事但事實上變形... 可能是更麻煩的事

所以金屬材質實際上只是爽度問題...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