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中階DX鏡曙光出現!AF-S DX NIKKOR 16-80mm f/2.8-4E VR


打鐵匠 wrote:
引用這裡的描述:可...(恕刪)


其實引用文章整個觀念錯誤 交流電頻率是指方向的轉變

直流電沒有方向的問題

電流的速度又叫電荷漂移的速度

在固體裡面是極慢 大概是每秒用mm來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5%E6%B5%81

裡面有提到0.5mm2大小的銅線 5A電流的速度為1mm/s

在真空管裡面只有空氣的阻礙也頂多只有光速的1/10

電磁光圈的意思

其實就是原本是機身用機械方式來控制 變成用傳訊號的方式來控制

所以機身端到鏡頭端的速度會快很多 訊號的速度跟電流其實是不一樣的概念 別搞混

其實就跟對焦馬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但不管是光圈跟對焦馬達 最後還是靠機械裝置來控制

只是一個在機身 一個在鏡頭內

精準度的問題 我是認為就機身來講會非常準確

光圈值是離散的 以1/3ev跳一個值

所以光圈縮放的裝置做得夠精密 應該也是會相當準確

但對焦就很難講了 相位對焦理論上應該又快又精準

實際上是有很大的差異

快慢影響的因子很多 準度影響的因子也很多
這顆光看規格好像還不錯
但以實拍的畫質來看定價還是太貴了(未來看有沒有更多的評測可以平反)
2萬多還能考慮...但又跟17-55二手對衝
不過假設未來D7200KIT搭這管的話
有機會跌破2萬的話到是可以考慮入手
THE POWER OF MONEY
3萬價格不大親民

要是在25000左右應該會買下去

畢竟已經等同小黑3價格 先等個半年看看吧

暫時 T17-50 F2.8 撐著用吧
如果這顆是直接取代17-55 F2.8
成為Nikon新一代DX鏡皇的話
就給它敗下去了


asroc690 wrote:
如果這顆是直接取代17...(恕刪)


這顆筆者宣稱為DX中階鏡皇
代表是低於nikon 17-55 f2.8 DX高階鏡皇

又sigma 與 湯姆龍 的 17-50 f2.8應該也是與nikon 17-55 f2.8 DX 同級的
皆為DX高階鏡皇

我想畫質應該還是高階鏡皇好一級

16-80定價高是因為其為新技術新產品
早買早享受的代價
各人看法
紫邊有點嚴重
跟其他Kit鏡比, 重點在16mm vs 18mm, 這個在便利性差很多很多
遮光照絕對是Nikon最好看的一個
好貴
電子訊號銅導體傳輸速度 約是光速的 60~70% 之間
在機身到鏡頭的短距離 設計上可忽略訊號延遲現象
不過這不是重點
訊號最高頻率 受到硬體介面限制
加上兩端微處理器的處理能力
資料傳輸速度不見得多高

參考以下資訊
https://nikonhacker.com/wiki/Lens_Serial_Interface
Nikon 串列介面 傳輸速度是 96 KBps 或 156 KBps
這以現代網路標準是龜速
但每秒能送一萬多個單位元指令 也夠快了
E鏡的優點光圈訊息傳遞快
或許是正確的
但是要與G鏡的光圈連動桿比較誰快
應該說一樣快

這個問題就讓我想到很久以前小時候台視最火紅的節目五燈獎的一項競賽
珠算快還是掌上計算機快?
其實這個比賽比的應該是
珠算高手的手指快?還是按計算機高手的手指快?
但好像通常是珠算高手勝
好像珠算高手到後來變成了用心在打算盤比手還快

所以光圈撥桿與電子訊號應無誰快的問題
都是預設好光圈移動範圍等按快門後光圈動作
DX終於有新鏡了,實用的焦段跟大光圈,又有奈米跟氟鍍膜,真希望有搭配機身作kit組。
雖然2.8只有在16端有,3.5跟4在夜晚也是很實用。很期待入手那天的到來
吉姆林是C家用戶,同樣是鏡頭評測,N/C的詳細度一定有所差異

之前看過幾篇吉姆林大大寫得N家評測,該有的都有,再詳細的,沒有

走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路線

畢竟樓主是N家用戶,這是優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