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帶去的裝備是
D50 + 18-200 VR + SB-600 + GIOTTOS腳架/饅頭486-RC2雲台
最常用的焦段是廣角端及70-150mm的部分
廣角的部分
因為歐洲那邊有很多古堡及教堂
景都很大
在我覺得18mm還不夠用,要拍教堂時都要退到很後面才拍得進來
但一退...不想照的東西也會跟著進來了..

所以若真要人帶景的話
最好是選超廣角的焦段, 比如Sigma 10-20mm, Tokina 12-24mm
然後將人的部分盡量往中間的部分擺
以免臉部變形...
善用超廣角的特性
既可表現建築的張力
又可將人拉高拉長(身材比例會較討喜)
長焦段的部分
有時候城鎮當中景蠻雜時
不希望將雜亂的背景搶了人的風采的話
就可用此焦段來模糊掉背景
其實18-200VR在70以後就有不錯的淺景深效果了 ^^b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VR的重要性
歐洲的夜景很漂亮(當然...要沒下雨...)
有時不想帶笨重腳架出門時,VR+高ISO就是你最好的伙伴
還有趕行程時,旅遊鏡就真的很方便了
因為行程一趕,連換鏡頭的時間都沒了...
一位同行的朋友帶了三顆鏡頭
到最後只拿了10-20mm的從頭照到尾
最後一天在機場內等飛機時才有機會換別的鏡頭...orz
以上~ 供板大參考 ^^b
T124最重要,小弟蜜月時用的CP5000等效焦長只有28mm,拍個風見雞館都幾乎要趴在地上往上拍(因為沒地方退),去德國出差時要拍教堂也拍不下去...

所以這趟要再去日本玩時,就給他D80+T124買下去,幾次試拍的結果(紅毛城、漁人碼頭、平溪線)都不錯,但總有些小小的遺憾:最大光圈太小只有F4~
因此在上清境之前去敗了支N家的前代人像鏡皇:20-35mm F2.8
果然值得~隨便拍隨便美的女王跟岳母心情超好(雖然他們不知道我花了多少$$

然後帶過去的定焦鏡幾乎沒用到...
AF-S VR 24-120mm則根本沒帶過去...
建議樓主敗一隻大光圈人像鏡(原廠副廠都可以,數位專用也OK),X拍上通用的副廠鏡大概萬元內,數位用(18-50左右)一萬初,把他當作機身蓋用,遇到大景比較多的場合,則T124主力,人像鏡備用,兩支就夠...預算不足,則擇一敗入,另一支用租的,至於KIT鏡,還是讓給有緣人吧~
因為:
蜜月是要拍女王為主,建築風景為輔(除非樓主根小弟一樣,夫妻都是建築、都市計畫背景的,看到建築跟街景不拍全身不自在),T124在廣角端的變形要注意不要把女王放在邊邊用橫式的拍,可以學西平英生用直的,會有拉長的效果,還不錯,人像鏡則比較沒有限制,機身的設定調一下,怎麼拍怎麼美...
最後,不要帶定焦去,除非妳用定焦已跟版上的其他大大一樣出神入化...

我出國去玩
只有第一次帶N17-55 N85/1.8 N12-24 SB800
但也只用17-55
光走路就累死了..哪來精力背其他的!? 哪有精力換鏡頭!?
後來幾次出國.. 只剩下帶17-55跟腳架了....
如果我有18-200就會只帶這個鏡頭
2007美西自由行part1-大峽谷
我開車自助旅行連這樣的重量都想倒了...
出國跟團 還想背這麼重
更何況蜜月旅行?
這位仁兄...算了吧....
絕對後悔....
把你的精力 花在用心品嚐風景 花在太后身上 那回憶會更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