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D700的內閃是不是效果不好???


pooik wrote:
我只能說你測光測到民...(恕刪)


喔 原來外拍逆光外閃直打補光,要民國200年以後的事喔...筆記

cgy1986 wrote:
喔 原來外拍逆光外閃...(恕刪)


內閃不能補嗎?? <你用P模式在晚上夜景帶人像補給我看>
不過我懶的說了, 你要口水戰我就不奉陪了..

ps: 要口水不如教教樓主怎麼拍, 丟一句敗外閃最好就能解決樓主問題..


我是路過的O家人...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家一起練習用閃燈(內閃)拍10元硬幣和自己的手指吧,內閃還是很有用的!

fuchichen wrote:
我是路過的O家人.....(恕刪)


測光不是問題啦!樓主的問題是以內閃搭配現場光源時,前景和背景曝光控制的問題啦!

Sam哥的示範不錯喔,在現場背景有相當光源的情況下,以略大的光圈和ISO減少閃光強度的需求,比較容易得到平均的亮度。NIKON的iTTL這方面控制得很好。由於背景是暖色的燈泡,可以準備黃色的濾光片以調整閃光的色溫,並將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拋泡,照片就不會出現兩種光源色溫不協調的現象。

2sc wrote:
測光不是問題啦!樓主...(恕刪)


首先謝過

照片是急忙中拍下,未有在WB中作出設定,所以會看到AUTO,在正常情況下我會設定為日光,主因是要保留現場環境氣紛和色調,至於閃光加上色片的問題,我還未知要多深的黃色,才要領主體變得黃黃
SElephant wrote:
似乎不能算是完整的標準答案喔!

請看 13 樓的全文
我發現本樓的討論者,
大多沒有看清楚樓主的問題所在
yron26 wrote:
相要背景亮度不變下
被拍的物體要讓他明亮些
ISO、光圈和快門要怎麼搭配...

我舉兩個旅遊紀念照的簡單例子:
1.在有陽光的野外,人站在樹蔭下。
2.人站在上海外灘(沒燈光),要把對岸的夜景一起拍下來。

基本上,
這種狀況如果不用閃燈(內閃 or 外閃都行)對主體補個光,
不管 ISO、光圈、快門怎麼調,
主體都永遠是比背景還暗。
至於跳燈、離機閃‧‧等等,
我只能說各位想太多,把問題搞得太複雜了

D700內閃用途其實還堪用,室外人像補光只要不是站太遠都還可以檔一下
雖然直打光有點死板,不過可以降低一點出力讓補光不要太硬
加上可以內閃光觸發外閃,方便攜帶不佔空間重量
還是有存在的價值

外閃效果當然更好,不過機身已經D700了在加個把手鏡頭
如果在加個SB-800,這種重量你會想要掛著出遊一整天嗎

我自己是D700+MB-D10+已經算輕巧的24-85G
再掛個SB-800,這樣已經破兩公斤了
如果是鏡皇等級的重量級鏡頭 ...... 只是要戶外補光,這樣真的很累人
所以最近想購入SB400當輕鬆出遊室外補光小閃燈,有正式場合才帶SB800

不過不管是內閃或是SB400,都有一個蠻致命的缺點
用有帶廣角的變焦鏡時(如我的24-85G),只要上遮光罩,閃燈光線就會在廣角端被檔到
導致畫面下方有一陀陰影在
這點應該可以說是內閃最大的致命傷吧
pooik wrote:
這句話指的是沒有TT...(恕刪)



不管TTL多強大、控制有多細緻、ISO能夠開多高,閃燈打前景一定會被光圈影響到這是不變的。但是我說的「光圈控制主體」並不是要像沒有TTL的年代自己去計算距離、GN值跟光圈各為多少才能正確打光,而是要去了解如何讓閃燈「有效地」打在主體上。所以現在的外接閃燈上面大多會顯示「有效距離」,告訴使用者超過這個距離閃燈不管怎麼加EV,主體都會不夠亮,而低於這個距離主體就會太亮。

因為任何TTL都是建立在「GN=距離*光圈」這個事實上面的。

所以樓主要注意的是,背景比主體亮時就要看快門速度是不是太慢;主體比背景亮時看減EV,或是看主體是否在閃燈的有效距離之外。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我也只是回答樓主的標題,內閃並沒有效果不好,看你怎麼去用吧!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