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erViper wrote:但是如果拿來拍人物呢...(恕刪) F2.8景深來得比較大?是比較小才對吧?何況,正如同上面有人提到的,超廣角狀態下,F2.8跟F4的景深根本沒差多少要長焦段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何況.......你會常常拿24mm以下的焦段來拍人像,還是拿來拍景?真的要拍人帶景,或許24~35mm之間會比較常用到呢!
DangerViper wrote:但是如果拿來拍人物呢...(恕刪) SElephant wrote:VR不是電子模擬出來...(恕刪) DangerViper兄搞錯!有用的機身防手震通常是感光元件的位移去修正!而CN的鏡頭防手震則是利用一組鏡片的移動去修正震動光路達成!通常如果想要拿廣角鏡頭來達成好看景深效果,也是像24 1.4 35 1.4,而越廣角的人像越難搞!當然要極至畫質和廣角來說,14-24是首選!但先考慮以下:1.沒辦法裝濾鏡或保護鏡2.需要用到這麼廣視角3.會需要縮光圈風景還是開放光圈場景
mark1008 wrote:拍風景要大光圈做什麼...(恕刪) 其實我看樓主不只是拍風景而已,之前po的不都是用TOKINA11-16mm F2.8拍的人像照?光圈2.8及光圈4.0鏡頭的價值,差的不只是單單1級光圈的進光量而已,否則一些鏡頭,光圈大一級,價格卻是貴好幾倍,難道是貴假的?有VR的鏡頭在光線不佳的環境下,當然能提高不少手持拍攝的成功率,但要說大光圈無用論,或神化VR的萬能,其實都有點偏執了點!!樓主既然買了16-35 F4 VR,就好好發揮它的優點,這顆鏡頭惹人非議之處,完全是:1、既然光圈小一級,為甚麼還是這麼貴?2、既然光圈小一級,為甚麼體積還是這麼大?不過,既然使用者都這麼滿意,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多拍好圖去造福猶豫不決的網友們儘快下定決心吧!
danniel0927 wrote:我個人比較沒辦法接受...(恕刪) 因為遮光罩不是裝飾品,主要是為了光學上需求而設計,控制所需光線進入鏡頭,而不是一堆散亂光線都進去!通常越廣角越呈現寬短的樣貌,形狀主要是影響到邊緣失光或邊角進光畫質!看其他家也是類似像這樣子,越短小應該在進光量上有所幫助,像小黑六那樣較短小,結果就是畫面就為通透!
大龍1235 wrote:其實我看樓主不只是拍...(恕刪) 小弟說的F2.8比F4沒有多大用處是有前提的,就是拍一般縮光圈風光或是弱光需要景深且不能上腳架(提到弱光上腳架當然指的也不是拍人),拍虛化遠方的小風光或是拍人帶景, 當然大一級光圈也有用,如果只是神話VR, 小弟就不會有了16~35/4, 24~70/2.8, 24/1.8, 14~24/2.8(已出), 17~35/2.8(已出)之後,還買了24/1.4, 小弟也說16~35, 14~24兩個鏡頭各有優點, 各取所需,並無神話vr以及無視大光圈鏡頭的價值, 否則小弟也不會擁有各焦段最大光圈定焦頭了.小弟個人使用經驗, 拿16~35/4vr拍風光和弱光環境, 好用過14~24, 注意我說好用, 不是好過;拍人帶景, 小弟用24/1.4g (等加上更好用的35/1.4G), 好過14~24/2.8 ,說的是好過, 不是好用過.14~24無疑是Nikon出過素質最均勻最驚人的一支變焦鏡頭, 有需要的當然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好鏡,只是就小弟個人的應用, 16~35/4VR更適合自己罷了,常用14~24焦段來拍人, 說實話, 小弟沒有那個功力,有超廣角人像功力和需求或是很要求畫質的人, 當然14~24比較好.也許有些人會因為自己買了甚麼鏡頭, 就硬要說這個鏡頭比自己沒買的那個好,小弟不是這類人, 我說的任何鏡頭都是自己買過用過的,說哪個鏡頭比較適合哪個場景也只是個人的使用經驗和習慣分享, 別無他意.
Mighty wrote:這支鏡頭不知道可不可...(恕刪) 雖然我沒有實際試過但是根據之前在FX機身上測試DX鏡頭(有加原廠遮光罩)的經驗我覺得原廠設計的遮光罩都是已經有考慮在不造成暗角與進光不足等成像品質疑慮的前提下,將可以圍住的範圍盡可能圍到極致,因此隨便在原本設計使用比較短遮光罩的鏡頭上換用比較長的遮光罩,幾乎可以賭定會在廣角端造成暗角問題。當然,因為16-35 F4是FX鏡頭,如果使用在DX機身上因為只擷取中央部分的畫面,因此使用比較長一點的遮光罩還有機會閃過,如果樓主的機身是DX的,或許可以試試看之後再跟大家分享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