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十一月五日新增▲美麗的錯誤 Noct全員到齊【總開箱】我的Noct兄弟與其它寶貝們之一次給它開個夠


狗子2008 wrote:
板大
還是把最後一箱公布吧
不然大家心癢難耐
我們不會跟你老媽說的
食言的是小狗


嘿嘿嘿
從你的照片看來
你是小狗哦!
平安、健康最重要
收藏不容易, 我雖然有各焦段的大眼睛, 14/2.8, 28/1.4, 35/1.4(手動), 35/2 , 50/1.4, 58/1.2(手動), 85/1.4, 105/2.8micro, 135/2DC, 200/2 (不打鳥, 再長就沒有了), 但都只有一支, 28和58還沒有盒子沒配件.防潮箱也只有一個, 不過用來用去也就28, 50, 85三支最多, 其他是定力不夠敗來的. 樓主看起來是收藏的, 需要耐心和毅力.
對於一定經濟條件的人來說, 一般相機花不了太多錢的, 比不上一隻手錶, 一枝筆, 一輛車或是一對音箱, 樓主展示了很多不容易找到的配件和包裝, 是真的收藏不是閃光, 閃光是不會買三個58/1.2, 兩個28/1.4和好多個防潮箱的, 要閃光的話, 拍開箱文的畫面上放幾支名錶不是更閃嗎?

cj0517 wrote:
布魯斯遇到對手了...


布魯斯是誰?誰是布魯斯?
是布魯斯王嗎?
如果是的話,那也是前輩啦!
小弟還差遠了。
平安、健康最重要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這是NIKON演變史嗎?
還是NIKON博物館?
WOW~~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關係,我早有心理準備。
只要我買的開心、大家看地開心就好了。這年頭,大家追求(在意)的東西都不一樣。高興就好。

當然是一定要相配地。

另外,我連含盒附件都要求需含說明書。(早期原廠附件如皮筒、濾鏡都含小說明書)..(恕刪)


跟一個婚攝的專業攝影師小聊過,攝影器材是他們工作的工具,沒事不會喜歡把玩,對MF鏡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會買58/1.2,必然已經置CP值於度外,肯花時間搜集,又不肯對盒單妥協,爬山的阿光兄必然是對鏡頭的完美有極高追求的玩家

D700竟是爬山的阿光兄第一台DSLR,這也相當不簡單,忍很久囉…

NOCT是”手工”研削非球面鏡,所謂”手工”也就不幾乎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可能性,所以我問一個前無古人的問題…因為到現在還沒看過有人同時有同系統同焦段的NOCT有3顆的

請教阿光兄,這3顆的表現理論上應該有所不同,阿光兄覺得這3顆有差別嗎?有沒有哪顆特別好?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爬山的阿光 wrote:
嘿嘿嘿從你的照片看來...(恕刪)


反正我又不認識板大的媽媽
qqying23 wrote:
跟一個婚攝的專業攝影師小聊過,攝影器材是他們工作的工具,沒事不會喜歡把玩,對MF鏡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

我覺得要謀殺一個人的興趣或是喜好,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們變成工作。
試想每天很機械式的拍,就算有再大的興趣、創作力也會慢慢的消耗殆盡。
很幸運地是我不是以攝影為生,所以每當空閒時拿來把玩一下,也是"爽快"。

qqying23 wrote:
會買58/1.2,必然已經置CP值於度外,肯花時間搜集,又不肯對盒單妥協,爬山的阿光兄必然是對鏡頭的完美有極高追求的玩家

客觀、嚴格地說Noct 不是完美的鏡頭,而且缺點也不少。但從另一個方向來說人生也不過是這樣嗎!(抱歉! 扯遠了)

qqying23 wrote:
D700竟是爬山的阿光兄第一台DSLR,這也相當不簡單,忍很久囉…

的確!
打從D1那個時候,就有在肖想,無奈在當時25萬的價格,實在離我太遙遠了(那時我只是個學生),去店家問個價錢,老闆都不太理我說!
爾後,雖然n家的數位機身c/p值有漸趨合理,但畢竟跟底片機差太多了,再加上家父的裝備可供使用,也就一路這麼"撐"了過來。

qqying23 wrote:
NOCT是”手工”研削非球面鏡,所謂”手工”也就不幾乎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可能性,所以我問一個前無古人的問題…因為到現在還沒看過有人同時有同系統同焦段的NOCT有3顆的

請教阿光兄,這3顆的表現理論上應該有所不同,阿光兄覺得這3顆有差別嗎?有沒有哪顆特別好?


有,每一顆的個性都不一樣。
真地非常不一樣。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
ai 版:最有味道,不論是在外觀上或是內在的靈魂(不好意思,我不知要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雖然ai與ais在光學結構是相同地)都與ais版的全然不同。
最能表現出nikon早期製鏡的嚴謹的精神。七片與九片光圈葉片、鍍鏌的差別,我覺得那不是重點(我知道這與當前的二手行情價相左)。但在光圈全開時味道就是不同。

ai-s(序號188開頭):這是我最早入手的Noct鏡,也是用的最順手的noct,有一點新又不會太新,拍起來就恰到好處。也許是我這顆沒盒也沒單(只有說明書),所以拍地輕鬆又自在。

ai-sai-s(序號192開頭):這顆說來還真對不起它,買來後沒用過幾次,心理總覺得它太新了。就想酒一樣,還不夠"陳"呀。這是我目前最後入手的Noct,至於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買它?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平安、健康最重要
爬山的阿光 wrote:
有,每一顆的個性都不一樣。
真地非常不一樣。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恕刪)


曾經擁有過nikon 50/1.2 ais、nikon 55/1.2 S.C、nikon 55/1.2S,也試玩過canon FD 55/1.2,當時還不是很能感受到鏡頭的差異,不過,它獨特的對焦環很特別,整個拿在手上很有質感

ai 版雖是七片光圈,但玩這幾支大光圈基本上還是在弱光環境最能展現它的威力,所以光圈全開也就很常用了…,七片光圈葉片縮光圈的焦外可能沒那麼圓,但也別具特色

鏡頭太新了真的會不太捨得用,這是有點可惜的,但阿光兄有3支就另當別論了,我個人覺得鏡頭的存在還是要透過照片來彰顯,如果往後阿光兄有能錄影的dslr,這幾支錄影一定很有意思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昨天再次詳看文章,發現圖片有錯,今日再貼一次。造成大家的誤解,請多包含!

Noct 雙塔照(之前的把其中一支28mm錯置成85mm)

ps:我一直有問題不懂,為何ai版與ais版的盒子不太一樣?ais的盒子在F字右下方有一黑點,而ai版的盒子沒有黑點點! 站上的大大有人知道答案嗎?

另外,最近有文章提到郎靜山,我突然想到之前在二手書店買的書
Nikon的世界(三)鏡頭專輯

內頁一,有郎大師為這系列的套書題字

這一套書,應是在那資訊封閉的年代,針對Nikon鏡頭做最詳盡說明的第一本中文書籍。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定價250元(真是貴)。早期玩相機的真是貴族的嗜好。

其中第200頁的Noct說明

本來不是很想買此書(ps:二手書店的老闆也很"老訐",照原定價賣給我。還不二價勒
),但看到Noct的內文"對於一般攝影而言,它也是一種完美的標準鏡頭"!
如此讚揚Noct,就捧個場,當下付錢走人。

ps:其實ais版的noct已在1981年的10月發表,但這本書(1985年出版)在介紹Noct時還是用ai版照片(是用的1977 Noct brochure copy下來的,鏡頭編號還相同),可見當時資訊不僅是封閉,而且還嚴重的落後。
平安、健康最重要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