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Nikon美國全幅相機市場、近二個月被Sony強勢反超!


MUS wrote:
區分''你們''我...(恕刪)


我說"你們"的思考邏輯,
跟"我"不一樣,
"我"是指"我個人",
我個人不是一個"族群",
而是一個思考邏輯怪異的"咖"而己,


Craze Lin wrote:
ILCE-9規格的確...(恕刪)


不管其它家電廠現在在店裡擺了什麼樣商品,
那是我沒有放在眼裡的另一回事,
我談的是無反的可能性,
重點是理論上是如何,
所以這種系統"還能夠做什麼",
就是許多對於未來抱持樂觀態度的人在期待的事,
nikon也有無反,
也許他們也正在計劃著什麼,
如果每個nikon的用戶都排斥nikon嘗試新的可能性,
那nikon的計劃也就注定命運了,

jill1124 wrote:
消費者要選擇什麼樣...(恕刪)

妳是好人
看狗的眼神就知道
這組連拍相片很讚
RX10M2的對焦如果狗速度太快直接接近會對不到


妳是好人
可是妳喜歡扮黑臉
妳的梗很早就看到了
沒想到有那麼多人沒有吸收新知
竟然可以玩這麼久
直到銀星大破了妳的梗
沒想到還是很多人看不懂

之前貼的狗眼....
jill1124 wrote:
我說'你們'的思考...(恕刪)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我想,你想表達的重點已經說得很清楚很足夠了,其他就留給網友去判斷,多說無益就到此為止吧?

你對無反的認知頗為豐富,面對新興事物的心態也很好,充滿積極性。只是請恕我直言,你對人性的觀察認識似乎欠缺了些。有些時候,再正確的觀念說了也沒用,比如面對的是成見已深的「不可與之言」的時候。

如何在片語隻字裡觀察人性?舉個現成例子好了:這棟樓前面,多少"自任廟公畫地盤"的「踩場、到人家家裡、進屋叫人、去別家宣揚國威,無反就給不會拍照的女人去用..」這類有族群、也有輕蔑、歧視味道的發言,你可曾看到MUS大表示意見?但你只說了"你們、我",他馬上說你"族群用詞徒惹紛爭"要三思,這讓你想到了甚麼?

某些使用者忘了自己只是眾多消費者之一,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變成"使用的品牌(機種)形象維護者",如果你遇到這種徵候的人之時,就是該考慮「不可與之言」的時候了。--小小建議,請參考。
inunu wrote:
沒錯, 我也在考慮轉...(恕刪)

大大...
移焦要調焦阿...
開車也要保養,你總不能一直用都不保養吧...
反光鏡是耗材,只是要打十幾萬張才需要換掉(其實有細分反光鏡、快門連、反光鏡軸,打了十幾萬快門要換掉,也不一定是全換)
在真正終結之前,要去處理移焦微調,作為保養

敢問大大你追盪鞦韆用甚麼對焦方式對焦?
單點嗎?
我個人追焦過...都抓的到90%
但是表情抓不到XD
一堆照片都是表情NG照
但都準焦...
對我來說沒及時抓到表情才是問題啊=.=

單反追焦假如真的不強...
我覺得我們一堆人應該直接投入無反才是XD


我也覺得單反極致目前的模組就這樣了
所以可能等無反追焦"真的"追上了,就會準備步入末期了...

不過現在這個時間點就叫做敲響單反喪鐘...我很難認同...
反之,在假定的10年內,單反會不會砍掉大更新?還是就是以這種姿態宣布結束?
以CN兩家手上掌握的對焦模組演算法,若可以改造機制換成無黑屏的DSLR
有何理由DSLR一定會被取代?

我就看,誰可以先提供給我穩定的對焦與強悍的快門抓拍
我就選擇誰

widther wrote: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恕刪)


這次我就聽您的話,
不講了,
jill1124 wrote:
這次我就聽您的話,...(恕刪)

拍手!
科技進步,會進步到什麼樣的狀況,誰能說得準?
單反與無反各有利弊,沒有誰能完全取代誰的時候,
只有消費者選擇與不選擇的時候。
如同底片機到現在仍有玩家對其感覺愛不釋手,
就像黑膠、錄音帶至今仍有發燒友花高價品玩,
所以單反與無反只是走各自的路線,各自區分,
但也不必視彼此為敵友,
因為鍵盤後的你我都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
鍵盤上吵架爭得你死我活,就是要贏那口氣,
要小心,其實是贏了裡子卻輸了自己的面子。

有技術、有想法,提出來發問、討論、教學,
都比以下指導的高姿態或挑釁的語氣態度來的令人舒坦,
甚至也會讓人更打從心底佩服,
而不論哪家擁護者,能在公共區塊獲得技術與知識,
才真是最大的收穫。
當然,看了好幾次的吵架,也是一大收穫啦!(雞排吃很多XD)

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爸媽老師說的故事:成熟的稻穗。
可惜多年前相機板上很多的大師至今已經鮮少發言、教學或評測,
可能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年紀與腦袋與行為,都是成正比的成熟,
而且越成熟,就越懂得謙虛,也贏得他人尊敬。

然後,過度衍伸臆測他人的想法、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或是看不起別人,
真的是人的問題,絕對不是機器或品牌。
我想,這棟樓真的實實在在地為大家上了一課,
相機版有句名言:重要的是鏡頭(機身)後的那顆腦袋。
對機器、技術、理論等等懂得再多,
也得先學會做人。
deflash wrote:
以CN兩家手上掌握的對焦模組演算法,若可以改造機制換成無黑屏的DSLR
有何理由DSLR一定會被取代?


這種東西早就有了啊,就是您也提過的固定反光鏡機種--Canon以前1系列的RS、以及近期Sony的SLT。

Canon用光學觀景窗要損失30%光線才夠成像,而且觀景窗還蠻暗的;Sony SLT用電子觀景窗追鳥的時差問題應該是同無反。另外您也說了,單反的黑屏不影響追焦位置預判,所以"是否無黑屏"似乎也不是單反再改進的追求重點了。

我以為固定反光鏡最大的問題還是影響畫質,鏡頭拆拆裝裝,用久積塵是一定的,為求最佳透光反光效能鏡面必然會做高科技處理,這些材質通常不適合消費者自己擦抹(不理它或自己來就是等著畫質減損)。

想請教D大一點:拍鳥真的需要無窮盡地追求更快的連拍速度(fps)嗎?以實務經驗來說,有沒有這種說法:最快的飛羽動作、多少fps為足夠、再上去就不具意義?

(隨便舉例:假設魚鷹出水是最快的一種鳥類動作,每秒12張拍到的動作每張稍有不同、每秒14張則會有一兩張完全相同的動作,那麼每秒20張只是多一些重複畫面,實質意義就不大?)
jenhoxen wrote:
...(恕刪)
拍鳥真的需要無窮盡地追求更快的連拍速度(fps)嗎?以實務經驗來說,有沒有這種說法:最快的飛羽動作、多少fps為足夠、再上去就不具意義?
(隨便舉例:假設魚鷹出水是最快的一種鳥類動作,每秒12張拍到的動作每張稍有不同、每秒14張則會有一兩張完全相同的動作,那麼每秒20張只是多一些重複畫面,實質意義就不大?)

還差得遠啦,蜂鳥翅膀拍動每秒15次到80次.

jenhoxen wrote:
這種東西早就有了啊,...(恕刪)

黑屏不會說完全不影響預測判位,是屬於比較不影響
起碼不會有視覺上與預測的衝突
可是假如今天跟我說,有完全無黑屏的單反連拍給我用...
我絕對說好XD
黑屏對於單反,假如沒了只是說改掉缺點,但黑屏可不到致命傷那麼嚴重(當然啦技術越高深的,甚麼黑屏...照樣拍得嚇嚇叫)
反倒是黑屏下無法對焦,這是無奈,但我說了,我拍飛羽這一行的,目前還沒聽過誰抱怨說因為黑屏所以害他拍不好...當然啦,A9以後每台相機都再也無黑屏,那時可能就會有人這樣講黑屏讓他拍照失敗


我是希望...能看到一台超越那個科技的單反出來就是了...
固定式也是不錯...只要能克服技術...


無窮無盡的追求連拍速度喔...
以單反來說...我覺得還好,連拍越多只代表把成功率拉高
反而追求無黑屏會更有感,有用的照片,1張就夠,當然好的越多越好...(我拍了200張,200張都成功驚豔,這也很讚阿我可不會說不要XD)
不過我個人喜好將成功率推高,而不是把基數拉高(一直把基數拉高當作我快門免錢?還是硬碟太大?還是時間太多來修照片殺時間XD)

我個人覺得實務上,每秒拍了60張好了,就算姿勢有重複,但是一樣準嗎?對焦點位置假如不一樣,景不一樣,這張照片可能就有額外的意義
當然啦,跟我上面講的一樣
假如今天有單反一樣強悍的對焦,非常快的連拍(以後每秒60張好了),完全都沒黑屏
不管無反還是單反,我都會接納,阿拜託還要有鏡頭,不然連鏡頭都沒有...我要拍殺毀...
只要給我的是高成功率,而非基數拉高成功量的作法(拍魚鷹等說不定我還會主動設定成30fps或更低...以免我回去刪照片刪到死XD)

其實我上面講那麼多,不離開一句話就是Reliability
給我這個,一切都可以談
單反不就有黑屏有快門遲滯,我還不是一直用,就是因為有目前最無可取代的Reliability(當然也可以解釋成,現在單反最好,所以我一直用)

我期待A9的實力,或是看到Nikon推出我期待的固定式反光鏡相機...
用全新的技術...
不過日子還很長...我可能再看看會不會踏入SONY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