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益] D700 搭配的 "平價" 鏡頭

辣斯 wrote:
基本上您所比喻的令小弟很不解的是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比較?...(恕刪)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比較?答案當然是為了彰顯D700與FX格式的優勢呀!
別忘了那本書是D700 Super Book,它不特別強調FX格式的優點,要說些什麼?

請問您在拍照時,會因為考慮到「視角的公平性」,所以在拍照時故意用裁切的方式把明明有12MP的畫素故意裁切成6MP不到,還是會變焦到適切的焦距完成構圖,或自己動腳前後跑到適當的位置再拍照?用膝蓋想也知道當然是後者。相機買來後就是要構圖要拍照,這個才叫「實務」,除了專業的評比外,沒有人把計較比較視角的公平性當作是買相機拍照的目的的。

因此,那本書上的介紹,說穿了只是要告訴大家,在一模一樣的構圖比例狀況下,用FX格式比較有機會呈現出影像中各個物體的前後距離感(也就是所謂的立體感)。這一切就是如此簡單,您也不用一直重複那些理論(我又不是不懂),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攝影的初衷就是構圖完成之後把照片拍下,雖然這樣的比法不見得公平,但卻比較合理。

同樣的道理,有不少人一直在強調DX規格在遠距拍攝時的優勢,我想這跟FX規格在廣角時有視覺效果的優勢的意思是一體兩面的。
視角的公平性? 小弟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原理^^
希望前輩能不吝嗇分享這樣的理論內容 小弟真的很想知道!

然後您一直在講的「立體感」在小弟的認知裡就是散景的程度耶
真是不好意思也許是互相對於立體感的認知有所不同囉^^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ross
不好意思~請大家不要再針對 DX vs. FX來戰了
其實小弟隊於脫手換機其實也是很掙扎
因為D300小弟已經摸熟了也將色彩及操作方式調校到小弟喜歡的地步
會想要換D700完完全全是因為喜歡上了 FX吉他的高ISO純淨度

感謝各位推薦鏡頭的朋友
辣斯 wrote:
視角的公平性? 小弟...(恕刪)

我覺得立體感不單純只是散景的程度,有時需搭配前景後景的構圖~否則同樣的機器跟鏡頭,有人拍很有立體感,一樣的組合有人用的卻很平淡~
DX裁掉了四週圍的部份,就相同構圖而言,前後景感覺已被破壞,再加上裁切後的滿版放大效應,感受已全然不同,要有一樣的放大效應,FX勢必要更近的距離,在同鏡頭焦距下,散景前後景,相對距離就完全不同了~很難單純用想像的,要有照片佐證,所以我同意上面某位大大的發言,D700 SuperBook有實例感受~FX , DX, 甚至將來的MX或是中片幅,應該視為不同的系統跟表現,只是剛好目前Nikon讓它們可以共用鏡頭就是了~
就小弟自身的使用經驗,要容易拍出比較有fu的照片,FX真的比較容易產出(純個人感覺勿戰),以前用D2x也覺得沒差,但是用過5D->30D->D3->D700後,感覺騙不了自己,除非輕便,否則應該不會再買APS機~不管CN~
樓主就上吧~24-85D可以考慮,用過幾個月~還送微距,畫質不是頂級但是FX札實的畫質不會顯的過於鬆散,高ISO的可用會是最大感受,會發現閃光燈使用次數驟降就是了~不過有些場合SB-900還是stand by了...
辣斯 wrote:
視角的公平性? 小弟...(恕刪)


光圈 , 焦段 ,及物距相同下...FF和APS-c 的散景是一樣的,只是差在裁切~~

為了求得公平的視角(也就是構圖), APS-C的使用者必須後退, 此時物距就改變了, 散景自然大不同~~


透視感與壓縮感跟鏡頭的焦段比較有直接關係~~

至於立體感, 嚴格來說, 跟光的來源, 散景, 白平衡, 畫面對比都有關係~~
其實小弟目前閃燈配備是 SB800+SD-8A 所以不會上SB900低~不要再誘惑我拉~ 哈鉿
我看過很多的婚攝及很多照片  發現FX真的是我想要的FU阿
所以應該是會敗入D700了 看看是24-85D 還是24-120VR OR28-108先用不要一次把胃口養壞 
1.既使是等校視角相同,但光學上焦距還是原本性質,像一般廣角變型修正在28mm已經是極限,變形程度修正越來越難,也較嚴重,對於使用廣角而言是有很大影響!
看慣APS廣角畫面會對FF的廣角迷惑,因為相對變形少很多,而且會因為構圖問題產生距離不同,使得透視差異,是整體畫面感覺會有所不同!

2.如果今天用相同鏡頭 光圈拍攝距離,那DX和FX相同12MP畫素的話,那對於畫面上物景,DX是用較多畫素去描述。(因為相當於原本FX中裁切DX來比較畫素)
而今天把兩者調配成畫面相同比例,那兩者才會都是用相同12MP去記錄!
後者才是實際上構圖會碰到,沒有人會用不同片幅在拍攝構圖時,還站在相同位置!
因為那樣其中一個看到整個房子,另外一個大概就是門前特寫。

3.完全相同條件下,原本FX和DX是沒差別,但由於圖片放大相同尺寸時,小片幅因模糊圓關係,反而是會較淺!

4.透視是由距離造成,與焦距光圈等無關,也就是在相同距離下,用不同焦距拍攝,其透視是相同,這個修過圖學等相關課程應該都曉得。
過去,也有大大實驗過,不同焦距下,相同距離具有相同透視,只是解析不同!
很多書上用不焦距的透視比較,是相同構圖下去比較,因而其拍攝距離是不一樣,短焦需較近距離,長焦需較遠,因距離不同產生透視差異!

5.片幅大小其最重要是大小上差異,造成取景範圍與單位畫素大小不同,其前者為光學上焦距與距離的影響,後者則是影響有效畫素,影像品質的影響。

例如:有效畫素對解析力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隨者畫素增加解析力增加,但其中再相同片幅下,畫素增加所增加解析力部分是越來趨緩,而且會隨著片幅縮小,有效畫素產生提升幅度也會減少!



Camera pixels Measurement Absolute Extinction resolution
Nikon D700 12.1MP Horizontal LPH 2200 2600
Vertical LPH 2200 2650
Sony A900 24.6MP Horizontal LPH 2700 3700
Vertical LPH 2700 3700
Canon 5D 12.8MP Horizontal LPH 2300 2500
Vertical LPH 2000 2500
Nikon D300 12.3MP Horizontal LPH 2200 2600
Vertical LPH 2100 2600
Canon 50D 15.1MP Horizontal LPH 2250 2700
Vertical LPH 2200 2700
Pentax K20D 14.6MP Horizontal LPH 2250 2300
Vertical LPH 2250 2500
Sony A700 12.3MP Horizontal LPH 2200 2900
Vertical LPH 2100 2800
Canon 40D 10MP Horizontal LPH 2100 2300
Vertical LPH 1800 2300
奇怪
看來看去都在推F2.8的大家伙
不知道友沒有人跟我一樣,想上全幅機只為兩件事

1.變態級的iso
2.不同於apsc等效之廣角

而不希望全幅機帶給我的是可怕的重量
畫質嘛,我是不特別要求的,不過希望銳利度要好些

準此以上標準
如果,我是說如果,老婆要送我機器任選,我也會選D700而不是D3或是D3X
鏡頭在沒有預算限制下,我也還是不會挑24-70,太大了
真的以後對畫質很挑剔時,一定也會犧牲方便性用定焦來解,而不是搞支大家伙來用

但是說對畫質沒有一點小小的要求嗎?也是有的,所以衷心期望全幅能有16-85VR這樣的好物(24-120太肉了,我這木眼也看得出來),不過絕不是24-70這支....說句不怕人打我的話,送我一支我也不會帶出去用

現在為D700而準備的鏡頭
24-85D
35/2
60/2.8
70-300VR
預計還會進的鏡頭
18-35D
50/1.4

買D700的人中,真的沒有人跟我一樣嗎?
買D700/D3就得搞支F2.8來用???????


D700/24-120 F4 VR/35mmF2D/50mmF1.4D/60mmF2.8Micro/70-300VR
lwinch wrote:
小弟沒有在同一時有D...(恕刪)


恕小弟眼拙, 真的看不出來有差耶, 可能是取景不同吧.
我正在和幾個國外朋友調照片, 到時給各位看倌猜看看哪些是全幅哪些是小片幅.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各位前輩,怎麼沒有人提供SIGMA 24-70這支的資訊呢?
有沒有前輩可以說明一下呀!!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