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Z6III / ZF / Z8 高ISO比較 (ISO400~25600)

picassorfc wrote:
最近很火熱的Z6iii...(恕刪)


不用有疑問。。
絕大部份而且還是正常情境下,DR最多十一級就足夠包含所有資訊了。
沒有人會經常遇到暗部-2EV,亮部16EV以上的極端的(這要人為製造!)。。
大多情況下,假如是大太陽的屋簷下,暗部5~7EV(視乎室內有沒有照明),室外16EV(太陽中心是19EV以上。),也就剛好是11級EV啦。。

所以,測試還測試,實際拍攝上無感才是正確的狀況。。

而機身輸出JPG為何被那麼多人嫌棄呢?(或者得到JPG不能後製的結論)
因為被多重壓縮之後,JPG最多也就7-8級EV,同時顏色資訊大幅度丟失。
所以,結論還是,拍攝機身輸出JPG,同樣也是無感就是啦。。
irontheone wrote:
不用有疑問。。絕大部...(恕刪)

想說自己是不是比較頓,原來它的差別並不是在一般狀況下會遇到的,誰會拍六格欠曝拉回的?我還沒遇過這樣的人。
picassorfc wrote:
想說自己是不是比較頓...(恕刪)


14 bits vs 12 bits看不看有差別? 有損壓縮及無損壓縮有沒有分別? 縮圖放在社交媒體上看不看到有分別? 例印4R照片24MB vs 46MB有沒有分別? 我想大部份人包括我都是頓人, 在實際使用上都不會看得出有分別, Z7ii也好或D800也擺都不會有分別, 但比較就是比較, 越專業的評測就是比較sensor的小細節的優劣, 越是在極端情況下看得出有分別的才是真的分出高下, 這就是專業評測的意義, 而且正正就不是樓主是帶起比較Z6iii vs Zf vs Z8的人嗎? 還要發兩個文說明Z6iii比Zf好? 為什麼現在忽然說一般狀況看不到就不要比較? 既然一般情況看不到分別, 那你出兩篇評測的目的又是什麼?

另一個原因就是各國的專業評測都指出在DR及高ISO上, Zf比Z6iii都為好, 可是樓主的評測這方面卻是Z6iii比Zf好, 有點跟外國的結果有落差, 而其他網友只是指正出來而已

現在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好像你喜歡Z6iii而偏頗它, 不願接受新買的Z6iii比舊的Zf為差, 寫了兩篇評測就像在極力證明自己買新的Z6iii沒買錯一樣, 但客觀情況似乎就是Zf在畫質上稍好, 速度上卻不及Z6iii. 欣賞樓主自我努力去做評測, 但如果樓主仍是帶著偏愛去做評測的話, 是永遠做不出客觀的評測出來的呀
interfoldbeer

就看你要信這篇還是國外,我自己是比較相信對岸的評側啦 實在多了

2024-07-16 15:35
cyskyhi01 wrote:
14 bits vs...(恕刪)

你可能誤會了,Z8/ZF/Z63這三台都是我手上現用的機身,無意偏向那一個,而且比較時不是也提出各個機身各種不同的優劣嗎?我僅就我實際上測試的結果分享。
cyskyhi01 wrote:
14 bits vs 12 bits看不看有差別? 有損壓縮及無損壓縮有沒有分別? 縮圖放在社交媒體上看不看到有分別? 例印4R照片24MB vs 46MB有沒有分別? 我想大部份人包括我都是頓人, 在實際使用上都不會看得出有分別, Z7ii也好或D800也擺都不會有分別, 但比較就是比較, 越專業的評測就是比較sensor的小細節的優劣, 越是在極端情況下看得出有分別的才是真的分出高下, 這就是專業評測的意義, 而且正正就不是樓主是帶起比較Z6iii vs Zf vs Z8的人嗎? 還要發兩個文說明Z6iii比Zf好? 為什麼現在忽然說一般狀況看不到就不要比較? 既然一般情況看不到分別, 那你出兩篇評測的目的又是什麼?

另一個原因就是各國的專業評測都指出在DR及高ISO上, Zf比Z6iii都為好, 可是樓主的評測這方面卻是Z6iii比Zf好, 有點跟外國的結果有落差, 而其他網友只是指正出來而已

現在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好像你喜歡Z6iii而偏頗它, 不願接受新買的Z6iii比舊的Zf為差, 寫了兩篇評測就像在極力證明自己買新的Z6iii沒買錯一樣, 但客觀情況似乎就是Zf在畫質上稍好, 速度上卻不及Z6iii. 欣賞樓主自我努力去做評測, 但如果樓主仍是帶著偏愛去做評測的話, 是永遠做不出客觀的評測出來的呀
我一直把堆疊式看成是負重賽跑,或是全副或部分武裝賽跑。

所多帶的東西,是為任務需求。Z6III明顯對比於Zf,就是速度,及提高速度後所提供的6K60P N-Raw影片的拍攝。

Nikon沒有專業錄影機,收購RED也只是幾個月前的事。

不知道是否和收購RED有關,聽說Nikon可能重啟DL相機計畫,還有據說8800萬畫素的Z7III。

Nikon和Canon等傳統相機廠一向都是以畫質為重,但SONY很顯然給兩位老大哥上了一堂課,速度也非常重要,SONY甚至以速度強壓對手。因為,拍得到比拍不到還重要。

當年在集群農場,以Z7II VS A1,當然是大敗。A1鳥友那開心的樣子,拍得到就是爽,這對話讓我一直回味再回味。這爽度得等到Z9終於拿到手了,才真正感受得到。

Nikon已在做產品區隔,Z6III的以錄影為重,某方面也在強化Z8所不足的散熱,讓以錄影為重的消費者可以因此考慮Z6III。

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Z6III和Zf像是把Z8的能力拆分成兩個系統,一個專精畫質,一個專精錄影。
hcpine76 wrote:
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Z6III和Zf像是把Z8的能力拆分成兩個系統,然後把畫素調降一半。

我覺得可以拿2021年時的Sony產品線作對比
Z63對應A9是速度機
Zf對應A73是通用機
Z72對應A7R4是高畫素機
Z8/Z9對應A1兼具高畫素和速度的旗艦機
hcpine76 wrote:
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Z6III和Zf像是把Z8的能力拆分成兩個系統,然後把畫素調降一半。


這個講法好像把某個機器做閹割,作成甚麼除於2的畸形
聽起來就很奇怪

個人覺得機器應該是針對某個使用環境作出來的
要說市場分割也可以
說應用場合也可以

就像汽車有分轎車、卡車、大貨車。
一樣是汽車,為什麼分那麼多種?
即使是一樣是轎車,也有馬力大小,配備,價錢不一

要看你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消費者要的而已。
irontheone wrote:
而機身輸出JPG為何被那麼多人嫌棄呢?(或者得到JPG不能後製的結論)
因為被多重壓縮之後,JPG最多也就7-8級EV,同時顏色資訊大幅度丟失。
所以,結論還是,拍攝機身輸出JPG,同樣也是無感就是啦。。

對DR影響最大的是JGP的8-bit,這個從根本上就限制了DR的保留範圍。

多數是用Gamma或lookup table的方式在8bit範圍內表現出14bit的動態效果,但本質上還是8bit一個顏色。

所以用JPEG做後製也是在那個8-bit範圍動來動去,所以沒什麼人會想拿JPG檔後製。
ken902 wrote:
這個講法好像把某個機器做閹割,作成甚麼除於2的畸形
聽起來就很奇怪

個人覺得機器應該是針對某個使用環境作出來的
要說市場分割也可以
說應用場合也可以

就像汽車有分轎車、卡車、大貨車。
一樣是汽車,為什麼分那麼多種?
即使是一樣是轎車,也有馬力大小,配備,價錢不一

要看你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消費者要的而已。
我應該修正用詞,單純就說是2000多萬畫素就好。

後面說把畫素調降一半的說詞,直接取消了。
lml640707 wrote:
我覺得可以拿2021年時的Sony產品線作對比
Z63對應A9是速度機
Zf對應A73是通用機
Z72對應A7R4是高畫素機
Z8/Z9對應A1兼具高畫素和速度的旗艦機
現在不若以往,相機廠推出的相機腳步比以前慢許多,不太可能出現機海策略了。

Nikon的相機對比SONY,差不多是這樣的。

不過Z6III還是不足以稱速度機,對比A9,是贏在錄影上。

原本市場謠傳可能會有Z9H或ZH,但奧運即將開始,因此可能性不高。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