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來即使人多也比較有時間可以慢慢等出好機會 ,而且也比較不會有走馬看花的感覺
舉個兩天當時的行程 :
(早上)東福寺 ,(下午)伏見稻荷大社
(早上)南禪寺+哲學之道 ,(下午)京都御苑(含參觀御所)
之前也是整天背著四五公斤的背包加一支腳架走了八天 ,除了景點之外晚上女性團員還要逛商店街 ,每天都是八點左右出門晚上九點左右才回到旅館 ...
廣角部分有到 24~25mm 應該就蠻足夠的了 ,因為京都楓葉時期人潮爆多 ,使用超廣角只是打進更多路人而已
望遠部份個人則是常用到 200~300 ,一來有些景真的無法接近非用望遠不可 ,二來可以排除掉一些雜人雜物等等
我帶了18-70mm和70-300mm兩支,
加D80雖然不是很重,但走越久肩膀卻越酸~"~
我是覺得越輕便越好,
如果是要走路的話更是如此。
步行京都照片加遊記(圖多小心開啟,第三篇有正妹可以看

http://blog.pixnet.net/polyxyz/post/19748432
http://blog.pixnet.net/polyxyz/post/19803490
http://blog.pixnet.net/polyxyz/post/19844694
http://blog.pixnet.net/polyxyz/post/19901070
題外話,在商店街拿了這個
真想訂一台


我是c家的,我前年有去自助賞楓,有些心得給你參考
1.攜帶器材列表
EF 50mm F1.4 主要是拿來拍人像,尤其是夜晚時(清水寺和服體驗)!
EFS 10-22mm 主要是拿來白天拍大景,晚上帶角架拍寺廟和倒影(光圈不大,所以沒帶角架時晚上就放在飯店)
EF 70-300mm 4-5.6 IS 主要拿來拍人像散景及楓葉特寫(真如堂)
Tamron A16,17-50mm F2.8 拍照主力,絕大部分都是用這顆鏡頭,風景,人像,白天,夜晚都可以
Canon 580 EX 會使用外閃的人1定會想帶吧!(當然如果還不大會使用外閃,就不必帶)
角架:晚上拍夜楓才帶,白天想合照時帶(在嵐山1日遊時,可以租腳踏車這樣帶腳架比較輕鬆)
筆電:必備,除非有夠大的記憶卡。我都是把它放在飯店,功用有三
1.每天把照片傳到硬碟,並燒1份備份光碟
2.用電腦檢視拍攝的效果,作為接連幾天拍攝的的參考
3.上網update最新的楓紅情報,氣象狀況
記憶卡:2GX2 1GX1 ,有人問我說為何不帶4G或是8G,其實我覺得帶4G是不錯,好處是燒錄時剛好可以燒成一片,1天下來差不多也是4G剛剛好。不過有過1次經驗拍到1半CF卡當掉,還好那次是拿1G的拍,所以損失不大,如果只有1張8G,那就欲哭無淚!
後背攝影背包:可以攜帶這次所有的攝影器材包括筆電。主要是為了登機時帶在身上比較安全。
側背攝影背包:大部份旅遊的主力背包,我習慣把相機鎖上閃燈背在身上,斟酌白天,晚上或是預定行程的需要,側背只放1, 2個鏡頭,如此換鏡頭 的機動性增加,也不會覺得背著1大堆器材。
充電器,包含鋰電和1般電池
2.飯店選擇
(1)住同一家旅店為優先:可以減少每天整理行李的時間,也不用每天拖著1大堆行李及攝影器材找飯店。當然如果飯店特色是行程的重點之一就另 當別論。但是還是不要住太多間。
(2)離京都車站或交通樞紐路程越短為優先,我選的飯店就在車站對面,路程只要1分鐘,不但第1天很輕鬆的就找到飯店,每天結束辛苦的探險 後,感覺只要坐上車,雙腳就可以休息!
有沒有發現,有了這兩個優勢,其實可以不必懼怕帶太多行李!如果真的帶太多鏡頭或器材,就可以把他打入冷宮(飯店)。
3.日夜差異的器材選擇
就是有上述的想法,所以除了A09外我把所有的鏡頭都帶來了,也不用猶豫要不要帶腳架和筆電,事後我一點也不後悔!我每晚就寢前的工作,就是決定好明天白天和晚上的行程,依照計畫選擇要帶的鏡頭和器材。舉例來說平常我白天不會帶腳架出去,晚上就不帶10-22及70-300那兩支出去,因為光圈不夠大(還好不是買小白IS,如果是又要猶豫了) ;但是安排嵐山的那天,我就有帶角架。因為我原本就預定要租腳踏車,所以不怕背太重!
而拍清水寺夜楓那天,就比較辛苦,因為拍夜景不帶角架1定會遺憾,但是帶了角架,每顆鏡頭就都想帶!
4.行程的安排
不論是單純旅遊或是攝影,都不希望遇到景點是人山人海的現象,所以要多利用清晨的時間,尤其是神護寺,那裡只有公車可以到,早一點出門除了遊客較少外,交通也可以避開塞車的時間。如果是電車可以到的景點差異就比較小!
不過遺憾的是,許多京都的神社或是寺廟,大多都是9點開到4點。但也有例外可以好好利用,例如清水寺6點就開放,晚上也開放賞夜楓。野宮神社及伏見稻田大社都沒有開放時間限制。神護寺雖然有開放限制,但是從下公車處步行至神護寺也非常美麗也值得早點去取景!真如堂在八點前才有機會拍到地上厚厚的落葉(詳情請見真如堂那篇).......所以多多做些功課,自然會有收穫!
5.賞楓情報的掌握
自助行的最大好處就是自由,每天可以到紅葉情報去看最新的楓紅狀況及參考氣象而更改順序。紅葉情報有照片可以看,幾乎是每天更新,所以建議出發前多準備幾個行程,到時可以依楓紅的程度增減或是掉換順序!當然氣候也很重要,我把最不可能下雨的安排在嵐山,因為我不想在下雨天騎腳踏車!
6.事前準備
雖說攝影是創作,但是出發前多看幾本作品集,參考別人的構圖也會有一番靈感,如果來不及其實在京都當地有許多明信片及日本攝影師的作品可以惡補一下!可以拍出1樣的感覺也是另1種功力的培養!
補充說明:
1.這是依我現有器材所寫的文章,我想日後有再添購L鏡想法又不1樣,但是有許多原則是不變的!
2.行程方面,可以參考這裡http://www.wretch.cc/blog/gaston0310/4929321
全文同步發表於Gaston'sBlog
我也來自問自答準備問帶去的配備:
因小弟我和女友預計年底去日本拍楓紅(自助旅行約一週的時間),我們是拍照與旅遊並重。
目前確定會帶去的
E-1兩台,和女友一人一台。
GRD + 廣角鏡頭(換算後約22mm)(真的需要廣角和微距就靠它)
主力候選的鏡頭群:
14-54mm F2.8-F3.5,(這棵應該會帶,應該是最常用的焦段,和堪用的微距功能)。
35-100mm F2.0,(換算後70-200mm,是最重的裝備,這棵可惡的是比小黑五還重

但也是我和女友都想帶的鏡頭,想好好發揮它,不過怕拿出來要拍的時候會不好意思,尤其是想測拍人物時
,壓迫感和侵略感太大,怕被拍的人感到反感)。
備選鏡頭群;
50-200mm F2.8-F3.5,(次重的鏡頭,若帶35-100 ,這顆很可能就不會帶,遠距離攝影構圖可能真的比較少)
50mmF2.0(這棵微距可能不會帶,雖然有點不捨和猶豫)
可是猶豫的裝備還是有的
(i) E-1垂直把手(包含電池後只能說重,雖然好用,但是一個星期背下來應該會哭出來)
(ii) 腳架
要帶嗎?
E-1夜拍能力差還需要架腳架自討苦吃嗎?
還有要帶的話是帶穩的小隻Gitzo?
還是便宜輕腳架自拍隨便用用就好?
(iii) 閃光燈
FL-36還是FL-20?
或是完全不要帶?(我和女友本來是能少用閃光燈就少用的人。)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