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oxen wrote:
對我來說線條越平直、所在位置越高、10/30線越接近、全開和中位光圈線越接近,這顆鏡頭越好
我是這樣看MTF的
第一當然是絕對數值,越接近1越好
第二個平緩性很重要
一般拍攝比如說人眼,不會剛好放在正中間吧?
如果你常常不是中心構圖
那麼畫面2/3的位置,數值也不能掉太低
第三個實線(波動)虛線(幾何)線條越接近越好
代表後面的散景比較好看?
第四
與其說10/30線越接近
不如說30線甚至50線的數值越高越好
10線仍有參考價值但比較低
jenhoxen wrote:
了解。您拍攝題材可能(恕刪)
assis1123 wrote:
output是成像
input是實物
assis1123 wrote:
所以沒有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assis1123 wrote:
如果考慮感光元件的有限相素密度
數值還會再打折扣
比如說50對線用45MP sensor採集數值是0.8
用24MP去採集數值可能是0.4
assis1123 wrote:
比如說你用R5
那你應該去看50對線的MTF曲線
才能真正表達你的系統的解像力
crossmatch wrote:
MTF 圖內 Y 軸是 light transmission, 1.0 即 100% 光線穿透鏡頭, 而不是成像與實物100% 像真
crossmatch wrote:
廠牌測試標準不會完全一樣, 單是 Sigma 已經會分出由 diffracted light 與 Geometric light 來測試MTF 結果會不同真
assis1123 wrote:
不同色光會有不同表現,
這應該是常識
assis1123 wrote:
diffracted light 與 Geometric light 表現本來就不同
assis1123 wrote:
最嚴格標準應該是用連續頻譜的太陽光模擬
crossmatch wrote:
light transmission 100% 在 MTF 圖上只是黑色與白色而己, 但實物是有不同色彩表現. 沒有測試其他不同色彩光線的穿透及影響. 又怎會是實物完美成像 ? 除非只是拍黑白照片(恕刪)
assis1123 wrote:
C大這裡您的理解有個(恕刪)
crossmatch wrote:
以上是色彩管理學的做法. 但問題是 MTF 圖表根本就不會量度任何色彩的 LAB 值及 Delta E. 更何況MTF 圖上只有黑白兩色, 沒有其他顏色可供量度.
開宗明言, MTF 只量度對比度與解析度, 不會量度色彩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