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快訊】Nikon Z-NOCT 58mm f/0.95 正式發表!售價遠遠超過想像

an6550696 worte:
說到底轉接也是發燒友一廂情願而已,整個成像肯定不是設計師的原意。


這點我同意. 不過在 Sony 還未有大砲前, 比 N58 0.95 更貴的 EF400 2.8, 600 F4 一樣有人寧捨原廠機身, 也以接環用在 Sony 上..
junk89 wrote:
這支58mm F0.95...(恕刪)

沒錯,確實會有很大問題。

這種自動對焦環,適合是在過去老鏡頭,主要是在於過去都是全鏡組對焦,所以本身對於影像並不會違反原本光學設計。

ZF 85/1.4(全鏡組透過對焦環下螺旋紋路進行移動,其對焦行程為焦距函數,也就是焦距越長移動越長)


近代鏡頭,主要由於要克服近距離像差組成是不太一樣,所以就推出所謂浮動鏡組FE(Floating Element),NIKON叫做近距修正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
他得設計主要是鏡組移動是不同距離,手動鏡頭來說,就是設計不同螺紋組,讓各鏡組進行前後不等距離移動



ZF MP 50/2,可以看到有多個鏡組是分開移動不等距離。

leica 75/1.25





所以近代鏡頭大都有浮動設計,這個設計最麻煩是根據不同距離要移動不同距離,所以並不是你去讓浮動鏡組移動一下就有作用,他的設計就是每個鏡組在每個對焦距離下,就是不一樣,差一點都不行,這個也是一些老鏡頭師傅是不會去修有浮動鏡組的手動鏡。
自動鏡頭的浮動鏡組是一個镜桶模組,所以就不會像手動鏡頭那樣困難。
NIKON 60/2.8 micro對焦鏡組
crossmatch wrote:
另外剛從 Sony 網友中學會, 買個 Lm-ea7 + 接環, 這支驚天泣鬼神的 58mm F0.95 在 Sony 無反上就有AF 買得起這支神器, 應不介意多花一點轉會, 擁有最強合體 ...(恕刪)


這樣不能接的

沒有辦法把法蘭距短的鏡頭接在法蘭距長的機身上的

除非做一個內凹的接環........但這樣應會打壞cmos吧

不過z環的接環口比s家的大

也沒有辦法凹進去呀...........
an6550696 wrote:
其實這種推鏡的方式並不好,以前用SONY 的時候就試過轉接推ZM 鏡,結果暗角一堆,鏡頭解析力奇差⋯⋯
就真的僅限於推的動能對焦⋯⋯精神面貌跟用在LEICA 上差超遠的,浪費了鏡頭本身的價值。
說到底轉接也是發燒友一廂情願而已,整個成像肯定不是設計師的原意。

ZM鏡啊.....暗角和邊角解像力差應該是選到BIOGON鏡頭吧,初期sony機身還會紅移吧
現在s的cmos開口大了,應該會比較好一點,另外用DISTAGON的鏡頭就不會差太多,當然還有一個前濾鏡厚薄的問題,這篇有討論到就先看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7&t=5919541

我記得z7前濾鏡比較薄,轉接zm鏡的話表現應該會比較好

另外甚麼設計師的原意還是一廂情願我是不知道啦,只是要多一個自動對焦的功能可能要多付一點代價而已,否則就手動對焦啊,取捨而已吧

尺有所長,吋有所短,就看個人怎麼選用鏡頭來發揮其長處,避開缺點而已
diffusionless wrote:
所以近代鏡頭大都有浮動設計,這個設計最麻煩是根據不同距離要移動不同距離,所以並不是你去讓浮動鏡組移動一下就有作用,他的設計就是每個鏡組在每個對焦距離下,就是不一樣,差一點都不行,這個也是一些老鏡頭師傅是不會去修有浮動鏡組的手動鏡。
自動鏡頭的浮動鏡組是一個镜桶模組,所以就不會像手動鏡頭那樣困難。

又多學了點,感謝
crossmatch wrote:
不過在 Sony 還未有大砲前, 比 N58 0.95 更貴的 EF400 2.8, 600 F4 一樣有人寧捨原廠機身, 也以接環用在 Sony 上..

所以到現在那人還是sony機身接EF400 2.8或600 F4嗎?
如果還是,那該檢討的是原廠吧
不覺得這隻鏡頭在台灣能大賣
應該沒多少人會砸24萬買手動鏡折磨自己
除非是真的有這方面需求的專業攝影
電影的話直接買電影鏡就很可以了
不然sigma 35 1.2跟40 art應該也是很猛的選擇
對了這兩支是不是01都忘記介紹了
一些市場上口埤很不錯的鏡頭一起打包應該都不用24萬
焦段也更齊全更好用
yang stephen wrote:
這樣不能接的沒有辦法...(恕刪)


如果依然是以鏡內鏡片運作進行對焦, 你的說法是對.

但LM-ea7 的對焦原理根本就是以改變鏡面與CMOS 距離來進行對焦. 如果不能完全吻合, 我估計情況應如外加近距接環 extension tube 一樣, 失去了無限遠, 但最近對近對焦距離卻縮短了
junk89 wrote:
所以到現在那人還是sony...(恕刪)


那就很難說.

以本人為例, Sony 的吸引力未致於令我賣掉所有 C, N 大砲轉投 Sony 機鏡陣營, 甚至我連一支 FE mount 的鏡頭也沒有.

但很遺憾, N / C 的無反相機也未能吸引我買入, 所以現在還是不三不四的以接環亂配, 當然只屬玩票性質. 我應算是異類罷 別認真..

A73 + Canon EF 300 2.8 L II + EF 1.4x III



A73 + Nikon AFS 200 F2 VRII


手動鏡在現代是一定不會大賣的
但otus 系列的出現 代表了畫質上手動的確能做到更高標準
0.95 本身就是很難取代 再加上極高畫質(估計會比leica 更好,中國品牌就不用比了)
這也宣示了新卡口的新標準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