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一個朋友的生日趴 帶著手上的D200+18200去
想說可以拍團體 也可以拍特寫....
結果拍回來 被另一個朋友嫌到不行!!
基本上 靜態的部分都沒有問題(VR II還有問題就真的是我手殘了!!)
但是對於人物特寫 為了捕捉自然的感覺 及不驚動被攝者
90%以上都不用閃燈 而以ISO3200拍攝
但因為環境過暗 快門速還是拉不太上來
好死不好 拍出來的一堆照片 就在那個1/X秒
眨眼的眨眼 轉頭的轉頭 還有一堆嘴巴張一半跟白癡一樣
偏偏沒動的地方都很清楚啊 不然還真的叫大家擺好POSE給我拍嗎??
我已經儘量過濾再上傳了 還一堆被打槍....
自此就開始對大光圈產生了怨念....
VR II的確是很神沒錯 但要看主要拍攝的題材而定
如果是拍靜態 VR II確實比較重要
但如果是拍人物動態 拍活動 VR II可沒辦法讓時間暫停!!
一個眨眼一個張嘴需要多久時間?? 差那0.00幾秒 就可以把美女拍成白癡....
18200真的是非常棒的鏡頭 我並沒有否定他
在戶外要拍街景 要拍人文特寫 一鏡通殺
但進了室內 真的唯有大光圈才是王道!!
不過說真的 既然機身是D300
在室內就不用考慮 ISO 6400給它開下去吧
一縮圖根本沒差 加上高ISO的顆粒 還把美眉的小細紋和粉刺自動修掉
當然我很鼓勵你衝個1755 因為小弟正在積極尋覓二手~~
如果收了1755之後又想賣的話 還請通知小弟一聲!!
dragun55 wrote:
樓上的心情我感受到了...(恕刪)
唉...看完大家推薦還是不知道要買什麼...

這兩隻鏡頭可以用內閃嗎?
之前好像有看到有人說17-55用內閃會有黑影,這是真的嗎?
那18-200呢?
我的相簿 http://photo.xuite.net/blackeyecat
blackeyecat wrote:
這也是為什麼看到18-200這麼容易出問題,我還是要把他列入考慮的原因...
畢竟他的防手震太強了.....(恕刪)
其實我對於鏡頭的畫質挑剔度不是很高(眼睛不好,看不太出差別),不過18-200在近端時的空間變形感比較重,這點倒是很容易比較得出。
我認為鏡頭的選擇還是要先考慮到個人主要用途,對於那些想在暗處裡拍四處奔跑小朋友,因而覺得VRII沒啥鳥用的朋友而言,我完全贊同他們的論點,因為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拿相機/鏡頭拍啥,並針對他們的需求尋找適當的鏡頭(此種狀況下當然是光圈越大越好)。但是對於那些凡事都說『上SB800,上腳架』的朋友們,我也想說,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就算你有力氣扛這一堆機絲去,人家也不見得准許你用的場合。例如我個人就非常喜歡參觀世界各國的教堂、廟宇、博物館與美術館這些地方,像這類的地方是既不許用閃燈,更不可能架腳架,此時VRII與高ISO的組合就變成唯一可用的選擇,畢竟掛在牆上的名畫或者教堂裡的雕像並不會亂動或跑來跑去,如何靠快門與ISO值的組合將現場最真實的光線感覺收錄下來,是我拍攝這些靜態畫面時最想做到的重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