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stephen wrote:
【這是一個為泥坑拍...(恕刪)
恭喜~stephen~大開樓



火冠戴菊 / Flamecrest

ISO110 , f/5.6 , 1/200 , 500mm , 手持

ISO200 , f/5.6 , 1/200 , 500mm , 手持
Nikon D850 + N 200-500mm f/5.6E

ychbo wrote:
原圖未裁...謝謝...(恕刪)
看起來是跑焦了
東方蜂鷹
學名Pernis ptilorhynchus
俗名鵰頭鷹,蜂鷹
界名動物界
門名脊索動物門
綱名鳥綱
目名鷹形目
科名鷹科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
體色多變異,唯頭部小、頸部較長為重要判斷依據。過境鳥。嘴爪彎曲銳利,以小型動物為食。出現於闊葉林。主要食物為鼠類、小鳥、昆蟲。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闊葉林
族群狀況稀有種
D850 + 800 mm f5.6e 原圖未裁
ƒ/5.6 800.0 mm 1/2000 ISO 1600

Nikon D500
tamron 150-600mm g1














Daheng99 wrote:
唉...我家老婆都...(恕刪)
為何有此一說呢?
林永彬 wrote:
010101010101...(恕刪)
謝謝林大美麗的公灰喉山椒
reptile wrote:
Nikon 大師 S大開的版,來捧場衝人氣是一定要的。
先來兩張:不同機身拍的...(恕刪)
R大,對我而言,您明明就是前輩
別這樣折煞小弟了
謝謝R大的支持,有空多來走走
komatsu1122 wrote:
想當初, 我也是看...(恕刪)
美麗的花鳥版
iflash wrote:
問題的可能性有很多...(恕刪)
I大就別客氣了
多貼點吧
ychbo wrote:
原圖未裁...謝謝...(恕刪)
由您這張圖
我和賴醫師的看法一樣,我覺得比較像是移焦了
您不妨試一下
架好腳架拍攝我最愛用的1000元鈔票,將鈔票照亮,別讓iso太高或快門太慢
一、使用光學觀景窗使用反光鏡預鎖,光圈全開(慢慢按,讓他有足夠的間隔時間,避免微震)拍一張
二、再用LV,使用同樣的光圈、快門、ISO拍一張
看看是不是差很多
如果使用D500+500mm,可以距離約6-7米就好
如果這樣拍出來都差不多,就是熱擾
如果就差很多了,你可能要調焦了
買個iflash大推薦的調焦軟体,我覺得也是很不錯的主意的
至少我就覺得很好用
我個人的15人小群組就買了三套了....大家都很讚賞
summersting wrote:
恭喜~stephen...(恕刪)
S大你太太毒了.......這隻火冠怎麼這樣近給你拍呀,真是太佩服了
mm-lai wrote:
看起來是跑焦了
東方...(恕刪)
賴醫師果然是放毒放不完........沒有關係,我慢慢來就好了
rainking6776 wrote:
來支持一下鳥樓
Nikon...(恕刪)
R大,可否告知一下您的FB名字??是熟識的人??
首貼就是一堆嗆辣的圖,讓我都跪著看圖了...............
chenjihan wrote:
恭賀楊大開鳥樓,添...(恕刪)
除了謝謝,還是謝謝
謝謝大大美麗的八色............
yang stephen wrote:
為何有此一說呢?
謝...(恕刪)
我對熱對流的研究沒有特別多
因為少拍水鳥,並且拍鳥幾乎都秉持30m以內的拍攝
但是目前來說即使用了840mm的等效,我總覺得移焦的問題嚴重性勝過熱對流(主要因為我拍攝距離還沒拉到60m以上)
我可以找找我有一些拍攝藍喉鴝的照片
晚點找到再補上
那時我使用D500+540G+1.4X,因為距離大約18m左右
真的夭壽遠
那時我還沒接觸軟體,同時也是高雄的大熱天在拍攝
但是那天我剛好來一次神之手,把AF微調值調對了
真的是無比銳利
頭一次看到1.4增倍鏡可以拍出如此銳利的影像
假如我找到我再補上
另外有個提示
假如要自行測焦
請記得在使用觀景窗對焦時
把鏡頭的對焦距離轉到無限遠,再按對焦鈕對焦(之所以這樣轉對焦距離是因為結果會有所不同)
如此再跟LV拍得做比較
不過Focal軟體真的是偵測到我們肉眼不太確定能察覺的細節,並累積趨勢變化XD
藍喉鴝照片找到了
不過JPEG檔有遺失改天我再處理
我先抓一張RAW轉JPEG,就無修無裁直接丟上來
雖然說沒有到真的很準(當初就沒用軟體隨便亂調,假如要的話我現在用軟體調,拍出來可以更利)
但是我覺得這才是大砲加增倍鏡的正常表現
所以其實我個人很覺得是移焦啦
這張我覺得還好,所以就直接傳原圖到01了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