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D750 預計9/12發表... (9/11已發表規格)


Shinhs wrote:
講難聽一點的750真...(恕刪)


這倒是真的!
產地應該又是非日本製

至於感光元件希望是D4或是D4s
機身強度比造D810
ANDY IMAGE STUDIO : http://www.andywed.com/

aa132600 wrote:
小弟在升級全幅前也怕...(恕刪)


非常同意喔, 一個i5已經很好推, 我的電腦也是2年前產品, 推D800完全沒有難度, 將來的電腦只有越來越好推, 所以現在有3600萬像素是必須的, 其實現在還聽到D800像素太多也太落伍了吧

多像素看慣了就回不了, 像素多就是細膩, 隨意裁剪也可以, 硬碟空間也越來越便宜的情怳下, 3600萬像素已經不算多
bioeric wrote:
年底前很快就可以看到Nikon D750+10


Nikon只要記取教訓,乖乖賣能把產品做好的價格,這種"加10"現象應該是快樂的代表(例如D800→810)
我想每個人對處理D800 RAW的速度 "快" 的定義不同

小弟之前借了朋友的D800拍了一些回家處理了一下

是覺得很慢很不順手所以打消念頭

D750的畫素與連拍速度我是相當期待~


JIARU wrote:
我想每個人對處理D8...(恕刪)


Nikon的raw檔以及編修軟体一向很倚賴CPU速度及ram多寡(俗稱很吃CPU及RAM),所以要升速首重這兩者;但如果最快的CPU仍不夠D800用怎麼辦呢?

個人經驗,主板、HDD、I/O安排都有影響,我是i5 2500K,ram加到32G、系統及cache分開且都是SSD、待處理檔案及處理完存放位置都是萬轉HDD或SSD,這樣的安排一次處理幾百張D800 raw檔感覺尚可接受.


jenhoxen wrote:
Nikon的raw檔...(恕刪)


不用那麼強啦

我的iMac 27吋也是很夠用~~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blueonion wrote:
老實說管它型號是多少...(恕刪)


說真的A7系列是有比較輕
之後如果推出了恆定F2.8大三元之類的
肯定是頭重腳輕
總重量其實也沒差到多少
如果要輕便選EM1+12-40mm不是更好??
畫質也不差

泥坑是個很照顧老用家的廠商
看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萬年的F mount
如果要發展無反光鏡FF
目前所有的鏡頭都因為鏡後距縮短變成要重新設計
NON-AI AI AIS D G鏡等等全部都不能用了..
當然如有轉接環則例外
但就失去了輕便的意義了
感覺泥坑不太像是會做這樣事情的廠商

jenhoxen wrote:JIARU wrote:我想每個人對處理D8...(恕刪)Nikon的raw檔以及編修軟体一向很倚賴CPU速度及ram多寡(俗稱很吃CPU及RAM),所以要升速首重這兩者;但如果最快的CPU仍不夠D800用怎麼辦呢?個人經驗,主板、HDD、I/O安排都有影響,我是i5 2500K,ram加到32G、系統及cache分開且都是SSD、待處理檔案及處理完存放位置都是萬轉HDD或SSD,這樣的安排一次處理幾百張D800 raw檔感覺尚可接受.


正解。
個人用的CPU也是這個等级。
記憶体加大有助於LR的處理速度。
HDD高轉速有助於檔案存取速度。
分別存放待處理檔案及處理完的檔案,有助於存取效率。簡單說就是硬碟別塞太滿,作業系統通常在寫入資料到硬碟時會儘量找硬碟較前面的磁軌的連續空間,因為越後面的磁軌存取越慢。
SSD沒有這樣的問題。
會嗎?
鏡頭群要重設計?

個人覺得DF 就是個開始
只是尼康願不願意做而已
抑或出個數位機背也是個市場
維修換機背也方便許多
coralpolyp wrote:
會嗎?鏡頭群要重設計...(恕刪)


DF仍然是有反光鏡的FX啊,提到無反跟DF有什麼關係?只是他的造型和操作跟nikon現在產品線的不同而己,既然同樣是有反光鏡的設計,鏡頭沿用本來就很合理

從有反光鏡到取消反光鏡的例子應該是拿sony早期的阿法系列和早期的nex系列來談(現在也叫阿法了)
要不變更後鏡距的設計直接使用,還要達到無反的厚度,以目前鏡頭的設計看起來應該是不可能的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