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只是數位化之下過渡期的產物(小弟個人的想法),也許初邁入數位化時,感光原件成本很高.當今半導體愈來愈發達,感光元件也就愈來愈便宜,漸漸的全片幅降價,選擇全片幅的人增多,APS市場自然會萎縮。說不定,未來幾十年APS的規格會收掉
啊啊...這棟開始歪樓了聊全幅機聊到電腦去了,真拍謝!!是我的錯20年前我得之我體檢完不用當兵,19歲我就去廣告公司上班才開始接觸電腦與攝影這塊......我那時候的工作,是負責照片修圖+去背......還沒接觸到3D動畫好了...大家繼續聊FF機吧
15、16年前大哥大剛開放,就有人預言上網、通話、記事本………整合預計於3、5年後可達成!結果呢?至少遲到了10年~~~~~話說回來,我怎麼會在15、6年後還活著???還在這打屁聊天,而不是躺在棺材裡?或已經選上總統了???活在當下,善用手上的机子拍照去吧~~~誰知道再一個15年,你我還在嗎?
太樂觀了吧要是韓廠也賣6萬多怎麼辦? 該國企業跟佛心兩字是完全無緣的小梁梁123 wrote:數位全幅全世界就這幾家在生產當然價格居高不下,看看面板廠……光臺灣就幾家了,廠商為了生存只好削價競爭!我真的我還蠻希望韓科技廠能夠在光學上能有突破並量產,等到那天到來,L,C,N,S還敢把全幅賣到6萬以上嗎??有時候玩著身邊的3C,是否該感謝韓國科技突起,我們才能平價購入這些3C產品!!日本東西貴我們從小就能體會,看看以前超任加磁碟機少說要5萬?韓廠沒生產DRAM前,128M是你無法體驗的價錢?還有……很多很多雖然我不喜歡韓國,但3C迷的我……還是感謝有韓國的存在!
superspell wrote:你對韓國太有信心了....(恕刪) 我只就我接觸過知道的部分說(三星DRAM的部分)以採購設備的成本而言,三星許多設備的確是可以買的比較便宜就跟同樣的設備機器但台積買起來就是力晶、華邦、南亞科、茂德來的便宜一樣(當然那間獨大的歐洲廠是沒人妄想多買幾台就可以殺價的)耗材在地化,三星做的也比台灣DRAM廠徹底,這耗材成本自然又不一樣(韓國本土廠商也是超級會copy的....)且台灣DRAM廠的技術都來自於他國居多(美日甚至以前也有跟韓國合作過)反正不是得花大錢買技術就是做出來的產品得按比例分給母廠而三星的產能幾乎全歸自己所有,這之間的差異自然又更大了然後DRAM的量率,日系的還可能好一點,美系的就....我並不是要說三星有多強(或韓國有多強),但至少以我看到的DRAM這部分要說三星競爭力沒有比台灣強,實在很難說的過去至於三星(or 韓國)整個產業的結構是否有潛在的問題或許就像你說的也不一定話說怎麼會從FF聊到這邊去了其實我也很期待FF平價化(普及化)的一天所以各大廠商,衝吧~
FF不只是感光元件成本,還有鏡頭的體積,成本,這都是要考量,如果要將整體體積縮小到微單小片幅等級,這又要付出其他代價或限制了,(如RX1的價位,搭定焦)FF取代淘汰的或許是高階APS片幅DSLR之類的,但應該還無法淘汰所有APS或小片幅,近來微單快速掘起的重點就是,整體體積輕巧化,有些DSLR價位跟微單EVIL差不多了,但為什麼買微單,就是有便利小巧優勢.tracer1000 wrote:那CX片幅呢?Nikon 1不就也要掰掰了... 本來很看好的說,但個人認為這很可惜,Nikon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重視CX,沒有利用到它的優勢,把所有鏡頭縮小化或大片幅難達到的鏡頭範圍,如RX100就把1吋感光原件優勢發揮出來了,整體體積小巧,變焦鏡的實用下還能保有F1.8的光圈(其他大片幅微單大光圈又要另帶顆定焦鏡),但到現在還沒感到Nikon 1比其他大片幅明顯突出的優點,M4/3距離太大不提,連NEX現在鏡頭都有輕巧化了,Nikon 1鏡頭方面要多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