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D800+70~200 f2.8 解毒照自己看到都暈了

mark1008 wrote:
200mm, 變焦鏡...(恕刪)


有多大差別?

D700直出



100% crop


我只看到D800真係比較鬆、軟。


小黑6,200mm, F 4 直出


100% crop

反正器材版都這樣;已經買了的,想盡辦法辯稱器材沒問題、有問題的都是人、都是別人笨不會用.承認器材的缺陷有這麼難嗎

jenhoxen wrote:
反正器材版都這樣;已...(恕刪)


抱歉喔.我沒有惡意.只是我想冒昧請問一下您買D800了嗎?
常要100%檢視

X3 CCD 是不錯的選擇喔。

曾經聽過一句話

"馬賽克元件的高畫素,就是要拿來縮圖的。"
有人說機背?

我覺得D800畫質鬆軟可能跟鏡頭解細度追不上很有關

sensor片幅上太多畫數所以畫質變差,這道可以剋服

以下 645 全片福 8000萬畫數

基本上這鏡頭解析度還不錯,畫數高但是細節都在

僅調對比,縮圖,無銳利化處理




crop




crop



順便比較同樣645全片福但是6000萬畫數




crop
縮光圈..請縮光圈
D800用2.8在拍,鏡頭都已經跟不上相機了!!
D700 12MP 光圈全開100%放大看銳,因為畫素少截取的影像也少
D800 36MP 光圈全開100%放大看軟,因為畫素多隨便一個微震照片就掛掉了

D800就像是很嚴苛的照妖鏡
要拍的好又銳利,
安全快門的觀念因該不能和焦距成1:1
鏡頭不縮光圈拍攝照片都是軟軟軟..
以上 有錯請糾正
就如同在1500W的X3 面前,只剩幾支微距鏡能有札實的成像了。
樓主要不要用微距鏡試試?
做吃的 wrote:
想冒昧請問一下您買D800了嗎?..(恕刪)


沒有,我還在觀望

悄悄告訴您,我過去十年間買過S2pro/D1X/D2H(x2)/D2Hs/D2X/Olympus E1大全套/D700,皆公司貨新品,平均入/出手價賠率超過69%

再自爆一下好了,數位化之前買過F4s(x3)/F90X(x3)/F5/F100(x5)(有出手把者皆含手把),根本就是一路跟著Nikon的AF成長(失敗)之路滾過來的,Nikon敗/我受罪,得意的日子少(就F100、D700吧),黯然的日子多~~別人在哇哇叫什麼xx萬的機器怎可以怎樣怎樣的時候,我只能說"那很奇怪嗎?"
jenhoxen wrote:
沒有,我還在觀望悄悄...(恕刪)

j兄:

有幾個問題是需要考量!

1.越高畫素時候,100%是放大率越大,12MP和36MP在100%的放大率是不同,這時候AA filter效應是一個其中影響因素,而AA也是根據不同等級予成本來過濾高解析訊號。

Leica M9, part 3, definition M9 versus M8 and D3x.
M8

放大一些



看NIKON照片



Carsten Saager





2.準焦問題!
涉及機身 鏡頭製造偏差與電子系統判斷各方面縱合在一起。

像在對焦板 與 準焦 的問題求助(有 EF 24L II & EF 100L 測試圖 )案例,就是近距測焦版沒問題但畫質有點鬆,但遠距就砲掉,後來換一顆24L就沒有這個問題。
24ZA有移焦問題的 趕快連同機身一起拿去送修吧!!


在KENT大經驗中,Kent的準焦標準 - 經驗談
挑戰 - 調不準的大兔
任何機種本身沒有校正過,通常對焦準確度都是有問題,而如果原廠有作一些韌體修正通常會更混亂。
而在使用之後,會不斷因為副反光鏡拍打過程會產生變形,大部分會有後移也就是相當是副反光鏡微小凹陷變形,合焦位置會往後移。

『D800の左AFの問題』 の クチコミ掲示板
D800 + 85 1.4G Controlled AF Test Results: Left AF point definitely bad.

假設是模組再合焦判斷出錯,那就會產生統一性對焦錯誤。
但仔細來看不同位置其實合焦位置都不同,也就是副反光鏡整個面其實不對,所以有些對焦在前有些在後。)
可以看到CA變化都不是一樣。
85/1.4G 軸向CA部分(照片焦平面後移就是focus shift現象,是球面像差下降造成變化)
F1.4
F2.8



紅色圈圈是副反光鏡依靠位置,NIKON設計有隱憂,一邊是懸空,左邊非對稱支撐這個會有問題。
D3反光鏡室背後
1DS2前方
大兔機身DIY調焦 – 完整解說
diffusionless wrote:
j兄:有幾個問題是需...(恕刪)


D大,您的思考似乎是以Canon1D(Kent大的調焦心得)為基礎延伸出來的,偏重在機械誤差問題,與Nikon原生的對焦不準並不相同!

Canon從有1D以來就有45點對焦系統,並不缺乏[正確鑑別焦點位置]的能力,只是硬體調校不夠仔細,沒法準確定點到那個位置,這時user自力救濟一下,通常可得滿意結果.

而Nikon是一開始就走錯方向(或者說走了一個輸給對手且扳不回來的方向),Nikon設計人員從單點(F4/F801)跨出第一步時(F90X),認為[連續的對焦點才是準確追焦成功的關鍵],此後對焦點都是往大面積的方向思考.大面積代表同時會涵蓋不同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識別技術來分辨誰是主體(例如從F100加入前景優先)而不一定有效;D3加入色彩識別、D4加入人臉識別則是改行Canon方略(小面積多點)之後的事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