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狼仔 wrote:其實上面所貼的邊緣影...(恕刪) 那個光暈、正確的說法叫「色散」而靠近邊緣的殘影、稱為「慧星像差」也就是28mm F1.4D跟Nort 58mm F1.2最有價值的地方透過高精密研削鏡片來消除慧星像差......
光學鏡頭的成像焦平面,其實往往不是在一個絕對的切平面,成像的聚焦點形成的焦平面很可能是一個盤子狀的內凹或外凸的球面。使用不同的光圈值,也改變這個成像焦平面的形狀和位置!一般來說這叫焦點偏移現象(這跟自動對焦移焦無關喔),每一支鏡頭都存在,只是程度差異高低(約數十微米的差異)而已。小黑五的問題會不會跟焦點偏移量過大有關?我不是很確定,不過....鏡頭的像差,除了測試照之外,建議還是讓儀器來double check比較好。
這幾天也終於有空,趕快來測一下我的小黑五,條件跟Ken大不一樣的是 +0.3EV, 1/2秒.晚上在家裡測,光線暗了點.我在圖裡有保留 Exif.同樣是ISO 100, 95 mm, F5.6. VR Off, 不過我是上 Manfrotto 345 小腳架,^_^"附上右下角原圖裁切.
lliu0130 wrote:這幾天也終於有空,趕...(恕刪) 看起來成像不錯喔!您方便提供原圖的縮圖嗎?方便看出相對位置另外我這支在左下角就很清晰、比較有問題的是左下角以外的三個周邊加上上面幾個小黑五的Sample、我的狀況看起來蠻平常的...
不會啦,因為NIKON已經把小黑四給停產,現在二手市場也不好找,所以還是快樂使用小黑五港都狼仔 wrote:只是既生瑜,何生亮,AF-S 80-200 F2.8與AF-S 70-200 F2.8 VR真是難以抉擇blockquote>
很高興看到這篇支持小黑五的文章,讓我對小黑五的信賴感, 更增加許多. 也謝謝板主的用心.雖然有時所拍攝的結果, 不見得相當銳利,但所呈現的顏色飽和度, 還滿討喜的.也順便貼幾張前幾天爬山時遇到的彌猴參考.其實, 只要能補捉自己所喜歡的片刻,只要差強人意, 基本上, 都還滿容易滿足的.D2x + 小灰五 + SB600 兩隻同焦段鏡頭, 有時總是難以取捨, 各自的特色, 如人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