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我終於把妳娶進來....Carl Zeiss Distagon 1.4/35 ZF.2 T*


niagarawin wrote:
Zeiss跟日本學壞...(恕刪)

請問是自己揣測嗎?



ZEISS有在雜誌上談到,ZF使用的是SCHOTT玻璃,哪來HOYA玻璃?
而且世界光學玻璃都已經有統一規範,當然祥細一些微小差異就不是很確定一樣!

德國SCHOTTOptical Glass(Optical Glass Catalogue 2011)Data Sheet catalogue .



環保玻璃就是不含鉛 砷 鎘 汞等有毒元素,這些是在於折射率與製程上需求使用到,環保玻璃無法用這些便宜的方法製作,才是造成後面光學玻璃成本提高原因,SCHOTT是會在前頭標示N代表過去同系列但不含有毒元素的環保玻離,很多鏡片成本會提高非常多。

這個就像原本便宜大碗的鉛錫合金管制後,以後不能在使用便宜錫鉛合金,變成要用錫銀銅或其他去配置,主要成本是提高。

也就是環保材料除了一些高分子要可以分解而使得耐用性會有影響,但對於大多數工業產品,大都是要用更高價成本來取代過去低成本材料費用,這個才是問題所在。

再來就是像鑭系(S:這沒有放射性)型號用L開頭表示,原本全世界幾乎都是大陸便宜供應,但後面大陸後來對於歐美日等在囤積的危機,而開始提高原本價位與管制,使得這系列變高價許多。





別老是用什麼材料做出怎樣效果,實際上,光學靠的設計與製程技術各方面整合,在過去有限玻璃材料也是可以做出相當好光學表現,像以NIKON ED鏡片也只是FK系列中高色散低折射光學玻璃的一支脈,一些人老實用使用ED UD或APSH非球面玻璃等來說明用料,但這個可不是煮菜料理,甚至料理昂貴材料用炸,差異已經不大。

NIKON玻璃廠HIKARIOptical Materials

像模造非球面也不是像高分子那樣液體注射,而是已經做好大概形狀之後,配合低TG光學玻璃在較低溫下,以模具進行修正,NIKON則是已經可以精密度到0.1微米,而模仁加工與使用白金與低沾黏鍍膜則是各家機密。




另外請記住一件事並不是ZEISS不如過去那樣,一直以來ZEISS企業經營模式都是一樣,一直都是用各種成本定位為各種機身系統作鏡頭,從大型相機到後面135相機,一直以來ZEISS企業風格並沒有改變,只是大家在跑步一樣,各家都不斷在增進自己一些能力與技術,也就是過去遙遙領先德系並不是學壞或如何,而是差距在進步中漸漸模糊。

但基本上假設有參觀LEICA和ZEISS就可以更清楚看見兩家一些基本不同,風格其實沒有變。徠卡的光學理念


像是過去NIKON是專門提供美國半導體設備的鏡頭,但是後來NIKON技術趕上之後,就取代原本供應廠商。

allencafe wrote:
個人擁有這顆ZE版的...(恕刪)



請問你的Flickr裡的相片是ZE.35/1.4拍的嗎?

抗耀光很差

爬山的阿光 wrote:
沒那麼爛吧!!!不信...(恕刪)

光兄
01的鄉民應該都知道
您的器材是又"貴"又"重"

但C/N/O/S似乎沒有同規格的玩具
可以跟您這一棵PK
回覆duck egg 兄:
這張連結的前二張是35/1.4拍的,其他正方形是120的。當天起霧沒陽光,沒試過與太陽對尬
不知道這樣抗耀光是好或不好....參考看看...不過到覺得縮光圈的星芒不是很好... ZE版






alvin-106 wrote:
不知道這樣抗耀光是好...(恕刪)


Alvin大拍得好棒!
個人覺得要比星芒可能不及Canon 16-35 了
但散景及邊緣變形控制真的不錯!

allencafe wrote:
Alvin大拍得好棒...(恕刪)

allencafe 兄:

目前ZF鏡有很多顆都有這樣趨勢。

Carl Zeiss Distagon T* 21mm f/2.8 ZF Lens Review

開放光圈
縮光圈

CP.2也有同樣趨勢Carl Zeiss CP.2 Distagon T* 35mm T/2.1 ZE Lens Review - Test Report Part II (Flare,




Canon EF 16-35 mm f/2.8L II USM


Re: Canon EF 16-35mm f/2.8 L II USM - Coke Bottle


Canon 1Ds mark III with 16-35mm mk II



以上不是在挑16-35L問題,而是鏡頭設計時候都會有缺陷死角,某些光線 角度或距離等可能特別差,像NIKON 14-24解析力不錯,但星芒就比較不規則不是很好看,鏡頭的星芒測試« Kirby

diffusionless wrote:
allencafe ...(恕刪)


diffusionless兄:

看來連電影鏡頭都難以避免,謝謝你提供的資訊。
目前使用35/1.4 這顆感覺它在室內微光的畫面較討喜。
不知大家為什麼那麼在意耀光,我倒覺得有點光斑可以強化日照的感覺,還滿不錯的。



像這張,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是大爛片,但我是覺得很有艷陽高照的氣氛。
diffusionless wrote:
另外請記住一件事並不是ZEISS不如過去那樣,一直以來ZEISS企業經營模式都是一樣...(恕刪)


現在歐美企業是金錢第一老大作風廣告不可儘信,實際上Zeiss鏡頭送修的比例還不少噢!
Zeiss跟Leica的企業做法跟風格差異很大,鏡片的要求與生產製程也不同,
早期Leica也有找日本代工品質無法維持最後還是放棄了。
ZF早就不是用Schott,ZF生產材料由Cosina在日本取得符合Zeiss規定而已,
日本啤酒當德國啤酒喝也不是不可以啦! 一樣能喝!
當今全球國際化的生產模式買德國鏡頭也不見得100%德國製造的。

另外,Zeiss 出人意外的發表一支新鏡頭 ZF.2 25mm F2.0.
使用兩片非球面鏡片,價格預估5萬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cal length 25 mm
Aperture range f/2.0 – f/22
Focusing range 0.25 m – infinity
Number of elements/groups 11/10
Angular field, diag./horiz./vert. 81°/71°/51°
Coverage at close range 219 x 144 mm
Filter thread M 67 x 0,75
Dimensions (with caps) ø 71 - 73 mm, length 95 - 98 mm
Weight 570-600 g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