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tayu wrote:每次看到灰鏡都不知道...(恕刪) 沒錯!官方價錢是一樣但是台灣總代理的公司貨不進白色而部分水貨商有進、但是會刻意拉抬價格至於其他部分、使用上就沒啥不同就跟買同款汽車、不同顏色烤漆而已^^
從 D100 到現在, 我換過 D70, D200, D2X, 這裡討論過的鏡頭我也有 N17-35(已脫手), N17-55, N18-70, Sigma 18-50 F2.8先別說我炫耀或是敗家, 我只是一個努力工作小有積蓄的中年人, 但我有一個像藝術家般的頑固個性, 就是吹毛求疵.先說說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鏡頭的存在? 因為有需求, 並不是所有的場合你都會選擇帶品質最好的鏡頭出門, 否則只要掛一顆定焦鏡不就結了?但有時你會求方便, 所以就有了購買 Sigma 18-50 的動機, 但白講, 雖然 S18-50 個子比 N17-55 輕巧許多, 銳利度也不錯, 但周邊暗角與鬆散的問題即使縮光圈也解決不了, 所以 S18-50 只適合不太挑剔的隨性之旅, 或是拍拍淺景深的人像, 或是轉成黑白照, 那 S18-50 + D200 的輕巧會是我出門的選擇.但如果你要到一個人間仙境, 或是你要肯定每一張相片的品質都無從挑剔, 那 D2X + 17-55 將是唯一選擇.17-55 讓人又愛又恨, 先不說花了多少銀子, 實在是他塊頭太大了, 我的習慣都一定替鏡頭掛上遮光罩出門(防刮防塵), 而 17-55 原本就巨大的體型, 加上遮光罩以後簡直就可以追的上小黑, 所以只要是會走遠路, 會在相機包進進出出許多次的場合, 我都絕不帶 17-55.18-70 是 D70 的 kit 鏡, 其實品質比 18-200mmVR 要好上許多, 我曾經有一次到 Banff 國家公園, 我只選擇了 D2X + 18-70(17-55, 18-200VR 全丟在家裡坐冷板凳), 原因是輕巧, 焦段比 17-55 還廣, 銳利度可以接受, 而事後證明也沒選錯.坦白說我雖然花了不少錢, 買了不少東西, 但每次出門還是會發愁, 就像女人不知該穿什麼衣服出門完全一樣, 現在我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攜帶 D200+Sigma 30mm 1.4 定焦鏡, 原因還是小巧, 而且這是我所有器材裡可以組合出來最小體積, 最佳品質的組合.要照像? 先要養成隨身攜帶. 要練功? 也得先劍不離身, 17-55? 饒了我吧!
hd1956 wrote:這個道理很簡單吧Im...(恕刪) 絕對的認同!!我跟老爸上次去看Lexus...在門口放了一張表,標示著Lexus、BMW、Mercedes的比較表,銷售員跟我說Lexus的馬力、內裝都比BMW跟Benz還好,價格差很多...便宜很多......,我老爸跟銷售員說 "我比王永慶年輕,長的高,比他帥,比他風度翩翩,力氣比他大......你是女人,你要選誰。........連銷售員說...阿! 先生不能這樣講啦.......當然是選王永慶阿......靠!!!
17-55 mm很好用呀 !我的 18-70mm都用不到,17-55mm 發色很美, 且又不是建築圖面翻拍, 要那麼利做什麼? 要利用定焦鏡呀....昨天拿它拍我的聯力鋁機殼, 忘記將裝在上面的SB800開機,低光源拍出的像, 還滿有感覺的
10年前接觸攝影,現役鏡頭新舊都有,分別為20mmf2.8s、50mmf1.8d、ais50mmf1.4、85mmf1.8d、17-55mmf2.8g、35-70mmf2.8d、24-85mmf2.8-4d、小黑二,現役機身是D70,老實說這些鏡頭使用在數位機身D70身上,不比其他,單比銳利度的話,17-55是不輸定焦鏡的,特別是在開放光圈時,這是個人使用的感想,可供攝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