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丸 wrote:
有相關的離港資訊嗎?...(恕刪)
從基隆港駛離後,會朝宜蘭航行
因為只是純粹在基隆港避風雨
西班牙古船這次是受宜蘭之邀而來的
屆時在宜蘭時會開放登船參觀

小弟第一天晚上凌晨就拍了幾張照片,趁這機會分享一下




另外,還有基隆港特產...我猜外國人看了會傻眼......



由台南市政府執行,觀光局補助,復原鄭成功當年渡台船舶,日本人叫唐船,中國叫華南船,現在已經更名不叫戎客船,目前已經下水,目前在儀裝,這張照片是大概今年五月七號拍攝,據了解年底可以完工,要訓練水手後,明年年底要首航日本平戶-鄭成功出生地。
這艘跟基隆港安達魯西亞比可能稍微小一點,中國一直沒有復元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也很可惜,其實寶船跟這艘也很像(大同小異),華南船可大可小,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寶船非常大,如果以今日觀點來說,鄭和寶船大小約等於一艘遠洋貨櫃船(5000teu左右),規模之大,240艘船(等於帶一個艦隊出海),歐洲要這樣出海規模,大概也要一兩百年後,可見得當年中國造船工藝(安達魯西亞大小大概只有900teu貨櫃船大小)。
15世紀~17世紀地理大發現就是由中國鄭和先敲開,比葡萄牙早了十幾年,比西班牙麥哲輪早了將近快一百年,不過中國沒有持之以恆,反而顛倒鎖國(不過鄭和七次下西洋本來就不太是要探索,是找人XD,目的跟歐洲人不太一樣)。
台灣在清初,鄭成功到台灣,為了反攻大陸,其貿易船隊也很有規模,不過後來閩南沿海的遷界禁海,傷到台灣鄭氏很深,再者鄭成功後繼者無力....
其實台灣應該要重視海洋 自然 文化 科技,可是目前好像沒有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