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標明是DX的鏡用在DX機上還需要X 1.5嗎?

presario2833 wrote:
紅字部份如果是說焦距...(恕刪)

恩!

那個是<等校焦距值>,是一種對應到135的同樣視角時的焦距值!


焦距是一個光學上主點到焦點位置,本身是只能因為光學結構變化而改變!

但光是只說這個鏡頭焦距是50mm,這樣是不曉得這顆鏡頭拍的時候到底是怎樣!

必須要知道他在最後投影位置也就是感光元間有多大才知道,可以拍到怎樣!
焦距對應視角關係,所以很多是因為習慣過去135的關係方式,所以會給予一個轉換方式讓你知道!

如果完全沒有這個背景的人,其實是不太需要用這種轉換方式!

像是一開始用APS DSLR,35mm左右就是標準,到17mm開始就有廣角,50mm就有望遠,就這樣下去就好,也不用去管什麼等校焦距!





這個帖開始進入,有意義的討論了,很好~

繼續受教中~
快樂阿比兄
SElephant wrote:
這個應該說是沒解釋清楚!
如果要很考究的說,應該是『如果要與135規格的相機拍出相同的視角時,該機身上的對應焦距值』,感覺好像在繞口令
所以,這個數字的確是焦距,而不是視角(視角的單位是degree或rad吧?但是人家明明是標示長度距離mm......),只是這個焦距數字與135相機上的等效焦距數字之間,是透過視角相同的關係去連結。


謝謝說明,我的表達意思真的不夠清楚~你的說明比較能切中要點~謝謝.
快樂阿比兄

presario2833 wrote:
20mm的鏡頭在4/3 aps-c 135 120上面的焦段就都是20mm,景深相同,



關於這一點,我所知道的好像不同。

本討論串如果再提到景深,就會更複雜了。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其實不同片幅焦長轉換率的用意,就是要讓人知道 "當這支鏡頭接上此機時,倒底算哪種鏡頭"

大家都知道135規格下,50mm就是標準鏡頭

阿不同片幅要得到這個標準鏡頭的"視角" 必定要在焦長上做變動

4/3片幅接上25mm實體焦長的鏡頭,視角是多少?

那他就告訴你,4/3片幅的只要乘上2就會變成等效135的焦長

所以4/3片幅+25mm實體焦長的鏡頭的視角 = 135系統下的50mm實體焦長的視角

SO~4/3片幅上,25mm實體焦長的鏡頭=標準鏡頭

這個用意就是要告訴你,視角是多少

樓上有人有提到,假設大家早先常用的不是135,而是APS規格的話

現在買135片幅機種,說明書還告訴你焦長轉換率要用除的呢
(假設大家常用APS,那所謂的FF機應該會變成APS片幅)

至於景深部份, 實體焦長不變之下,其實片幅越小 景深越淺 (有關CoC大小)
(其實就是片幅不變,實體焦長越長 景深越淺啦)

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FF的景深比較淺因為大家都比相同視角而不比相同焦長

實體50mm,換算等效135~ 4/3得x2 , N家APS機得x1.5 , FF機種則只要x1

所以說~ 135上接50mm鏡的等效焦長 , 4/3機種的鏡頭得除以2, APS得除1.5(有的1.6), FF機種除以1

那這樣看來~~ 相同視角之下,好像越大片的也越長吼

所以FF機種的景深~ 大家就覺得淺囉

小DC廣角端實體焦長都個位數的,所以那景深才長的嚇人阿
SilverEarth wrote:
至於景深部份, 實體焦長不變之下,其實片幅越小 景深越淺 (有關CoC大小)
(其實就是片幅不變,實體焦長越長 景深越淺啦)
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FF的景深比較淺因為大家都比相同視角而不比相同焦長


大師~~大師~~

小弟可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b


愈看到後面,完全不曉得在說什麼@@
有人可以幫忙翻譯一下嗎


如果同樣焦距、同樣距離、同樣光圈,不同片幅
120、135ff、aps-c和4/3,哪一個淺?

聽說有公式可以算= ="
遊戲人間一遊子 wrote:
如果同樣焦距、同樣距離、同樣光圈,不同片幅
120、135ff、aps-c和4/3,哪一個淺?

我是認為景深應該相同,
景深是準焦主體前(近)後(遠)能清楚的範圍,
要跟片幅(左右 或稱 寬度不同)扯上關係?很難理解。
roachc wrote:
我是認為景深應該相同

這個嘛@@"

去翻一下資料囉......其實我超懶的

像CoC模糊圓啦、景深寬容度之類的
由前輩們負責解說好了= =\~/


拍個照還要拿計算機算太累....快到睡覺時間了= =bb



原來我表達能力這麼差 =A=

總之就是~

大家都知道,不同感光元件大小 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焦長轉換率

為的就是統一為135 (或者把它虛擬為135系統下的焦距)

4/3的25mm 換算會變成 50mm
APS的31.25mm(N家是33.3333mm)換算也會變成50mm
小DC的那個位數焦長 換算之後若也是變成50mm

但它們的實體焦長都不一樣,卻都有著相同的視角

要是每種片幅都去記哪個長度是標準鏡頭、望遠鏡頭、廣角鏡頭

聽上去就超級麻煩吧

所以用一個焦長轉換率,把他統一為135系統下的等效果焦長(此效果說的是視角)

會比較方便大家來辨認
---------------------------------------------------------------------------------------------------------
市面上小DC上面打的什麼28mm超廣角~ 也是轉換過的虛擬焦長
大家一聽就會想到的是在135上裝28mm鏡頭的視角~ 而不會是DC裝28mm鏡頭

如果哪天沒有焦長轉換率這種東西 需要大家自己分著系統標明的話

那玩135的就會覺得~ 怎麼大家都用超廣角在拍
玩小片幅的反之亦然~ 怎麼大家都喜歡用超望遠鏡頭呢

-------------------------------------------------------------------------------------------------------------
景深的話~ 可以參考這個人寫的
http://blog.nightspirit.tw/2008/07/blog-post.html
其中一段:
然而人眼的辨視率是有限的,直徑低於一定大小我們就無法分辨。根據Zeiss對於模糊圈大小的公式:是以片幅對角線除以1730

其中有個超焦距公式:
接著要談一個名詞叫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超焦距定義是對焦點距離等於超焦距時,景深近端點距離為H/2,而遠點會是無限(稱之為泛焦或超焦),根據近點公式可反推: H=F²/aC (H=超焦距、F=焦長、a=光圈值、C=該片幅的Coc值)

我數學很差~ 不過上面式子可以看出~ 實體焦長越長 超焦距越大 (對焦點要更遠才能泛焦)
而Coc越小~ 整個超焦距的直也會變大,但是Coc的影響卻遠比實體焦長來的少

回到上面的

我說大家都在比視角,同光圈,相同等效焦長下(相同視角) FF的景深會最淺
因為要達到一樣的視角,FF沒有經過中央格放(對於120來說也是有拉) 因此實體焦長最長

而Coc最小的(片幅最小)~因為經過了裁切,所以裝一樣實體焦長的鏡頭,視角會不同
因此 為了在相同視角下做比較,此類機種得配上實體焦長較短的鏡頭~ 景深就深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