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Nikon美國全幅相機市場、近二個月被Sony強勢反超!

jill1124 wrote:
你上次私訊過來騷擾...(恕刪)


我覺得我是好心,若覺得不快我跟你道歉~

你引言的那句若不舒服我也道歉, 我寫的時候沒有負面的意思~

500mm 我一個字也沒講過...。
mm-lai wrote:
同個設備同個景,妳能拍到的是它的「皮」,不是它的「骨跟肉」
...(恕刪)


連快門現象都沒有概念的還拍什麼骨跟肉?
我還拍到阿拉咧…

deflash wrote:
固定式可穿透光的折射鏡...(恕刪)


這不就類似Sony A接環的半透明反光鏡嗎
姑且不討論半透明OVF要如何反射,
光是進光量會少半級左右的缺點,
就不見得是所有人會喜歡了,
尤其是在光線昏暗的場合時

------------------------------------


我覺得各種領域還有新功能,
如果沒接觸過就當作吸收常識,
聽聽人家的經驗分享就好。

基本上不同領域有不同領域的拍攝技巧,
有些問題沒親自接觸過,那真的不會了解。

打鳥、拍攝運動追焦有許多竅門,
遇到的狀況也很多,如果沒拍過那真的不會知道,
就像快門行程長短、AF-On的使用、Shutter Lag的時間,
哪怕只差0.1秒甚至0.05秒,
這一點點的時間對於分秒必爭的時刻影響都很巨大,
沒追焦過的人可能連AF-On是什麼都不知道吧

相反的S家許多新功能,
例如一些APP外掛,沒用過的人也不會知道它好用再哪裡。

再隨便舉個例子:
EVF對於許多攝影初學者來說就是一個好用到不行的功能,
很多OVF的初學者用了半天還不清楚各種曝光模式差別在哪裡,
AEL曝光鎖定大概從來沒用過,
甚至乾脆直接用M模式不管測光模式了

但是對於所見及所得的EVF來說,
可以馬上看到曝光變化,
因此可以透過對畫面亮暗不同的點測光,
在亮暗變化的瞬間按住AEL得到想要的曝光,
這對於要快速拍照的場合是多麼方便的事情,
甚至可以透過這種經驗慢慢累積如何快速找出畫面中最適合的曝光點,

甚至不管測光模式,
也能直接透過EV轉盤的變化調整想要的亮度,
這些對於OVF的初學者來說,就很多人無法想像。
以上,當初EVF問世時就很多人討論過


每個人的習慣不同,
有的人喜歡挑戰新事物,對於新功能總是躍躍欲試,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
有的人喜歡傳統,信賴自己長久以來累積的技術與經驗,穩定的解決各種問題。

這沒有誰好誰壞,
畢竟在場很多人可能都非專業人士,
攝影也只是興趣,因此互相交流心得沒什麼不好,

對於業餘的我們來說,選擇很多,
照片沒拍好重拍就好,
有什麼不方便的功能,可能換個作法,花點時間一樣能辦到。
不想花時間的人甚至可以直接跳家

但是對於專職的人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他們不可能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器材,
哪怕有更好用的功能,
再沒掌握一定的熟悉度之前肯定不會輕易嘗試,
畢竟每張照片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他們會信賴這些器材,肯定有原因,

所以沒必要在那邊爭的臉紅脖子粗,
總之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就好




jim80051 wrote:
這不就類似Sony A...(恕刪)

半透明反光鏡啊~
我腦海中的想法希望是能超越這個
不過我不是這方面專業,我就沒法多說什麼了
只覺得,假如能不用反光鏡拉起就能曝光紀錄影像
而且達成延續現行單反的對焦模組存在(畢竟可靠度一流)
然後可以讓OVF不因拍攝而被任何中斷
但是這種發明可不可行…
嗯…天馬行空吧
畢竟我也不是研發人員,無法真實去嘗試
折射分光部分會造成減光這就是一大問題
總之,我只是期待罷了
或許真有人可以實現,又或許DSLR再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期待期待而已

deflash wrote:
半透明反光鏡啊~我...(恕刪)


我想目前技術上有瓶頸無法突破,
所以這也是為何A環發展停滯許久的原因吧
更別提如果還要能用OVF
這樓蓋得太高,還真不容易跟上。
由版上同好提供的連結,發現SONY的相機真的跟以前的數位相機很不一樣。SONY本身有感光元件、手機、攝影機部門,其相機也慢慢融合這些優勢,創造出自身風格。
PlayMemories Camera App,讓相機上的影像處理軟體成為套件可以銷售、管理、擴充。厲害的是有些功能還可能內建在感光元件中,例如:感光元件的分區曝光技術,這項技術若實際可用,將顛覆相機的曝光過程和觀念,不但可以得到更正確的曝光,也開創新的攝影手法。
但個人還是覺得很多SONY的創新功能並不限於微單,DSLR開Live View,只需在操作和軟體上改良,就是大一點沒有EVL的微單,只是目前沒有一個廠商可以提供和SONY類似的拍照和影像體驗。

jim80051 wrote:
我想目前技術上有瓶頸...(恕刪)

對啊,感覺真要突破,需要注入各種技術與巧思
希望能見到,不然就再努力進步也好

不然依照Sony開的規格
(不論細節什麼這種深入的)
光是一般消費者看規格表,都會覺得怎麼Nikon像在擠牙膏一樣XD
沒普羅大眾關注支持,就尷尬了XD

不過Sony要補足或更新專業型大砲鏡頭,估計還要5~10年起跳就是了(328 428 540 640 856)
我就來慢慢等
這個時段看有沒有辦法我等到下一台D500後代,或是直接等到Sony去了…
deflash wrote:
對啊,感覺真要突破,...(恕刪)


“無反”透過轉接可以沿用舊鏡頭,
法蘭距有空間的都不會是問題,
nikon如果出ff無反,
原有的鏡頭不會變垃圾,
根本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deflash wrote:
對啊,感覺真要突破...(恕刪)


A環有出一管540,如果要出的話,
這管是最有機會變成E環
不過Sony感覺一直都是消費者導向,
這種冷門的專業鏡頭,我想要出也是非常晚吧?
這裡果然是機控天地!

只要適合自己的相機,就是好相機了!

相機是創作的來源材料,素材構成,光影氣團,如何達成主題的表現力量。

應該是專心運用相機的技巧,思考重點是應該怎麼拍⋯⋯

尼康相機符合大多數攝影師,因為尼康的介面很好操作,是長期下來的專業經驗,儘管索尼超過尼康,但對於攝影師來說是不受影響,因為他們思考放在創作

我相信索尼相機的攝影師,也是對這個新聞毫不關心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