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8

大家的.........【鳥樓】(拍鳥的人本就不分家,廣邀眾大師前來分享)

yang stephen wrote:
華江橋大,有你們來幫...03大彎嘴...隨手一按,就是這個準度...d850真的不錯(恕刪)


感謝stephen大對於貼文鳥種的寬容度啊 ^^",看到stephen大的這種數毛細膩度,真的很滿足了我的強迫視覺症

期待有朝一日我也可拍到如版上大大們的數毛照,獻醜再貼上目前桃機很火紅的飛行方式鐵鳥 (SP1) ...
komatsu1122 wrote:
感謝stephen...(恕刪)

komatsu1122大~這鐵鳥拍得好像廣告喔~

黃羽鸚嘴



Nikon D850 + TAMRON | 100-400mm F/4.5-6.3 Di VC USD


komatsu1122 wrote:
感謝stephen...(恕刪)


大大願意來貼圖,已給足了小弟面子了

這樣讓這個樓內容更加多變

超級感謝中


summersting wrote:
komatsu1122...(恕刪)


我今年都還沒有拍到.....哦不,是都還沒有看到過黃羽呢


~~~~~~~~~~~~~~~~~~~~~~~~~~~~~~~~~~~~~~~~~~~~~~~

又沒圖了,只好再貼舊圖

這張圖是我個人拍攝魚鷹整整三年之中

個人認為最完美的一張

(應說是三個半年,因為魚鷹季有六個月,這六個月中,除了週六日外,我天天都在拍魚鷹,風雨無阻,整整拍了三個季度)

11、魚鷹-20161014-D4S_9255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報載桃園地區來了一隻迷鳥,雖然不喜歡人擠人,還是趕去拍攝。

D810+1.4+640E,這個組合實在不容易拍攝,即便使用單點對焦也還是慢。拍攝距離約50米,沒啥細節。







milktoface wrote:
報載桃園地區來了一...(恕刪)


這隻蕭兄也去了,實在太強了

實在太熱了,我受不了,就不去了.......

一樣留在家中,繼續整理舊圖,繼續殺......

昨天又幹掉了約十個鳥種的圖片,因為真的拍得很爛

反正留著也不會看,直接砍了比較快...


勉強存活下來的"白喉嘯鶇"

有機會都要重拍了

05白喉嘯鶇-20150112-DSC_7745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yang stephen wrote:
這隻蕭兄也去了,實...(恕刪)

從我這裡過去不會很遠,沿著新北環快接64、61很快就到了。至於熱倒是不會,微風徐徐還有點涼快,除非很堅持要在前排拍攝,就要早點去曬太陽了。
--

昨天兒子說不想上課,就帶他去走走,看看父子之情。




同場加映,黃小鷺。距離實在很近,已經盡力了。

milktoface wrote:
從我這裡過去不會很遠,沿著新北環快接64、61很快就到了。至於熱倒是不會,微風徐徐還有點涼快,除非很堅持要在前排拍攝,就要早點去曬太陽了。
--

昨天兒子說不想上課,就帶他去走走,看看父子之情。
拍普鳥


每天下午這群鴿子都會飛過我老家上空,鴿子鼓動翅膀聲音清晰,聽起來蘇蘇蘇,有種舒壓的感覺。
hcpine76 wrote:
拍普鳥每天下午這群...(恕刪)


有按快門心情就好.....

~~~~~~~~~~~~~~~~~~~~~~~~~~~~~~

由按下對焦系統開始

對焦系統計算完距離,再通知鏡頭馬達驅動到應有的位置

之後,快門再放下完成拍攝

這其間,無論再快,都有時間差

反應愈慢的鏡頭,時間差就愈大.....

對一個不會動的物体而言,這個時間差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對一個高速前進的物体,這個時間差就很要命

若物体以時速108km向我們前進,相當於每秒前進30米

也就是0.1秒前近3米

當對焦系統對目標(假設是a點)測完距後到快門釋放完

若是0.1秒的差距

目標就跑到a點往我們靠近3米的b位置了

此時,若是相機的計算基準在a,那放下快門時已跑到b位置的目標當然就是糊的了


最強的對焦系統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問題

所以他可能會由測到主体移動的速度去推算經相機的時間差後應在的位置,也就是a+某距離

而直接把鏡頭推到了b點,那就準焦了

當然,說歸說,要去計算一個可能隨時都在改變的物体經時間差後會在那個位置

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由d4s到d5,最大的改變就是在這

對於忽然改變速度的物体,d4s會漏掉再追回

但如果忽然改變速後的那張是最重要的一張,那你就要哭了......

而d5就有辦法咬的很死

這個背後,我想就是工程師以強大演算法所做的改變

也是n家對焦能力的核心


常常很多相機拍飛行的物体

看起來是追到了

但細看就是少了什麼........

也許是快門不夠造成動態模糊

也許是鏡頭不利拍不出來

也許是鏡頭不夠長超過了相機畫數能夠描寫的能力

當然也有可能就是因為時間差導致了對焦的偏移

這些就是真槍實彈的硬幹,而不是心理層面相信就能辦到的......

~~~~~~~~~~~~~~~~~~~~~~~~~~~~~~~~~~~~~~~~~~~~~~~~~~~~~~

拍得到後,會求拍得準焦

拍得準焦後,會求有細節

要細節,就要鏡頭長,對焦準,iso低,光線好,外加手跟得到.........

11、魚鷹-20161107-800_9175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yang stephen wrote:
有按快門心情就好....(恕刪)


像這張,就是最頂級的對焦能力的展現

有拍過的人都知道這到底難在那

沒拍過的也可以試試

當然前題你的手要先能跟上.....

14翠鳥-20180331-三張疊圖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yang stephen wrote:
這隻蕭兄也去了,實...(恕刪)


Stephen大,

看您在無反樓教訓小輩,小弟所知有限,助不了拳,想說來此幫您添層樓助興,無奈N256尚未拿到。您就將就一下,就當是來亂的,博君一笑!

能飛能動的拍不到,只好來一隻不會動的。

Zeiss 貓頭鷹 55mm/1.4 @ ISO3200 1/40秒 f4
DSC_0041_M by Benjamin Hung, 於 Flickr

和飛羽有關的只有這張照片,有點不好意思,實在是糟蹋了這支鏡頭,看在鏡頭也是用鳥命名,您就湊合著讓它過!

什麼!沒有毛可數?那麼貼張有毛的,兩張合成一張,勉強給個60分吧!

小黑五@200mm ISO64 1/200秒 f4
DSC_0059_M by Benjamin Hung, 於 Flickr
  • 10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