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ISO3,280,000 超超高感光度! Nikon旗艦機 D5 / APS-C旗艦 D500 / KEYMISSION360環景運動攝影機 CES展前速報!


壓力鍋 wrote:
我不是很懂這測試的意...(恕刪)


不懂+1
求解釋
過往我在D7200回來後製拉EV
拉一下也是不能看XD

通常拉的時候ISO只有1250上下在拉,拉EV終究沒法後製拉個3、4EV,出來要裁都不好看...
deflash wrote:
不懂+1求解釋...(恕刪)


用生活常識解釋,彷彿是車廂底盤沒有變大(CMOS基礎ISO和前代差不多),廠商把車廂儘量做大一點、位子儘量多排一點,每個位子的空間變小、乘客活動手腳的自由度就很有限
stephen02 wrote:
d5、d4s、d750...(恕刪)


看完比較,D5的官方樣片(阿拉斯加熊系列)大部分under12800、最高只用到51200的原因昭然若揭

似乎810、7200、D5都沒差太多(D5深色區雜訊少一點)傳統的"低畫素/高ISO好"的觀念,怎麼像是不存在呢?

jenhoxen wrote:
看完比較,D5的官...(恕刪)


這裡分享一位老外的影片,他用D5拍的人像然後分享大家下載,他覺得可以接受的ISO是81xxx

各位可以下載看看!

壓力鍋 wrote:
我不是很懂這測試的...(恕刪)


這是DPreview測相機雜訊的方法. 我的理解是基本上雜訊分兩類,拍攝雜訊與電子雜訊.拍攝雜訊就是根據當時曝光決定非相機本身,所以會固定在低ISO,此時電子雜訊是最低的,然後用不同的曝光來產生不同的場景雜訊,比較同大小的感光元件,可以比較廠家的感光體效率與電子雜訊的底躁.但由於這方法是同時都有兩種雜訊,就改用光圈快門都不變的曝光來固定拍攝雜訊,透過ISO調整來看相機本身電子雜訊的影響.電子雜訊分上下游兩段,下游就是ISO這訊號放大器電路.在低ISO時,上游雜訊因沒有被放大所以對整體電子雜訊的貢獻少,這時就知道放大線路這段下游的雜訊表現. 在高ISO下.訊號與上游雜訊同時被放大,此時上游雜訊佔的比重就比下游大,因此下游雜訊影響就不重要.因此高下游雜訊的相機為了最好雜訊比現,直接拉ISO取得一次正確曝光,但缺點就是遇到高光就爆了.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http://tech.sina.com.cn/digi/dc/p/2016-04-22/doc-ifxrpvcy4315305.shtml
http://www.pentaxforums.com/forums/16-pentax-news-rumors/316887-k-1-full-res-jpgs-versus-d810-iso-12800-iso-51200-a.html

和P家的K-1比較看看。
http://www.pentaxforums.com/forums/16-pentax-news-rumors/316887-k-1-full-res-jpgs-versus-d810-iso-12800-iso-51200-a.html

和P家的K-1比較看看。
哇~ISO 可以到 328W
真的很猛 可是...可容許的數值為多少呢?
使用過的大大們 分享一下喔 感恩喔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