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

My Nikon Z6/Z7 (大家一起貼圖集)


irontheone wrote:
哈哈哈,這是?...(恕刪)


日本Volks推出的B.J.D.(球型關節玩偶),比例是1:3。
這做型是出自Idol Master遊戲中的的人物。

安裝順 wrote:
日本Volks推出...(恕刪)


真的不錯不錯。。。
吾家小子好像也有一台耶。。
很快的,Z7剛剛釋出新的韌體

1.01 版

1.在少數情況下,當 相片拍攝選單 中的 影像品質 選為 NEF(RAW)且 寧靜攝影 選為 開啟 時,相機會在單次連拍攝影過程中停止反應,該問題已得到解決。

2. 若 設定選單 中的 空插槽釋放鎖 選為 啟動快門,重播選單 中的 影像重看 選項現可在未插入記憶卡時存取。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leader0419 wrote:
很快的,Z7剛剛釋...(恕刪)


修正細bug,我等下先再更新。
聞說台灣討論區的風氣比較好⋯⋯
可近來覺得不太是⋯⋯有時吵得比對岸無忌還厲害⋯⋯
一討論器材還是會吵起來⋯⋯就算自身是機器的持有者,說一下缺點還是會被炮⋯⋯(愛之深,恨之切啊⋯⋯)
多年沒回來,見Z的出現好不容易01 又熱鬧一陣子⋯⋯但遇到這種討論氣氛還不如潛回去繼續技術跟美感類的版塊好了,一說器材又得吵⋯沒完沒了⋯
獻一獻磚又潛水去⋯
支持Z,支持NIKON 復興,雖然Z7 還是有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其實也不太習慣把相蓋大樓⋯⋯因為一下子就會刷走)
近排假期到清邁跟愛車走了一趟,挺舒服的,清邁也是個適合騎車的地方⋯行程帶了三顆鏡⋯對了,每天出去也沒用過後備電⋯⋯

F 58MM F1.4
原本打算待十二月Z50 F1.8 出來後入一顆,但為了不辜負FTZ ,還是用58mm 1.4再撐個十年八載,重量也是非常平衡,散景跟過渡均非常柔和(有時還帶點老鏡的旋轉),58也算是NIKON 的招牌⋯⋯就算之後入了Z 50 1.2,這顆 58肯定還會留在身邊保留。

腰平取景+寧靜模式侵略性減半,比較不會引起注意,別家早就做到,NIKON 現在才追上來

最愛WI-FI快門線了,對於愛自拍的人來說是個福音⋯⋯只要面皮夠厚的話⋯⋯


Z 24-70MM F4
Z 2470 F4 有小微距還是不錯用,可以帶來不錯的散景,加上有五級防震加持,挺好用,畫質也很好,覺得畫質比我手上2470 2.8的F 鏡第一代還要好,體積小,又輕量,旅行用很不錯,雖然這個焦段還是比較無聊⋯⋯缺點是光圈還是小了點,ISO 又要跟著拉高⋯⋯不過算是價錢跟體積的平衡吧。








F 16-35MM F4
N 家的廣角也很久沒更新了,期待兩年後Z 的1424 F2.8,到時再更新,現在先用16-35mm 撐一下( 其實也不算撐,這個焦段遠比1424 好用⋯⋯適用性還廣泛一點)

WIFI 快門線非常好用,旅途自拍沒問題,但下次更新的時候能不能設定不要那麼快斷掉⋯⋯基本電話一待機,APP 又要重新再連⋯⋯


用了一個月Z7 感想是:一部接近850畫質⋯⋯但機身等級稍稍高於750 的等級的好相機。
輕量化也令出勤率大增。
至於值不值?貴不貴?用多點就不貴了,操到值為止。
長放防潮箱⋯⋯當然貴啊⋯⋯⋯⋯






an6550696 wrote:
聞說台灣討論區的風...(恕刪)


大大美圖,感想也很有意思。。

直接五分捧上。。

an6550696 wrote:
聞說台灣討論區的風...(恕刪)


器材買了就是用力拍阿

話說明年會先出14-30 F4,考慮一下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leader0419 wrote:
器材買了就是用力拍...(恕刪)


確實挺吸引的⋯做成 F4 重量更誘人⋯焦段延伸到 30MM 又更方便了。
但對於我這種有畫質潔癖的人,大光圈F2.8 硬是可以減少高ISO 的污染⋯⋯(雖然這代機器的高ISO 都做得不錯了,網絡縮圖更是不會察覺⋯⋯)
an6550696 wrote:
確實挺吸引的⋯做成...(恕刪)


不過,適度放寬對高ISO的要求,拍照的玩味性就更高了。。

高感+大光圈無敵。。

以前這種街拍,難度就高很多了,現在就算是高像素相機,一樣沒有難度。。
高感+大光圈+閃燈夜拍。
這圖使用高達ISO1000,有幸被新人選中作為畫冊封面,都足夠有22寸了。



an6550696 wrote:
聞說台灣討論區的風...(恕刪)


S 24-70mm f4 很好用,畫質又佳。
不過我還是喜歡DSLR時的24-120mm f4,能一支走天下,期待會推出。
  • 6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