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MB wrote:
你早晚都要投向FF的...(恕刪)
24-70全新價格也開始往下了吧?
這跟全幅不全幅沒關係.....
二手區也是不少24-70用低於五萬拋售(買沒幾個月)
APSC系統也是不可能消失的(不然原廠會沒事幹,出些DX專用鏡?)
就如黑面大所說的我倒是覺得比較中肯....
專拍人像用24-70
拍風景較多於人像的用17-55
無論如何這兩支都不愧為NIKON當家鏡皇

17-55DX與14-70才差到1萬多元,這根本沒有什麼好考慮的,就算賭定這輩子
都不上FF,看在只差一萬多元的這條件,卻可從A-到A+,也值的.
問題是,這輩子都不上FF,以FF降價的速度愈來愈快來看,根本不可能.
萬一你上了17-55DX,2年後FF一台剩4萬,你要換FF了,17-55DX一定要賣掉,問題是那時便宜的
FF滿街跑,你的DX鏡要賣給誰???就算賣了,價錢也會超難看,不如直上24-70,一次到位.
這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你想最有利的條件.因為FF的市場只會愈來愈大,這是不容質疑的.24-70可以通吃FF及APS,所以你賣給誰都需要.(就算5年後還有APS好了)
而17-55DX卻只能賣給給APS用,這下子市場的差異有多大,不用小弟
再敘,17-55會破盤,不是沒有道理的,市場就是答案
東西買的時候很容易,賣的時候非常難,為了你好,
我說話不會中肯,因為中肯等於完全沒答案,我只會告訴你讓你最有利的答案.
17-55DX與14-70要選一隻別懷疑,24-70是唯一的路.
明明目前就是要使用在APS-C機身上,卻一堆人猛用跌價啦、升級之類的事情當作重點,但說真的鏡頭買來就是要立刻裝在相機上開始拍照的吧?如果拍照時不好用,再保值又有啥意義?要保值的話最好是連買都不用買,直接把鈔票拿去銀行存起來還比較快...
如果以DX規格的機身來說,相當於36-105mm的24-70mm F2.8顯然在廣角攝影上非常的不足,完全沒有廣角能力,因此對於常拍風景與經常在狹窄室內拍照的人來說,不見得適合。但就如同上面有人提到的,36-105mm正好貫穿了了35mm(人帶景)、50mm(全身)與85mm(半身)三個人像常用焦段,如果是以人像攝影為主要用途,是值得多花點錢購入的。
其實DX 17-55mm F2.8在保值性上的劣勢多少已經反應在目前的水貨價格上,依此觀點,我不認為脫手時的價差會有很大影響。
至於那些要期待人手一架FF機的人,請慢慢作大夢去吧!FF機未來一定會比現在的價格便宜,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未來難道同樣性能的DX機不會比現在還更實惠嗎?想也知道一定是兩邊一起慢慢實惠化,所以面對性能已足夠大部分人需求的更低價的DX機,因為物理限制天生一定又大又重的FF相機會到人手一機的程度,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就更不用期待這件事的發生會帶給全幅鏡二手價任何太關鍵性的影響了......
SElephant wrote:
奇怪,鏡頭到底是買來賣的,還是買來等的?
明明目前就是要使用在APS-C機身上,卻一堆人猛用跌價啦、升級之類的事情當作重點)
那請問24-70不能裝在APS-C的機身嗎?
而都買到鏡皇等級的,會有可能買FF機在故意買DX鏡然後切到DX來用嗎?
難到開版大這輩子都獃在APS嗎?
既然24-70可以用在開版大的APS及以後很可能買入的FF,且只差1萬出頭元.
有啥理由告訴他要入手17-55,要換算1.5倍率這版大應該自己會算,不用我們幫他算吧.
都已經用到鏡皇,你覺得版大2年內不往FF靠的機率有多大?
很多人講17-55DX脫手困難,這是事實,並不需要掩蓋.市場不會因為這一篇文章就把
17-55打到1萬或漲到5萬,市場永遠會有正確答案一堆人猛用跌價啦、升級之類的事情當作重點.
我反而覺得這些人有遠見,兼顧興趣與現實,沒什麼不對.
下面剛好是你自己的文章,剛好你又有17-55,剛好你也是用FF機
按我連結
相信你的文章剛好可以讓版大考慮以後終有一天進軍到FF會有啥狀況.
你的文章,寫的不錯.
如果.17-55 VS 24-70差了3萬元以上,我會建議開版大買17-55,現在這種只差1萬出頭,我再推他買17-55
,很抱歉,我的良心做不出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