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fish wrote:
不...CANON的...(恕刪)
您的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請把您轉接上Canon的轉接鏡頭縮小光圈看看,光圈葉片不是跟著收小了嗎?這就是差異所在.
簡要的說在轉接上光圈是不受任何控制的,一顆50/f1.4若在f1.4時Canon會把他當做"最大光圈f1.4的鏡頭"來測光,當收到f4時會把他當做"最大光圈f4的鏡頭"來測光,當收到f16時會把他當做"最大光圈f16的鏡頭"來測光.
不存在Ai系統那種"推測測光"的問題.
而Nikon F接環從一開始設計上就是全開光圈對焦與測光,Auto,Ai與CPU都只是為了傳遞光圈資訊存在的而已.
當一顆不具有CPU測光的鏡頭(例如Ai鏡)裝上只有CPU的機身時.一裝上光圈隨即會被推開到最大(不論光圈檔為為何),假若此時像Canon那樣不論條件的把測光表開啓,測光會測到最大光圈的亮度,但拍攝時光圈依然會收小到光圈環設定的光圈.
因此假設這種狀況下一顆f1.4裝上機身.
光圈調在f1.4,測光會測到f1.4時的亮度,拍攝使用f1.4的光圈,曝光正常.
光圈調在f2.8,測光會測到f1.4時的亮度,拍攝使用f2.8的光圈,曝光Under2格.
光圈調在f5.6,測光會測到f1.4時的亮度,拍攝使用f5.6的光圈,曝光Under4格.
也就是除了最大光圈那級以外只要您收多少光圈就Under幾格,何解?
因為機身沒有Ai機構去知道光圈收小多少來相對應的調整機身快門速度.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個問題若是在Nikon轉接的場合(例如轉接M42)就不會存在.
此時會變的跟Canon一樣,被轉接的鏡頭光圈完全不受控制,轉多少小多少,測光系統照測就是.
那這個有意思在哪呢?
試想看看若您是Nikon的話,您敢把測光表像Canon這樣全部不受限的打開,然後宣佈"這些沒有Ai/Auto測光的機種除了裝Nikon原廠鏡頭會測光錯誤以外,轉接其他鏡頭都會正常喔~"
然後就會導致一堆不懂的人還是裝上Ai鏡拍,測光還是狂錯,然後狂打客服電話...
原廠想想還是鎖起來好了...
Nikon類似的這種問題其實有解:
Nikon的做法:
把機身裝上Ai機構來完整支援.
一樣有這種困擾的Pentax的做法:
設計一顆按鍵,每次拍攝前押它一下就會執行景深御覽(自動收光圈)+AEL,這樣就能取得正確曝光值了.
不過記得拍每張前都得壓一下,不然下張測光對不對很難講....我的經驗是,要不是看在Pentax無論多低價的機種都有(這種方法的)測光,還是Nikon那種完整配套的方案比較好,只要裝上按快門就好了,不用每次都要記得壓那顆鈕..